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一种应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包括PCB板,PCB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天通卫星电源模块、系统电源模块、CPU电源模块一、CPU电源模块二以及CUP核心处理模块;PCB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天通卫星模组和卡座;PCB板的第二面的一侧边设置有电源接口、天线接口和数据接口,天线接口包括天通卫星接口和GPS北斗接口;数据接口包括MicroUSB接口和串口数据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支持天通卫星物联网短数据,可广泛应用于无人值守区域,为客户提供7*24h不间断数据传输服务。支持多种外部接口,为客户的定制化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此外,体积小,为客户提供了方便的安装方式;能耗低,减少有限电能的消耗,适用于海上。适用于海上。适用于海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卫星终端通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蜂窝网络覆盖了全球超过50%的地理面积,90%的人口,剩下的将近50%的地理面积以及将近10%的人口地区仍然是地面网络所覆盖不到的,这就是卫星网络的机会所在。无人生活的地区并不代表不需要管理,恰恰就是这些地区要么是因为地理环境恶劣而无法建设地面蜂窝基站要么就是高昂的成本使项目无法展开,所以类似于这些地区的管理目前大部分只能靠最原始的人力巡检。有些地方例如河道/油田管道是需要7*24h连续监控的且相关数据需要实时的传回指挥中心,但是地面网络无法覆盖到,那么这个时候也是需要卫星网络来做补充。
[0003]为此,有必要研发一款具有双卫星通讯模组PCBA结构,以使其应用到卫星物联网终端中,以便可广泛应用于无人值守区域,为客户提供7*24h不间断数据传输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可广泛应用于无人值守区域的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包括PCB板,所述PCB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天通卫星电源模块、系统电源模块、CPU电源模块一、CPU电源模块二以及CUP核心处理模块;所述PCB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天通卫星模组和卡座;其中
[0006]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用于对外界的供电进行转化;经转换后的电源提供给所述CPU电源模块一、CPU电源模块二和天通卫星电源模块;所述天通卫星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天通卫星模组供电;所述CPU电源模块一和CPU电源模块二用于给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供电;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与所述天通卫星模组通信连接,所述卡座与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0007]所述PCB板的第二面的一侧边设置有电源接口、天线接口和数据接口,所述天线接口包括天通卫星接口和GPS北斗接口;数据接口包括MicroUSB接口和串口数据接口;其中
[0008]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天通卫星接口和所述GPS北斗接口与所述天通卫星模组通信连接;所述MicroUSB接口和所述串口数据接口与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0009]还包括导光柱,所述PCB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三个LED信号指示灯;所述LED信号指示灯的光源通过所述导光柱进行导光。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柱包括主连接件,第一分支主体、第二分支主体和第三分支主体;其中
[0011]所述第一分支主体的一端、第二分支主体的一端和第三分支主体的一端均与所述主连接件一体成型连接;
[0012]所述第一分支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导光柱,所述第一导光柱的出光端向上延伸高于所述第一分支主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导光柱的进光端向下延伸低于所述第一分支主体的下端面;
[0013]所述第二分支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导光柱,所述第二导光柱的出光端向上延伸高于所述第二分支主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导光柱的进光端向下延伸低于所述第二分支主体的下端面;
[0014]所述第三分支主体上设置有第三导光柱,所述第三导光柱的出光端向上延伸高于所述第三分支主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三导光柱的进光端向下延伸低于所述第三分支主体的下端面;
[0015]所述第一分支主体上在与所述主连接件连接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固定孔;
[0016]所述第二分支主体上与所述主连接件连接交汇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固定孔;
[0017]所述第三分支主体上在与所述主连接件连接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三固定孔。
[0018]进一步的,所述PCB板的第二面上还设置天通模组插座,所述天通卫星模组与所述天通模组插座电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天通卫星接口和所述GPS北斗接口分别与所述天通卫星模组通信连。
[0020]进一步的,所述PCB板的第一面上三个LED信号指示灯分别为卫星信号指示灯、GPS信号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利用所述导光柱将所述LED信号指示的光源导出。
[0021]进一步的,还包括系统电源模块支撑架、CPU电源模块二支撑架以及CUP核心处理模块支撑架;其中
[0022]所述系统电源模块支撑架罩设在所述系统电源模块上;所述CPU电源模块二支撑架罩设在所述CPU电源模块二上;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支撑架罩设在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上。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盖板,各盖板分别盖设在相对应的系统电源模块支撑架、CPU电源模块二支撑架以及CUP核心处理模块支撑架上。
[0024]进一步的,所述PCB板的四边角处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PCB板的固定通孔。
[0025]进一步的,所述PCB板上还开设有卫星模组固定孔,固定孔中穿设有固定螺丝,利用所述固定螺丝将所述天通卫星模组固定在所述PCB板上。
[0026]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支持天通卫星物联网短数据,可广泛应用于无人值守区域,为客户提供7*24h不间断数据传输服务。支持多种外部接口,为客户的定制化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此外,体积小,为客户提供了方便的安装方式;能耗低,减少有限电能的消耗,适用于海上。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将,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是本技术PCBA结构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导光柱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技术导光柱在PCBA结构第一面的局部示意图;
[0032]图4是本技术PCBA结构第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技术PCBA结构第一面上带有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PCB板;2、天通卫星电源模块;3、系统电源模块;4、CPU电源模块一;5、CPU电源模块二;6、CUP核心处理模块;7、天通卫星模组;8、卡座;9、电源接口;10、天通卫星接口;11、GPS北斗接口;12、MicroUSB接口;13、串口数据接口;14、LED信号指示灯;15、主连接件;16、第一分支主体;17、第二分支主体;18、第三分支主体;19、第一导光柱的出光端;20、第一导光柱的进光端;21、第二导光柱的出光端;22、第二导光柱的进光端;23、第三导光柱的出光端;24、第三导光柱的进光端;25、第一固定孔;26、第二固定孔;27、第三固定孔;28、天通模组插座;29、卫星模组固定孔;30、系统电源模块支撑架;31、CPU电源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卫星物联网终端的PCBA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所述PCB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天通卫星电源模块、系统电源模块、CPU电源模块一、CPU电源模块二以及CUP核心处理模块;所述PCB板的第二面上设置有天通卫星模组和卡座;其中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用于对外界的供电进行转化;经转换后的电源提供给所述CPU电源模块一、CPU电源模块二和天通卫星电源模块;所述天通卫星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天通卫星模组供电;所述CPU电源模块一和CPU电源模块二用于给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供电;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与所述天通卫星模组通信连接,所述卡座与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PCB板的第二面的一侧边设置有电源接口、天线接口和数据接口,所述天线接口包括天通卫星接口和GPS北斗接口;数据接口包括MicroUSB接口和串口数据接口;其中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天通卫星接口和所述GPS北斗接口与所述天通卫星模组通信连接;所述MicroUSB接口和所述串口数据接口与所述CUP核心处理模块通信连接;还包括导光柱,所述PCB板的第一面上设置有三个LED信号指示灯;所述LED信号指示灯的光源通过所述导光柱进行导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包括主连接件,第一分支主体、第二分支主体和第三分支主体;其中所述第一分支主体的一端、第二分支主体的一端和第三分支主体的一端均与所述主连接件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一分支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导光柱,所述第一导光柱的出光端向上延伸高于所述第一分支主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导光柱的进光端向下延伸低于所述第一分支主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分支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导光柱,所述第二导光柱的出光端向上延伸高于所述第二分支主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导光柱的进光端向下延伸低于所述第二分支主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三分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峰,
申请(专利权)人:柒星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