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988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3
本申请涉及工程地球物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其包括安装台、第一脚支架、第二脚支架、配重块、受力靴及带动结构,第一脚支架及第二脚支架一端均与安装台底部转动连接,配重块与第二脚支架滑动连接且配重块的滑动方向为第二脚支架的长度方向,受力靴底部用于插入山岭的地面,带动结构用于带动配重块沿第二脚支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受力靴靠近第二脚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受力斜面,配重块滑动至第二脚支架底部时与受力斜面接触。本申请既可以激发纵波,也可以激发横波。激发横波。激发横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地球物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岭隧道,是指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车辆通行的建筑物,建造山岭隧道前需要进行地震勘探以探查隧道围岩地质情况。
[0003]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探测方式,其采用了地震波传播的性质和原理,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下异常体和界面的存在,其中地震波可由人工震源产生,分为两类:一类为炸药震源;另一类为非炸药震源,如机械撞击,气爆震源,电能震源等,其中非炸药震源中的机械震源装置对环境破坏和影响小、抗干扰能力强及勘探信号的可操纵性高,故被广泛应用。
[0004]目前山岭隧道的地震勘探既需要求测纵波,又要求测横波的波速。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人工震源装置大多只能产生纵波或横波,只具备单一波冲击的功能,想要测两种波则需要两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能提供一种既可以激发纵波,也可以激发横波的机械震源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包括安装台、第一脚支架、第二脚支架、配重块、受力靴及带动结构,所述第一脚支架及第二脚支架一端均与安装台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配重块与第二脚支架滑动连接且配重块的滑动方向为第二脚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受力靴底部用于插入山岭的地面,所述带动结构用于带动配重块沿第二脚支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受力靴靠近第二脚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受力斜面,所述配重块滑动至第二脚支架底部时与受力斜面接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进行地震勘探时,用户可以先在地面上挖孔,将受力靴底部埋入孔中,再将第二脚支架架设在受力靴一侧,使第二脚支架的长度方向与受力斜面的倾斜方向在同一平面上,使第二脚支架底部靠近受力斜面以使配重块滑动时与受力斜面进行碰撞,架设完成后,用户通过带动结构提高配重块的高度,再释放配重块,由配重块撞击受力靴的受力斜面,从而既激发纵波,又激发了横波,节省设备成本。
[0010]优选的,所述带动结构包括第一锁定组件、转轮、定滑轮、牵引绳、支架及把手,所述支架与第一脚支架连接,所述转轮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定滑轮与安装台顶部连接,所述牵引绳绕设于转轮上,所述牵引绳穿过安装台并经过定滑轮与配重块连接,所述把手与转
轮周向固定,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用于锁定转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提高配重块的高度时,用户只需转动把手,再释放把手以使配重块受重力下落并撞击受力靴的受力斜面,结构简单,节省成本。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插栓,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多个插槽,多个所述插槽沿转轮转动方向周向设置,所述插栓穿过把手与插槽插接配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送该机械震源装置时,将插栓穿过把手与插槽插接配合,从而避免运送过程中配重块自由移动,损坏其他设备或使人员受伤。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第一脚支架以及第二脚支架以避免第一脚支架远离第二脚支架的第二锁定组件,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包括两个安装架、两个棘轮以及两个棘爪,两个所述棘轮分别与第一脚支架以及第二脚支架周向固定,所述安装架与安装台底部连接,每个所述棘爪活动设置于安装架上且棘爪与棘轮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用于使棘轮与棘爪分离的两个分离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使棘爪与棘轮保持啮合连接的弹性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棘爪与棘轮锁定第一脚支架以及第二脚支架以避免第一脚支架远离第二脚支架相互远离,从而锁定第一脚支架与第二脚支架的转动角度,从而提高稳定性。
[0016]优选的,所述分离件包括按压块、分离块、分离杆及第一弹簧,所述安装台上开设有两个分离槽,所述分离块与分离槽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分离块顶部与按压块连接,所述分离块底部与分离杆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分离杆上,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分离槽内且第一弹簧一端与分离块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分离槽内底壁连接,所述分离杆远离分离块的一端与棘爪与棘轮啮合连接的一侧抵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转动第一脚支架或第二脚支架时,用户只需通过对应的按压块使分离块下降,此时分离杆远离分离块的一端与棘爪与棘轮啮合连接的一侧抵接,从而使棘爪与棘轮分离,此时可以转动第一脚支架或第二脚支架。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脚支架与第二脚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上均连接有抵触块,两个所述抵触块于第一脚支架及第二脚支架之间的距离最小时相互抵接,所述抵触块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圆弧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收纳机械震源装置时,用户只需将安装板提起,此时第一脚支架与第二脚支架受重力相互靠近,两个抵触块相互碰撞缓冲,以避免第一脚支架与第二脚支架直接碰撞,从而保护第一脚支架与第二脚支架。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脚支架与第二脚支架上均设置有延长件,所述延长件用于延长第一脚支架以及第二脚支架的长度,所述延长件包括延长块,所述第一脚支架与第二脚支架上均开设有延长槽,所述延长块与延长槽滑动连接且两个延长块的滑动方向分别为第一脚支架的长度方向以及第二脚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脚支架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配重块靠近第二脚支架的一侧连接有滑动块,所述延长块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动槽连通的第二滑动槽,所述滑动块与第一滑动槽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第二脚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滑动块滑动时进入第二滑动槽内,所述第一脚支架与第二脚支架上均设置有用于锁定延长件位置的第三锁定组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提高配重块的最高高度时,用户只需打开第三锁定
组件,从而将延长块从延长槽中取出,进而提高机械震源的适用范围。
[0022]优选的,所述第三锁定组件包括手块、滑柱、插块、锁定座及第二弹簧,所述锁定座与第二脚支架连接且锁定座内开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与延长槽连通,所述插块位于锁定槽内且与锁定槽滑动连接,所述插块的滑动方向与延长块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延长块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插块滑动时与凹槽插接配合,所述手块位于锁定座外,所述滑柱一端与手块连接,所述滑柱另一端穿过锁定座与插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滑柱上,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锁定槽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插块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提高配重块最高的高度时,用户只需拉动手块,以使插块与凹槽分离,从而将延长块从延长槽中取出,省时省力。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需要进行地震勘探时,用户可以先在地面上挖孔,将受力靴底部埋入孔中,再将第二脚支架架设在受力靴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台(100)、第一脚支架(200)、第二脚支架(300)、配重块(400)、受力靴(500)及带动结构,所述第一脚支架(200)及第二脚支架(300)一端均与安装台(100)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配重块(400)与第二脚支架(300)滑动连接且配重块(400)的滑动方向为第二脚支架(300)的长度方向,所述受力靴(500)底部用于插入山岭的地面,所述带动结构用于带动配重块(400)沿第二脚支架(300)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受力靴(500)靠近第二脚支架(300)的一侧设置有受力斜面,所述配重块(400)滑动至第二脚支架(300)底部时与受力斜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结构包括第一锁定组件、转轮(620)、定滑轮(630)、牵引绳(640)、支架(650)及把手(660),所述支架(650)与第一脚支架(200)连接,所述转轮(620)与支架(650)转动连接,所述定滑轮(630)与安装台(100)顶部连接,所述牵引绳(640)绕设于转轮(620)上,所述牵引绳(640)穿过安装台(100)并经过定滑轮(630)与配重块(400)连接,所述把手(660)与转轮(620)周向固定,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用于锁定转轮(6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插栓(610),所述支架(650)上开设有多个插槽(651),多个所述插槽(651)沿转轮(620)转动方向周向设置,所述插栓(610)穿过把手(660)与插槽(651)插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100)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第一脚支架(200)以及第二脚支架(300)以避免第一脚支架(200)远离第二脚支架(300)的第二锁定组件,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包括两个安装架(110)、两个棘轮(120)以及两个棘爪(130),两个所述棘轮(120)分别与第一脚支架(200)以及第二脚支架(300)周向固定,所述安装架(110)与安装台(100)底部连接,每个所述棘爪(130)活动设置于安装架(110)上且棘爪(130)与棘轮(120)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台(100)上设置有用于使棘轮(120)与棘爪(130)分离的两个分离件,所述安装架(110)上设置有用于使棘爪(130)与棘轮(120)保持啮合连接的弹性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山岭隧道地震勘探的机械震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包括按压块(710)、分离块(720)、分离杆(730)及第一弹簧(740),所述安装台(100)上开设有两个分离槽(140),所述分离块(720)与分离槽(140)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分离块(720)顶部与按压块(71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尧王兆景赵建徐瑞荣陈廷宝陈江珑刘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有色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