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体的弹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057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盖体的弹开装置,该装置包括弹开部分和弹力调节部分。弹开部分包括盖体支架、摆杆、拉簧,盖体支架与盖体相连,通过拉簧的弹性作用力使得摆杆带动盖体支架将盖体撑开。弹力调节部分主要包括调节杆和调节螺栓,拉簧与调节杆一端连接,调节杆与调节螺栓进行螺纹连接,旋转调节螺栓可带动调节杆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拉簧的拉紧和放松。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盖体的弹开装置可实现将盖体自动弹开的功能,并可通过旋转调节头来调节弹开的力度,可实现调节力度的精确调节,使用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箱体的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盖体的弹开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箱体,其箱盖开启的方式一般有两种(l)不用任何装置,直接用手动的方式将箱盖打开;(2)利用弹力装置自动将箱盖弹开。目前常见的弹力装置有气动撑杆、扭力拉簧等。气动撑杆虽然有盖体自动弹开功能,但弹开的起始阶段仍然需要手动操作;扭力弹簧通常安装在盖体与箱体的铰接处或固定合页板起到自动弹开盖体的功能,如申请号为200620165345. 3、名称为"工具箱箱盖自动开启装置"的中国专利中便披露了一种利用扭力拉簧自动弹开盖体的技术。目前现有的盖体自动弹开装置没有弹力的调节功能,容易出现弹力过大或过小的情况,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装置的磨损和老化的增加,更容易出现弹力不合适的情况。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盖体的弹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盖体的弹开装置,利用该弹开装置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将盖体自动弹开的功能,并可以对弹开的力度进行调节。 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包括弹开部分和弹力调节部分。弹开部分包括盖体支架、摆杆、拉簧,盖体支架的一端与盖体进行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摆杆进行转动连接;摆杆一端与盖体支架进行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箱体固定位置进行转动连接,另外摆杆还与拉簧相连,通过拉簧产生的力矩使得摆杆转动,进而带动盖体支架将盖体撑开。 该装置的弹力调节部分主用通过调节拉簧的松紧状态来调节弹开的力度。弹力调节部分包括调节杆、调节螺栓、调节头、支撑架,拉簧的另一端与调节杆相连,调节杆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调节螺栓垂直设置,调节螺栓旋转能带动调节杆沿箱体的垂直边向上移动,向上移动则将拉簧进一步拉紧,增加弹开的力度,向下移动则可降低弹开的力度。调节头与调节螺栓相连,调节头与调节螺栓安装于支撑架上,支撑架安装于箱体的侧面将调节头露出用于调节弹开力度。 将本技术提供的盖体弹开装置安装于箱体后,可实现将盖体自动弹开的功能,并可通过旋转调节头来调节弹开的力度,可实现调节力度的精确调节,而且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及安装方式的正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2弹力调节部分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 如图1、图2所示,该装置安装于箱体的一侧,该装置的弹开部分包括盖体支架1、摆杆4、拉簧5。其中,盖体支架1为杆状或其它形状,其优选方式为弧形,盖体支架1的一端与盖体14进行转动连接使得盖体支架1可以绕连接点2进行转动;盖体支架1的另一端与摆杆4的一端进行转动连接使得盖体支架1可以绕连接点3进行转动;摆杆4的的另一端与弹力调节部分中的支撑架11转动连接使得摆杆4可以绕连接点7进行转动,盖体支架1与摆杆4的转动平面相互平行于盖体的侧面;另外,摆杆4中部设置有一个拉簧固定孔6,拉簧5的一段连接于拉簧固定孔6,摆杆4还可通过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与拉簧5相连,摆杆4与拉簧5的连接位置的设置使得拉簧5的弹力作用相对于摆杆4与支撑架11的连接点产生力矩。该装置的弹力调节部分包括调节杆8、调节螺栓9、调节头10、支撑架11、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调节螺栓下固定片12。其中,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杆8的一端连接,调节杆8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具有内螺纹的通孔,通过该通孔与调节螺栓9的螺杆部分进行螺纹连接,调节螺栓9螺杆的尾部与调节头10连接使得调节头10绕螺杆轴向的旋转可带动调节螺栓9进行旋转。 调节螺栓9与调节头10安装于支撑架11上,使得使得调节螺栓9与调节头10不能沿螺杆轴向进行移动在但可以绕螺杆轴向进行旋转。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将调节螺栓9安装于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和调节螺栓下固定片12,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和调节螺栓下固定片12安装于支撑架11,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可由支撑架11直接折叠形成或另外单独安装,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和调节螺栓下固定片12设置有通孔,调节螺栓9的螺杆穿过螺栓上固定片13和调节螺栓下固定片12的通孔,调节头10为圆柱体,与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紧靠设置,调节头10的直径大于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上通孔的孔径,调节螺栓9的头部与调节螺栓下固定片12紧靠设置,调节螺栓9头部的直径大于调节螺栓下固定片12上通孔的孔径,调节螺栓9与调节头10不能沿螺杆轴向进行移动在但可以绕螺杆轴向进行旋转。 将支撑架11安装于箱体15的侧壁,螺栓上固定片13与箱体的上沿齐平,将调节头10露出箱体。当旋转调节头10进而带动调节螺栓9旋转时,由于调节杆8与调节螺栓9的螺杆为螺纹连接,螺杆的旋转便可使得调节杆8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拉簧5的一端上下移动,当拉簧的一端向上移动时,拉簧进一步拉紧,弹开力度增大;当拉簧的一端向下移动时,拉簧进一步放松,弹开力度减小。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调节螺钉固定片12上的通孔为U形并有开口,调节头10为蝶形,调节杆8为圆柱状。调节螺钉固定片12上U形通孔的宽度略大于调节螺栓9的螺杆的直径但小于调节螺栓9的头部的直径;调节头10与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接触的基部的直径大于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上通孔的孔径;调节杆8为圆柱状,端部设置具有内螺纹的通孔,通过该通孔与调节螺栓9的螺杆部分进行螺纹连接。权利要求一种盖体的弹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盖体支架(1)、摆杆(4)、拉簧(5)、支撑架(11)、调节杆(8)、调节螺栓(9)、调节头(10),其中,盖体支架(1)的一端与摆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使得盖体支架(1)可以绕连接点进行转动,摆杆(4)的另一端与支撑架(11)转动连接使得摆杆(4)可以绕连接点进行转动,盖体支架(1)与摆杆(4)的转动平面相互平行,摆杆(4)与拉簧(5)的一端连接使得拉簧(5)的弹力作用相对于摆杆(4)与支撑架(11)的连接点产生力矩,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杆(8)的一端连接,调节杆(8)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具有内螺纹的通孔,通过该通孔与调节螺栓(9)的螺杆部分进行螺纹连接,调节螺栓(9)螺杆的尾部与调节头(10)连接使得调节头(10)绕螺杆轴向的旋转可带动调节螺栓(9)进行旋转,调节螺栓(9)与调节头(10)安装于支撑架(11),调节螺栓(9)与调节头(10)可以绕调节螺栓(9)的螺杆轴向进行旋转并带动调节杆(8)沿调节螺栓(9)的螺杆轴向进行移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的弹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调节螺栓上固 定片(13)和调节螺栓下固定片(12),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和调节螺栓下固定片(12)安 装于支撑架(ll),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和调节螺栓下固定片(12)设置有通孔,调节螺栓 (9)的螺杆穿过螺栓上固定片(13)和调节螺栓下固定片(12)的通孔,调节螺栓(9)与调节 头(10)可以绕调节螺栓(9)的螺杆轴向进行旋转并带动调节杆(8)沿调节螺栓(9)的螺 杆轴向进行移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的弹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头(10)为圆柱体,与 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紧靠设置,调节头(10)的直径大于调节螺栓上固定片(13)上通孔 的孔径。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的弹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螺栓(9)的头部与调节螺 栓下固定片(12)紧靠设置,调节螺栓(9)头部的直径大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盖体的弹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盖体支架(1)、摆杆(4)、拉簧(5)、支撑架(11)、调节杆(8)、调节螺栓(9)、调节头(10),其中,盖体支架(1)的一端与摆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使得盖体支架(1)可以绕连接点进行转动,摆杆(4)的另一端与支撑架(11)转动连接使得摆杆(4)可以绕连接点进行转动,盖体支架(1)与摆杆(4)的转动平面相互平行,摆杆(4)与拉簧(5)的一端连接使得拉簧(5)的弹力作用相对于摆杆(4)与支撑架(11)的连接点产生力矩,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杆(8)的一端连接,调节杆(8)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具有内螺纹的通孔,通过该通孔与调节螺栓(9)的螺杆部分进行螺纹连接,调节螺栓(9)螺杆的尾部与调节头(10)连接使得调节头(10)绕螺杆轴向的旋转可带动调节螺栓(9)进行旋转,调节螺栓(9)与调节头(10)安装于支撑架(11),调节螺栓(9)与调节头(10)可以绕调节螺栓(9)的螺杆轴向进行旋转并带动调节杆(8)沿调节螺栓(9)的螺杆轴向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维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