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集成电路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大功率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er,PA)作为发射链路的末级核心器件,其饱和输出功率直接决定了整个无线系统的作用距离。超宽带大功率放大器可以满足电子战,无线通信等覆盖频带内的功能需求。然而,由于超宽带功率放大器多采用分布式放大器结构,此种结构难以通过多路合成来提高其输出功率,而通过增加晶体管数量来增加输出功率和增益通常有数量限制,并且会严重降低效率,因此超宽带功率放大器在保持较高效率的同时其输出功率普遍不高。
[0003]现有的超宽带功率放大器中,Wolfspeed公司的产品CMPA0060025D工作频率为0.02
‑
6GHz,在40V的工作电压,脉宽10μs占空比为1%的条件下,输出功率大于43.3dBm,功率增益大于12dB,功率附加效率大于28%;Analog Devices公司的产品HMC8205BF10工作频率为0.3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级输入电路、前级放大电路、后级放大电路、后级输出电路;其中,前级放大电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前级放大电路和第二前级放大电路,后级放大电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后级放大电路和第二后级放大电路,第一前级放大电路与第一后级放大电路连接,第二前级放大电路与第二后级放大电路连接;输入信号在前级放大电路分为两路进行功率放大,第一后级放大电路和第二后级放大电路共用后级输出电路进行功率合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前级输入电路包括:隔直电容C
in
、稳定电阻R
in
、隔交电阻R
G1
、前级输入匹配电感L1、电感L
g
;隔直电容C
in
一端作为输入,隔直电容C
in
的另一端与稳定电阻R
in
连接,稳定电阻R
in
的另一端连接前级输入匹配电感L1,前级输入匹配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
g
、前级放大电路连接,电感L
g
的另一端与隔交电阻R
G1
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前级放大电路包括:微带线MILN
1A
、晶体管Q
0A
、前级输出匹配电感L
2A
、隔交电感L
dA
、隔直电容C
A
;微带线MILN
1A
与晶体管Q
0A
的栅极连接,晶体管Q
0A
的源极接地,晶体管Q
0A
的漏极与前级输出匹配电感L
2A
的一端连接,前级输出匹配电感L
2A
的另一端分别与隔交电感L
dA
、隔直电容C
A
的一端连接,隔直电容C
A
的另一端与第一后级放大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功率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前级放大电路包括:微带线MILN
1B
、晶体管Q
0B
、前级输出匹配电感L
2B
、隔交电感L
dB
、隔直电容C
B
;微带线MILN
1B
与晶体管Q
0B
的栅极连接,晶体管Q
0B
的源极接地,晶体管Q
0B
的漏极与前级输出匹配电感L
2B
的一端连接,前级输出匹配电感L
2B
的另一端分别与隔交电感L
dB
、隔直电容C
B
的一端连接,隔直电容C
B
的另一端与第二后级放大电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后级放大电路包括:后级输入匹配电感L
3A
、后级输入匹配电感L
4A
、微带线MILN
2A
、微带线MILN
3A
、隔交电阻R
G2A
、晶体管Q
1A
、晶体管Q
2A
、晶体管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博文,朱世泉,武庆智,徐跃杭,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