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支柱绝缘子弯扭复合试验机,其包括钢结构机架、旋转工作台、加载框架和提升驱动机构。旋转工作台固设在钢结构机架的下部,并位于钢结构机架的两个侧支架之间;加载框架设于钢结构机架的两个侧支架之间,且能够沿钢结构机架上下移动;提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加载框架上下移动;其中,加载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加载横梁,加载横梁可在框架主体上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加载横梁上设置有弯扭检测元件。该试验机的旋转工作台和加载横梁能够对绝缘子试件固定,通过旋转工作台对试件旋转进行扭转试验,通过加载横梁对试件弯曲进行弯曲试验,通过加载横梁上的弯扭检测元件测量弯曲、扭转试验时的加载力,其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支柱绝缘子弯扭复合试验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子试验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型支柱绝缘子弯扭复合试验机。
技术介绍
[0002]绝缘子作为高低压输变工程中的绝缘控件,对其强度、环境和电负荷条件下的性能有严格的要求;绝缘子性能的好坏,关乎整个变电站及输变电线路的使用与运行寿命。绝缘子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各种机电应力而失效,否则绝缘子就不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就会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因此,绝缘子的机械试验是其型式试验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用于证实试验条件下绝缘子的机械强度。
[0003]目前,现有的绝缘子试验机仅能做弯曲试验或者扭转试验之一,对绝缘子进行试验时需要将绝缘子试件在不同类型的试验机上进行拆卸更换,从而进行不同的试验,这样导致绝缘子试验耗时耗力,操作不便。并且,现有的绝缘子试验机仅能对小型的支柱绝缘子进行弯曲或扭转试验,而对于大型支柱绝缘子来说,由于其高度和直径较大,重量较重,现有的绝缘子试验机无法进行模拟大型支柱绝缘子试件工作状态或按照国家检定标准进行的弯曲、扭转试验。同时,在对大型支柱绝缘子进行弯扭试验时,拆卸更换试件会耗费更多的人力时间,劳动强度大,试验成本高,且操作更加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支柱绝缘子弯扭复合试验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支柱绝缘子弯扭复合试验机,其包括:钢结构机架、旋转工作台、加载框架和提升驱动机构;
[0006]所述钢结构机架为门式框架结构,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支架、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支架顶部的上盖板;
[0007]所述旋转工作台固设在所述钢结构机架的下部,并位于两个所述侧支架之间;
[0008]所述加载框架设于所述钢结构机架的两个侧支架之间,且所述加载框架能够沿所述钢结构机架上下移动;
[0009]所述提升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钢结构机架的顶部,用于驱动所述加载框架上下移动;
[0010]其中,所述加载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加载横梁,所述加载横梁可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加载横梁上设置有弯扭检测元件。
[0011]优选地,所述旋转工作台包括工作盘、底座、旋转驱动机构以及回转支承轴承;
[0012]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钢结构机架的下部,所述回转支承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工作盘连接于所述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圈;
[0013]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回
转支承轴承的外圈传动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旋转工作台还包括多个夹紧油缸;
[0015]多个所述夹紧油缸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多个所述夹紧油缸均匀分布在所述工作盘的外侧;
[0016]所述工作盘的外侧开设有环形的夹持凹槽,各所述夹紧油缸的伸缩杆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夹持块,当所述夹紧油缸的伸缩杆伸出时,所述夹持块抵接在所述夹持凹槽中,以对所述工作盘进行夹紧固定。
[0017]优选地,所述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圈设有轮齿,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回转支承轴承外圈的轮齿啮合传动。
[0018]优选地,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左侧框架、右侧框架、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左侧框架与右侧框架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的前端通过所述前框架相连接,所述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的后端通过所述后框架相连接;
[0019]所述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移动框架,两个所述移动框架分别可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上,所述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移动框架上;
[0020]两个所述移动框架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滚珠丝杠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加载横梁与两个所述移动框架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滚珠丝杠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0021]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滚珠丝杠传动机构之间通过第一同步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同步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减速机、两个第一传动杆以及两个第一直角轴减速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一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直角轴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直角轴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滚珠丝杠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
[0022]两个所述第二滚珠丝杠传动机构之间通过第二同步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同步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减速机、两个第二传动杆以及两个第二直角轴减速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直角轴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直角轴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滚珠丝杠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
[0023]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支架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加载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相对应的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导向轮以及两个同轴设置的内导向轮,两个所述侧导向轮分别滚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柱的前后两个侧面上,两个所述内导向轮滚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柱的内侧面上。
[0024]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支架的内侧还分别设置有锁紧立板,所述加载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锁紧立板相对应的锁紧油缸组,所述锁紧油缸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锁紧油缸,两个所述锁紧油缸分别设置在所述锁紧立板的前后两侧;当所述锁紧油缸组的两个锁紧油缸的伸缩杆伸出时,两个所述锁紧油缸的伸缩杆前端夹紧固定在所述锁紧立板上,从而限制所述加载框架的移动。
[0025]优选地,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组、两个第一连杆、两个第三直角轴减
速机、两个第二连杆、多个第一链轮、多个第二链轮、多根链条以及多个提升砝码;其中,
[0026]所述钢结构机架的顶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钢丝绳滑动轮,所述加载框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加载框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钢丝绳滑动轮后与配重块相连接;
[0027]所述电机减速机组设于所述上盖板的中部,所述电机减速机组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直角轴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直角轴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上盖板的两侧;
[0028]各所述第二连杆上分别同轴固设有多个第一链轮,各所述第二连杆外侧的所述上盖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链轮,多个所述链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加载框架的顶部两侧相连接,多个所述链条的第二端分别依次绕过对应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后与提升砝码相连接。
[0029]优选地,还包括试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支柱绝缘子弯扭复合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机架、旋转工作台、加载框架和提升驱动机构;所述钢结构机架为门式框架结构,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支架、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支架顶部的上盖板;所述旋转工作台固设在所述钢结构机架的下部,并位于两个所述侧支架之间;所述加载框架设于所述钢结构机架的两个侧支架之间,且所述加载框架能够沿所述钢结构机架上下移动;所述提升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钢结构机架的顶部,用于驱动所述加载框架上下移动;其中,所述加载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加载横梁,所述加载横梁可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加载横梁上设置有弯扭检测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支柱绝缘子弯扭复合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包括工作盘、底座、旋转驱动机构以及回转支承轴承;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钢结构机架的下部,所述回转支承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工作盘连接于所述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圈;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圈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支柱绝缘子弯扭复合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还包括多个夹紧油缸;多个所述夹紧油缸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多个所述夹紧油缸均匀分布在所述工作盘的外侧;所述工作盘的外侧开设有环形的夹持凹槽,各所述夹紧油缸的伸缩杆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夹持块,当所述夹紧油缸的伸缩杆伸出时,所述夹持块抵接在所述夹持凹槽中,以对所述工作盘进行夹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支柱绝缘子弯扭复合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圈设有轮齿,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回转支承轴承外圈的轮齿啮合传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支柱绝缘子弯扭复合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左侧框架、右侧框架、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左侧框架与右侧框架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的前端通过所述前框架相连接,所述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的后端通过所述后框架相连接;所述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移动框架,两个所述移动框架分别可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上,所述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移动框架上;两个所述移动框架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滚珠丝杠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加载横梁与两个所述移动框架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滚珠丝杠传动机构传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支柱绝缘子弯扭复合试验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滚珠丝杠传动机构之间通过第一同步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同步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减速机、两个第一传动杆以及两个第一直角轴减速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
与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一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军,谷琛,邓禹,孙东旭,周勇,于佳欢,陈勃,潘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龙测试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