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河道水质清理的生物培养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619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河道水质清理的生物培养器及其使用方法,箱体整体呈上部敞开的腔体结构;曝气模块包括通气管道以及曝气头,通气管道伸入至箱体的腔体底部位置,同时曝气头位于底部的曝气管上并活动连接,通过通气管道的通气,实现底部曝气头的曝气作业;曝气头整体呈盘状结构,并位于曝气头所在中部的盘状容纳腔体的出气口向上,同时位于盘状容纳腔体内设置有承载组件以及位于曝气头侧边位置的喷头,喷头与盘状容纳腔体所在的中心轴产生倾角,使多组喷头同时通气时带动曝气头整体产生自旋转;位于箱体的腔体内填充有凝胶组件。通过装置上设置的能给个为微生物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每次排污时的微生物量平均提高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河道水质清理的生物培养器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质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河道水质清理的生物培养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江南水网纵横,各城依水而建,发展至今成为中国三大经济增长的快速地区。由于之前众人环保意识不强,向河内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破坏水环境行为屡有发生、屡禁不止;加之长期经济高速发展水环境没有得到自然修复,日积月累河道水质改变,死水臭水不断扩大,循环恶化加大,使之治理成本徒增。在众多治水过程中摒弃物理、化学等损害自然法则的方式,首选生态生物治理方法经过20多年的不断研发,已能对开放性水域进行治理。
[0003]例如在中国专利201710103624.X中公开了一种黑臭河道水质净化装置,其支架设置有固化微生物管、生态基和曝气管,曝气管与压缩空气机通过气管连通。通过导杆沿导轨活动达到随意适应水深范围,达到满足各种不同水深河道的要求,也克服了因汛期河道水位变化造成设备搁浅的问题。
[0004]但是这种培养器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曝气不足,并且在曝气时的曝气量难以有效控制,同时由于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河道水质清理的生物培养器,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1)内的曝气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整体呈上部敞开的腔体结构;所述曝气模块(2)包括通气管道(21)以及曝气头(22),所述通气管道(21)伸入至箱体(1)的腔体底部位置,同时曝气头(22)位于底部的曝气管(21)上并活动连接,通过通气管道(21)的通气,实现底部曝气头(22)的曝气作业;所述曝气头(22)整体呈盘状结构,并位于曝气头(22)所在中部的盘状容纳腔体(201)的出气口向上,同时位于盘状容纳腔体(201)内设置有承载组件(221)以及位于曝气头(22)侧边位置的喷头(222),所述喷头(222)设置有若干组,且喷头(222)与盘状容纳腔体(201)所在的中心轴产生倾角,使多组喷头(222)同时通气时带动曝气头(22)整体产生自旋转;位于所述箱体(1)的腔体内填充有凝胶组件(3);其中,所述凝胶组件(3)的孔隙率为82%~92.4%,材质密度在1380~1500kg
·
m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河道水质清理的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所在的进水管道(101)位于上层顶部,出水管道(102)位于下层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河道水质清理的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头(22)所在的后端部采用球形连接在通气管道(2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河道水质清理的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通过中间的隔板(11)将敞开的腔体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为A腔室(111)和B腔室(112),同时所述隔板(11)所在的顶部高度低于箱体(1)所在外沿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河道水质清理的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箱体(1)所分离的A腔室(1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家成徐云龙王子霞沈民新钱丹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