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枕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6366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一种婴儿枕及婴儿枕的使用方法,婴儿枕设置成通过多个高度调整区与至少一个所述硬度调整区安装的硬度设置配合以形成调整婴儿头骨的至少一个头骨调整状态,至少一个头骨调整状态包括调整婴儿高颅顶的第一头骨调整状态、调整婴儿枕骨突出的第二头骨调整状态、及调整婴儿犄角突出的第三头骨调整状态中至少一种。婴儿犄角突出的第三头骨调整状态中至少一种。婴儿犄角突出的第三头骨调整状态中至少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枕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文涉及婴儿枕技术,尤指一种婴儿枕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在颅骨结缔组织发育的早期阶段颅骨易变形,尤其在舒眠时的头部受力会对婴儿颅形造成影响。根据医学报告,有70%的新生儿有颅形态异常骨问题。对于中度或重度颅骨异常,目前有手术或者矫形头盔佩戴等治疗方案。针对轻度或中度非病理性颅骨异常,目前暂无非调整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婴儿枕其使用方法,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实现对婴儿头骨及头型的调整。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婴儿枕,包括:能够与婴儿头部接触的枕体,所述枕体包括凹陷部、以及环绕所述凹陷部的枕部;
[0005]所述凹陷部设有至少一个硬度调整区,所述枕部包括沿环绕所述凹陷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高度可调节的高度调整区;
[0006]所述婴儿枕设置成通过多个所述高度调整区与至少一个所述硬度调整区的硬度设置配合以形成调整婴儿头骨的至少一个头骨调整状态,所述至少一个头骨调整状态包括调整婴儿高颅顶的第一头骨调整状态、调整婴儿枕骨突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枕,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与婴儿头部接触的枕体,所述枕体包括凹陷部、以及环绕所述凹陷部的枕部;所述凹陷部设有至少一个硬度调整区,所述枕部包括沿环绕所述凹陷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高度可调节的高度调整区;所述婴儿枕设置成通过多个所述高度调整区与至少一个所述硬度调整区的硬度设置配合以形成调整婴儿头骨的至少一个头骨调整状态,所述至少一个头骨调整状态包括调整婴儿高颅顶的第一头骨调整状态、调整婴儿枕骨突出的第二头骨调整状态、及调整婴儿犄角突出的第三头骨调整状态中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高度调整区包括中部调整区、及位于所述中部调整区左右两侧的左侧调整区和右侧调整区;所述中部调整区具有第一中部高度和第二中部高度,所述第一中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二中部高度;所述左侧调整区和所述右侧调整区均具有第一侧部高度、第二侧部高度和第三侧部高度,所述第一侧部高度、所述第二侧部高度及所述第三侧部高度依次增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硬度调整区包括设于所述凹陷部侧部并对应婴儿颅顶的第一硬度调整区、设于所述凹陷部底部并对应婴儿枕骨的中心硬度调整区、以及设于所述凹陷部侧部并对应婴儿犄角的两个第二硬度调整区中的至少一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骨调整状态包括对应婴儿仰卧的第一状态、对应婴儿左侧正侧卧的第二状态和对应婴儿右侧正侧卧的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二中部高度,所述左侧调整区和右侧调整区均位于第二侧部高度,所述第一硬度调整区均设置硬度调整材料;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左侧调整区位于第一侧部高度,所述右侧调整区位于第三侧部高度,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一中部高度或第二中部高度,所述第一硬度调整区均设置硬度调整材料;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左侧调整区位于第三侧部高度,所述右侧调整区位于第一侧部高度,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一中部高度或第二中部高度,所述第一硬度调整区均设置硬度调整材料;所述第二头骨调整状态包括对应婴儿仰卧的第四状态,在所述第四状态,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二中部高度,所述左侧调整区和右侧调整区均位于第二侧部高度,且所述中心硬度调整区设置硬度调整材料;所述第三头骨调整状态包括对应婴儿仰卧的第五状态,在所述第五状态,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二中部高度,所述左侧调整区和右侧调整区均位于第二侧部高度,且两个第二硬度调整区均设置硬度调整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枕设置成通过多个所述高度调整区的高度配合形成调整婴儿头型的至少一个头型调整状态;所述至少一个头型调整状态包括调整婴儿扁头的第一头型调整状态、调整婴儿长头的第二头型调整状态、及调整婴儿斜头的第三头型调整状态中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型调整状态包括对应婴儿左侧正侧卧的第六状态和对应婴儿右侧正侧卧的第七状态;在所述第六状态,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一中部高度,所述左侧调整区位于第一侧位高度,所述右侧调整区位于第三侧位
高度;在所述第七状态,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一中部高度或者第二中部高度,所述左侧调整区位于第三侧位高度,所述右侧调整区位于第一侧位高度;所述第二头型调整状态包括对应婴儿仰卧的第八状态,在所述第八状态,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二中部高度,所述左侧调整区和所述右侧调整区均位于第二侧位高度;所述第三头型调整状态包括调整婴儿斜头中左侧突出的左斜头型调整状态和调整婴儿斜头中右侧突出的右斜头型调整状态,所述左斜头型调整状态包括对应婴儿左侧正侧卧的第九状态和对应婴儿左侧半侧卧的第十状态;在所述第九状态,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一中部高度或者第二中部高度,所述左侧调整区位于第一侧位高度,所述右侧调整区位于第三侧位高度;在所述第十状态,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一中部高度或者第二中部高度,所述左侧调整区位于第二侧位高度,所述右侧调整区位于第三侧位高度;所述右斜头型调整状态包括对应婴儿右侧正侧卧的第十一状态和对应婴儿右侧半侧卧的第十二状态;在所述第十一状态,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一中部高度或者第二中部高度,所述左侧调整区位于第三侧位高度,所述右侧调整区位于第一侧位高度;在所述第十二状态,所述中部调整区位于第一中部高度或者第二中部高度,所述左侧调整区位于第三侧位高度,所述右侧调整区位于第二侧位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部包括沿所述枕体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接触层、调节层及底层;所述枕体还包括与所述调节层连接的多个调节件,所述多个调节件与所述多个高度调整区一一对应,且所述调节件设置成能够带动所述调节层和所述接触层隆起以调整对应所述高度调整区的高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拉绳和弹簧扣,所述拉绳与所述调节层连接,且所述拉绳的一部分伸出所述枕体外;所述弹簧扣安装在所述拉绳的伸出所述枕体外的部分,且所述弹簧扣设置成能够将所述拉绳与所述枕体锁止固定,以将对应所述高度调整区的高度固定;或者,能够将所述拉绳释放以便调节对应所述高度调整区的高度。9.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包括主体、及设于所述主体上的枕垫,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主体,所述枕垫覆盖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和所述凹陷部的侧面;所述枕垫的覆盖所述凹陷部的侧面的部分或者所述凹陷区的侧面设有对应婴儿颅顶的第一硬度调整区以及对应婴儿犄角的两个第二硬度调整区,所述凹陷部的底面设有对应婴儿枕骨的中心硬度调整区。10.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硬度调整区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硬度调整材料,所述硬度调整材料设置成可拆卸地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硬度调整区。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婴儿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调整材料包括硬度调整片、设于所述硬度调整片一侧的面层、及设于所述硬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翀喆居泯希罗凡刘旭璐
申请(专利权)人:云量几何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