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压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143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在线监测装置实验室检测及现场校验,特别是一种恒压储油装置。现有绝缘油溶解气体监测装置校验所需的参考油样缺乏可靠的密封存储和恒压输出的存储设备,油样内含特征气体浓度不稳定会影响校验准确性。为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压储油装置,包括一个下部设出油口的密封储油腔,储油腔可通过改变腔体容积保持存放的参考油样和储油腔容积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储油腔内能密封存储参考油样,并随着油量减少调整改变储油腔的容积,不在油面上留残留气体的空间,以密封稳定的存储内含稳定浓度特征气体的参考油样,同时恒压输出参考油样,满足变压器在线监测现场校验及实验室检测的需求。验及实验室检测的需求。验及实验室检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压储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在线监测装置实验室检测及现场校验,特别是一种恒压储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过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Dissolved Gas Analysis

DGA)定性、定量分析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组分和含量,可以及时发现变压器内部存在的潜伏性故障。由此研发出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在线监测装置,用于弥补实验室周期性检测存在的不足,大大缩短了监测周期,达到了有效的实时检测效果。
[0003]现有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在线监测装置工作时会出现误报、错报、漏报问题,导致不能反映运行变压器的正确工况,进而给电网带来风险产生危害,需要对运行中的装置进行现场校验和校准,所述校验和校准需要用到参考油样,参考油样内含的特征气体浓度和油样在恒压条件下输出对现场校验和实验室检测十分重要,特征气体浓度不稳定会影响校验的准确性。为确保前述校验准确,参考油样要保持稳定的浓度特征气体,并能够恒压输出,而现有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在线监测缺少配套这种密封且能恒压输出的储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绝缘油溶解气体监测装置校验所需的参考油样缺乏可靠的密封存储和恒压输出的存储设备,油样内含特征气体浓度不稳定会影响校验准确性,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恒压储油装置,所述装置可以密封储存稳定浓度特征气体的参考油样并恒压输出参考油样,满足变压器在线监测现场校验及实验室检测的需求。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恒压储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下部设出油口的密封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可通过改变腔体容积保持存放的参考油样和储油腔容积匹配。本技术的储油腔内能够密封存储参考油样,并且可以随着油量减少调整改变储油腔的容积,不在油面上留有残留气体的空间,保持密封稳定的存储内含稳定浓度特征气体的参考油样,工作时储油腔可以拉到现场恒压输出稳定的参考油样给外接的油色谱检测装置,满足对变压器绝缘油作在线监测现场校验及实验室检测的需求,避免特征气体挥发溢出油面停留在储油腔内,造成输出的参考油样含特征气体浓度不稳定影响校验。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储油腔设在一个油缸内,油缸内设有可来回移动的活塞,活塞将油缸的内腔分隔成相邻的气腔和所述储油腔,所述出油口设在油缸下部的侧壁上,气腔通过输气管路接供气源,活塞顶部连接活塞杆,活塞杆密封穿置在气腔所在的油缸一端。储油装置在现场进行校验工作时,气腔通过输气管路输入气体保压,随着油样输出校验,活塞在保压气体作用下随参考油样减少向储油腔一侧移动,油量和油腔匹配,恒压输出参考油样。当储油装置不输出油样而从下部出油口进行补油时,油量增加推动活塞移动,此时气腔不输入气体,而是向外排气放
空。
[0007]所述活塞杆和活塞上设有相连通的回油通路,活塞杆上的回油通路延伸至活塞杆伸出油缸的端部形成回油口,活塞上的回油通路延伸至活塞朝储油腔的一面形成连通储油腔的回油出口。工作时下部的出油口可以接油色谱检测装置输送参考油样进行校验,或者通过该出油口人工补油,补油时活塞移动,活塞另一侧的气腔排气,补油完毕后油面上方没有残留气体空间;回油口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连接油色谱检测装置,送回油色谱检测装置检测多余的参考油样循环使用,第二个作用在储油腔补充油时作为排气孔,排出储油腔内的空气。当回油口不接油色谱检测装置也不排气时需要封住。储油腔的回油和出油两个口子分别在腔体的不同高度,不在同一液位上,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0008]所述供气源为空气泵,空气泵外接供电源并通过输气管路连接气腔,输气管路上设有可开闭的第一阀门,第一阀门为两位三通阀。工作时两位三通阀使得气腔可以切换选择输入压缩空气保压或者向外排气,其中压缩空气供源由空气泵提供,空气泵外接供电源;当储油腔人工补油时,空气泵不工作气腔也不保压,气腔通过第一阀门向外排气,随着油量增加,活塞向气腔一侧移动。
[0009]所述第一阀门和空气泵之间的输气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和空气泵之间的输气管路上设有可开闭的第二阀门。单向阀可以防止输送出的压缩空气发生倒流,进一步保护空气泵正常使用,工作时压缩空气可以利用单向阀向气腔一侧单向输送;第二阀门能够直接控制空气泵朝单向阀一侧输气通路,方便对整个输气管路进行检修维护。
[0010]所述单向阀和第一阀门之间的输气管路上设有除水装置。空气泵输出的压缩空气相对湿度大,经过除水装置的干燥处理后送往气腔工作,避免压缩空气含水影响气腔所在的油缸和活塞。除水装置为现有技术。
[0011]所述除水装置和第一阀门之间的输气管路上设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连接压力检测控制模块,压力检测控制模块与空气泵相连并可操控其启/停工作。压力变送器和压力检测控制模块配套可以实现对空气泵的自动调节,工作时压力变送器将输气管路内部气压转为电信号发送给压力检测控制模块,当压力达到预设的高点值时空气泵停止工作,压力低于前述高点值时空气泵重新启动供压工作。检测气压输出电信号的压力变送器与能根据压力值输出控制命令的压力检测控制模块均为现有技术。
[0012]所述压力检测控制模块连接报警器。工作时报警器监控压力检测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当压力检测控制模块连续工作超过设定时间,报警器判断装置发生问题如漏气或其它故障,报警器发出警报,同时发送信号给压力检测控制模块关停空气泵。
[0013]所述供电源通过稳压模块输出连接空气泵。供电源通过稳压模块输出稳定电压带动空气泵工作,稳压模块为现有技术,可根据交流或直流供电需要从市场购买获取。
[0014]所述供电源为移动电源。供电源可采用移动电源,其可以根据不同工作现场移动使用,解决工作现场取电不便的问题。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恒压储油装置,能够密封储存稳定浓度特征气体的参考油样,并通过在活塞一侧输入压缩空气作保压,实现储油腔恒压输出稳定的参考油样,满足变压器在线监测现场校验及实验室检测的需求,防止参考油样因为含特征气体浓度不稳定影响校验与检测;油缸的储油腔设有独立的出油和回油口,工作时可以灵活补油,并及时排出空气,输送给油色谱检测装置的油样也可以回流储油腔循环使用,更环保;同时本装置使用
移动电源在工作现场供电解决取电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移动电源、2.空气泵、3.第二阀门、4.单向阀、5.除水装置、6.压力检测控制模块、7.压力变送器、8.第一阀门、9.油缸、10.回油阀、11.出油阀、12.报警器、13.稳压模块、141.活塞、142.活塞杆、151.储油腔、152.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恒压储油装置,包括一个下部设出油口的密封储油腔151,储油腔151可通过改变腔体容积保持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压储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下部设出油口的密封储油腔(151),所述储油腔(151)可通过改变腔体容积保持存放的参考油样和储油腔(151)容积匹配,所述储油腔(151)设在一个油缸(9)内,油缸(9)内设有可来回移动的活塞(141),活塞(141)将油缸(9)的内腔分隔成相邻的气腔(152)和所述储油腔(151),所述出油口设在油缸(9)下部的侧壁上,气腔(152)通过输气管路接供气源,活塞(141)顶部连接活塞杆(142),活塞杆(142)密封穿置在气腔(152)所在的油缸(9)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储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142)和活塞(141)上设有相连通的回油通路,活塞杆(142)上的回油通路延伸至活塞杆(142)伸出油缸(9)的端部形成回油口,活塞(141)上的回油通路延伸至活塞(141)朝储油腔(151)的一面形成连通储油腔(151)的回油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压储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气源为空气泵(2),空气泵(2)外接供电源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士军童吉荣林红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琛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