一种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48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管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包括第一保护管体,所述第一保护管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二保护管体,所述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的内侧均设置有半圆环形三聚氰胺橡胶垫,所述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的左右两端内侧均设置有封堵夹覆盖端;第一固定夹,其设置在第一保护管体的后侧,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前侧设置有与第二保护管体相连接的第二固定夹。该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安装,避免造成零部件损坏时无法及时的更换,有利于进行稳定的连接安装,避免导致热胀冷缩时造成形变的现象,且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效果。且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效果。且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管道安装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缆已成为城市供电的主要方式,在电力电缆工程施工中,对电缆上杆保护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防盗、保护、易安装、易维护等要求,但目前的电缆保护套管主要采用圆筒型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对新的电缆上杆保护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电力行业中,电缆保护管,非开挖拉管与电缆工作井的连接,尚未安全可靠的阻水管和相应的施工工艺,通常仅在电缆工作井预留孔及二次浇筑的井壁之间的设置一道伸缩缝,或使用膨胀水泥进行工井预留孔的二次浇筑,电缆保护管被浇筑在电缆工作井井壁中,由于高压电缆通道采用的均是非磁性的塑料导管,其伸缩率与混凝土差异较大,咬合力欠佳,电缆保护管外壁与混凝土间容易形成裂缝或孔隙,成为地下水侵入电缆工作井的通道,长期运行后,电缆工作井内容易形成积水,将电缆浸泡在水中,但现有的大部分装置还存在一些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方案用以解决其中的不足之处。
[0003]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2610696B,公开了一种市政大型管道密封件安装装置,包括竖管,竖管的上端设有一个可向上伸出并展开的支撑件,竖管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定位杆,竖管的前端铰接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二连杆,竖管的前端设有一个经电机驱动的且与竖管平行的螺纹杆,螺纹杆上套有一个螺母,螺母下方设有一个与螺纹杆平行的导向光杆,螺母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横向且前后方向开口的限位槽,每个第二连杆上设有一个置于对应限位槽内的限位销,每个第二连杆自由端部、第一连杆和竖杆的上端部分别贯穿管有轴线前后方向的支杆。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安装,易造成有零部件损坏时无法及时的拆卸更换,不便于进行稳定的连接安装,易导致热胀冷缩时造成形变的现象,且实用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安装,易造成有零部件损坏时无法及时的拆卸更换,不便于进行稳定的连接安装,易导致热胀冷缩时造成形变的现象,且实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管体,所述第一保护管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二保护管体,且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的内侧
均设置有半圆环形三聚氰胺橡胶垫,且半圆环形三聚氰胺橡胶垫的内侧设置有电缆本体;第一固定夹,其设置在第一保护管体的后侧,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前侧设置有与第二保护管体相连接的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连接处内部设置有建筑自攻螺栓,且建筑自攻螺栓的前端外侧设置有阻尼式橡胶圈,所述第二固定夹的后端外侧设置有位于第一固定夹内侧的阻尼式密封件。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管体与第二保护管体之间采用贴合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的形状大小均为统一尺寸,并且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的纵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的左右两端内侧均设置有封堵夹覆盖端,且封堵夹覆盖端和第一保护管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调节栓。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由第一调节栓、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和第一调节螺母构成,所述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的上下两端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调节栓,且第一调节栓的前端外侧设置有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调节栓的后端外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圈,且第二橡胶圈的后侧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栓相连接的第一调节螺母。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均与第一调节栓之间采用套接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调节栓依次贯穿于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与第一调节螺母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封堵夹覆盖端关于第一保护管体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封堵夹覆盖端分别与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均通过第二调节栓与封堵夹覆盖端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内壁与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的外表面之间呈贴合设置,且第二固定夹的横截面尺寸大于第一固定夹的横截面尺寸,并且第二固定夹通过阻尼式密封件与第一固定夹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连接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调节栓,且第三调节栓的前端外侧设置有第三橡胶圈,所述第三调节栓的后端外侧设置有第四橡胶圈,且第四橡胶圈的后侧设置有与第三调节栓相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母。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由第三调节栓、第三橡胶圈、第四橡胶圈和第二调节螺母构成,所述第三橡胶圈和第四橡胶圈均与第三调节栓之间采用套接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三调节栓依次贯穿于第二固定夹和第一固定夹与第二调节螺母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第二固定夹与建筑自攻螺栓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安装,避免造成有零部件损坏时无法及时的拆卸更换,有利于进行稳定的连接安装,避免导致热胀冷缩时造成形变的现象,且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效果;1、设置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均与第一调节栓之间采用套接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调节栓依次贯穿于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与第一调节螺母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能够在第一连接组件的作用下使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之间进行稳定的连接安装,避免造成有零部件损坏时无法及时的拆卸更换的问题;2、设置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内壁与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的外表
面之间呈贴合设置,且第二固定夹的横截面尺寸大于第一固定夹的横截面尺寸,并且第二固定夹通过阻尼式密封件与第一固定夹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当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将第一保护管体与第二保护管体包裹起来之后,将第三橡胶圈和第四橡胶圈均与第三调节栓之间进行调节连接,即可利用第三调节栓依次贯穿于第二固定夹和第一固定夹与第二调节螺母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3、设置封堵夹覆盖端关于第一保护管体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封堵夹覆盖端分别与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均通过第二调节栓与封堵夹覆盖端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能够在封堵夹覆盖端的作用下对第一保护管体和第二保护管体内侧的电缆本体进行限位固定,并保证电缆本体避免出现位移的现象,增强了耐腐蚀性和阻燃耐热性,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保护管体与第二保护管体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管体(1),所述第一保护管体(1)的前侧设置有第二保护管体(2),且第一保护管体(1)和第二保护管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3),所述第一保护管体(1)和第二保护管体(2)的内侧均设置有半圆环形三聚氰胺橡胶垫(4),且半圆环形三聚氰胺橡胶垫(4)的内侧设置有电缆本体(5);第一固定夹(8),其设置在第一保护管体(1)的后侧,所述第一固定夹(8)的前侧设置有与第二保护管体(2)相连接的第二固定夹(9),所述第一固定夹(8)和第二固定夹(9)的连接处内部设置有建筑自攻螺栓(11),且建筑自攻螺栓(11)的前端外侧设置有阻尼式橡胶圈(12),所述第二固定夹(9)的后端外侧设置有位于第一固定夹(8)内侧的阻尼式密封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管体(1)与第二保护管体(2)之间采用贴合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保护管体(1)和第二保护管体(2)的形状大小均为统一尺寸,并且第一保护管体(1)和第二保护管体(2)的纵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一保护管体(1)和第二保护管体(2)的左右两端内侧均设置有封堵夹覆盖端(6),且封堵夹覆盖端(6)和第一保护管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调节栓(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由第一调节栓(301)、第一橡胶圈(302)、第二橡胶圈(303)和第一调节螺母(304)构成,所述第一保护管体(1)和第二保护管体(2)的上下两端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调节栓(301),且第一调节栓(301)的前端外侧设置有第一橡胶圈(302),所述第一调节栓(301)的后端外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圈(303),且第二橡胶圈(303)的后侧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栓(301)相连接的第一调节螺母(3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水防火的电缆管道封堵密封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圈(302)和第二橡胶圈(303)均与第一调节栓(301)之间采用套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轶聪谢强陈朝阳段晨阳刘岳鑫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