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34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一种应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包括PCB板,PCB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天通卫星电源模块、系统电源模块、CPU电源模块一、CPU电源模块二以及CUP核心处理模块;PCB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天通卫星模组和卡座;PCB板的第二面的一侧边设置有电源接口、天线接口和数据接口,天线接口包括天通卫星接口和GPS北斗接口;数据接口包括MicroUSB接口和串口数据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支持天通卫星物联网短数据,可广泛应用于无人值守区域,为客户提供7*24h不间断数据传输服务。支持多种外部接口,为客户的定制化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此外,体积小,为客户提供了方便的安装方式;能耗低,减少有限电能的消耗,适用于海上。适用于海上。适用于海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卫星终端通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蜂窝网络覆盖了全球超过50%的地理面积,90%的人口,剩下的将近50%的地理面积以及将近10%的人口地区仍然是地面网络所覆盖不到的,这就是卫星网络的机会所在。无人生活的地区并不代表不需要管理,恰恰就是这些地区要么是因为地理环境恶劣而无法建设地面蜂窝基站要么就是高昂的成本使项目无法展开,所以类似于这些地区的管理目前大部分只能靠最原始的人力巡检。有些地方例如河道/油田管道是需要7*24h连续监控的且相关数据需要实时的传回指挥中心,但是地面网络无法覆盖到,那么这个时候也是需要卫星网络来做补充。
[0003]为此,有必要研发一款具有双卫星通讯模组PCBA结构,以使其应用到卫星物联网终端中,以便可广泛应用于无人值守区域,为客户提供7*24h不间断数据传输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可广泛应用于无人值守区域的卫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所述PCB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天通卫星电源模块、系统电源模块、CPU电源模块一、CPU电源模块二以及CUP核心处理模块;所述PCB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天通卫星模组和卡座;其中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用于对外界的供电进行转化;经转换后的电源提供给所述CPU电源模块一、CPU电源模块二和天通卫星电源模块;所述天通卫星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天通卫星模组供电;所述CPU电源模块一和CPU电源模块二用于给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供电;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与所述天通卫星模组通信连接,所述卡座与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PCB板的第二面的一侧边设置有电源接口、天线接口和数据接口,所述天线接口包括天通卫星接口和GPS北斗接口;数据接口包括MicroUSB接口和串口数据接口;其中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天通卫星接口和所述GPS北斗接口与所述天通卫星模组通信连接;所述MicroUSB接口和所述串口数据接口与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通信连接;还包括导光柱,所述PCB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三个LED信号指示灯;所述LED信号指示灯的光源通过所述导光柱进行导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包括主连接件,第一分支主体、第二分支主体和第三分支主体;其中所述第一分支主体的一端、第二分支主体的一端和第三分支主体的一端均与所述主连接件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一分支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导光柱,所述第一导光柱的出光端向上延伸高于所述第一分支主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导光柱的进光端向下延伸低于所述第一分支主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分支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导光柱,所述第二导光柱的出光端向上延伸高于所述第二分支主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导光柱的进光端向下延伸低于所述第二分支主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三分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峰
申请(专利权)人:柒星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