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忠民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式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01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躺椅体和第二躺椅体,第一躺椅体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外凸圆弧形的上端面;第二躺椅体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内凹圆弧形的上端面;并且,前述第一躺椅体的后端部与第二躺椅体的前端部相互能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躺椅的上端面为两端弧形面组成,与人体曲线吻合,长久处于躺在上面,腰部、背部、臀部均能得到放松和舒缓,有利于快速解除疲劳;折叠操作方便,折叠后利于房间内的空间布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躺椅,尤其涉及一种能折叠收起的躺椅。
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特别对 各种家具的质量、外观、功能等要求越来越高。躺椅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给人带来稍 微休息和放松。常见的躺椅为方便搬移和运输都采用折叠式,但普遍存在整体稳定性差,躺 上一会时间后身体感觉就有些不适,需要调整姿势才行,另外功能也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与人体曲线 吻合的感觉舒适的折叠式躺椅。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 于包括 第一躺椅体,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外凸圆弧形的上端面;以及 第二躺椅体,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内凹圆弧形的上端面; 并且,前述第一躺椅体的后端部与第二躺椅体的前端部相互能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躺椅体的水平底部与第二躺椅体的水平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上状态下,所述第一躺椅体的上端面与第二躺椅体的上端面为光滑过渡相接。 所述的第二躺椅体为中空,并且,后端部设有一能启闭的端盖。这样可以在中空的第二躺椅体内放置被子枕头等物件,当作箱子使用。 所述的第二躺椅体至少一侧设有一能收纳于第二躺椅体内的茶几。方便放置茶具 等。 茶几的设置方式优选如下,所述的茶几上端部铰接于所述第二躺椅体的一侧,中部背面连接有一能伸縮的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则连接于所述的第二躺椅体上。 支撑机构可以采用如下之一 第一种,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 第一管件,上端部与所述茶几的中部背面铰接,下端部径向开设有一通孔;以及 第二管件,伸縮地设置于前述的第一管件内,上端部弹性地设有一与前述通孔配合以支撑所述茶几的凸块,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躺椅体铰接。进一步,所述第二管件的上端 部设有一弹簧,该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件内壁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的凸块内侧相抵。 第二种,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 第一管件,伸縮地设置于下述的第二管件内,上端部与所述茶几的中部背面铰接, 下端部弹性地设有一凸块;以及 第二管件,径向开设有一与前述凸块配合以支撑所述茶几的通孔,下端部与所述 的第二躺椅体铰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管件的下端部设有一弹簧,该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件内壁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的凸块内侧相抵。 为满足外观设计及就地取材方便,所述的第一躺椅体由第一框架及包覆于第一框架的编织藤条组成;所述的第二躺椅体由第二框架及包覆于第二框架的编织藤条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躺椅的上端面为两端弧形面组成,与人体曲线吻合,长久处于躺在上面,腰部、背部、臀部均能得到放松和舒缓,有利于快速解除疲劳;折叠操作方便,折叠后利于房间内的空间布置。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支撑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折叠时的状态图。 图5为实施例折叠收拢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躺椅包括第一躺椅体101和第二躺椅体100。 第一躺椅体101由第一框架1及包覆于第一框架1的编织藤条组成,第一躺椅体101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外凸圆弧形的上端面 第二躺椅体100由第二框架2及包覆于第二框架2的编织藤条组成,第二躺椅体100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内凹圆弧形的上端面。第二躺椅体100 —侧设有一能收纳于第二躺椅体100内的茶几3,第二躺椅体100为中空,并且,后端部设有一能启闭的端盖5 o 第一躺椅体101的后端部与第二躺椅体100的前端部通过铰链102相互能转动连接,第一躺椅体101与第二躺椅体100打开处于使用状态下时,第一躺椅体101的上端面与第二躺椅体100的上端面为光滑过渡相接。 结合图3所示,茶几3上端部铰接于第二躺椅体100的一侧,中部背面连接有一能伸縮的支撑机构4,该支撑机构4的另一端则连接于第二躺椅体100上。 支撑机构4包括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第一管件41上端部与茶几3的中部背面铰接,下端部径向开设有一通孔,第二管件42伸縮地设置于第一管件41内,上端部弹性地设有一与通孔配合以支撑茶几的凸块43,下端部与第二躺椅体100铰接。第二管件42的上端部设有一弹簧44,该弹簧44 一端与第二管件41内壁相抵,另一端与凸块43内侧相抵。按压凸块43同时第一管件41向下运动,茶几3就能收起,反之,茶几就能打开。 如图4和图5所示,躺椅收起后的状态图。权利要求一种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躺椅体,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外凸圆弧形的上端面;以及第二躺椅体,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内凹圆弧形的上端面;并且,前述第一躺椅体的后端部与第二躺椅体的前端部相互能转动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躺椅体的水平底部与第二躺椅体的水平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上状态下,所述第一躺椅体的上端面与第二躺椅体的上端面为光滑过渡相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躺椅体为中空,并且,后端部设有一能启闭的端盖。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躺椅体至少一侧设有一能收纳于第二躺椅体内的茶几。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几上端部铰接于所述第二躺椅体的一侧,中部背面连接有一能伸縮的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则连接于所述的第二躺椅体上。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管件,上端部与所述茶几的中部背面铰接,下端部径向开设有一通孔;以及第二管件,伸縮地设置于前述的第一管件内,上端部弹性地设有一与前述通孔配合以支撑所述茶几的凸块,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躺椅体铰接。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件的上端部设有一弹簧,该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件内壁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的凸块内侧相抵。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管件,伸縮地设置于下述的第二管件内,上端部与所述茶几的中部背面铰接,下端部弹性地设有一凸块;以及第二管件,径向开设有一与前述凸块配合以支撑所述茶几的通孔,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躺椅体铰接。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的下端部设有一弹簧,该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件内壁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的凸块内侧相抵。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躺椅体由第一框架及包覆于第一框架的编织藤条组成;所述的第二躺椅体由第二框架及包覆于第二框架的编织藤条组成。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躺椅体和第二躺椅体,第一躺椅体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外凸圆弧形的上端面;第二躺椅体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内凹圆弧形的上端面;并且,前述第一躺椅体的后端部与第二躺椅体的前端部相互能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躺椅的上端面为两端弧形面组成,与人体曲线吻合,长久处于躺在上面,腰部、背部、臀部均能得到放松和舒缓,有利于快速解除疲劳;折叠操作方便,折叠后利于房间内的空间布置。文档编号A47C4/00GK2014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躺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躺椅体,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外凸圆弧形的上端面;以及    第二躺椅体,具有一地面接触的水平底部和一内凹圆弧形的上端面;    并且,前述第一躺椅体的后端部与第二躺椅体的前端部相互能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崔忠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