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91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鹤管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包括刮油装置,所述刮油装置包括连接座、拉绳、刮片、移动杆、第二弹簧和鹤管管道;该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连接座的四周安装有弧形的刮片,刮片通过移动杆与连接座进行连接,在移动杆的外部套接第二弹簧,由于鹤管的连接部分存在弯头,进而当该刮油装置在管道内壁移动时移至到弯头处,刮片受到弯头的内道挤压会带动移动杆在连接座内部移动,而另一端的弯头会自动补偿,从而使得刮油装置在顺利通过弯头的同时能够对弯头内壁进行刮油,从而能够有效的对鹤管整体内壁上残存的余油进行刮除,将其集中从出油端导出。将其集中从出油端导出。将其集中从出油端导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鹤管设备
,具体为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鹤管是一种可以伸缩移动的管子,多用于石油、化工码头液体装卸。在使用后,鹤管内会有残余的油品,尤其是插入油罐车罐体内的一端鹤管上会残余大量油品。若这些残余油品不处理会滴落至作业现场,所以需要一种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0003]专利号202120850934.X公布了一种鹤管余油回收处理装置,涉及鹤管余油回收
,针对现有的鹤管在使用结束后,由于管内壁容易吸附有余油,且吸附灰尘,导致鹤管下次使用的油被污染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引流管和箱体,所述第一引流管固定安装于箱体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引流管与箱体呈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引流管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连通设置的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通设置的第三引流管,所述第二引流管与第一引流管之间安装有呈连通设置的连通管。本技术结构新颖,解决了现有的鹤管在使用结束后,由于管内壁容易吸附有余油,且吸附灰尘,导致鹤管下次使用的油被污染的问题,适宜推广。
[0004]现有的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在进行回收时,由于鹤管存在弯头部分,进而不能够很好的对弯头的内壁上的余油进行回收。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在进行回收时,由于鹤管存在弯头部分,进而不能够很好的对弯头的内壁上的余油进行回收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包括刮油装置,所述刮油装置包括连接座、拉绳、刮片、移动杆、第二弹簧和鹤管管道,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开有安装槽,所述移动杆上安装有限位座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刮片与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弹簧套于所述移动杆的外部,并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刮片和所述连接座接触,所述连接座、所述刮片和所述移动杆组成的框架位于所述鹤管管道内腔,所述拉绳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连接。
[0007]为了方便对拉绳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鹤管管道的两端内侧壁开有螺孔,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柱固定于所述螺孔中。
[0008]为了降低刮片经过弯头时所受的阻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刮片的外侧壁镶嵌有滑片,所述滑片与所述鹤管管道的内侧壁滑动接触。
[0009]为了提高移动杆移动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外侧壁焊接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套于所述移动杆外部。
[0010]为了对刮片刮油后再次进行擦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漏结构,所述防漏结构包括密封布、圆盘和海绵环,所述密封布与所述圆盘镶嵌,所述海绵环套于所述圆盘外沿,并与所述鹤管管道的内侧壁滑动接触。
[0011]为了将圆盘与连接座分离,避免圆盘与刮片接触而影响到刮片的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底部焊接有圆环。
[0012]为了使得一端刮片受压时另一端刮片进行补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中镶嵌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座接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连接座的四周安装有弧形的刮片,刮片通过移动杆与连接座进行连接,在移动杆的外部套接第二弹簧,由于鹤管的连接部分存在弯头,进而当该刮油装置在管道内壁移动时移至到弯头处,刮片受到弯头的内道挤压会带动移动杆在连接座内部移动,而另一端的弯头会自动补偿,从而使得刮油装置在顺利通过弯头的同时能够对弯头内壁进行刮油,从而能够有效的对鹤管整体内壁上残存的余油进行刮除,将其集中从出油端导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鹤管管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防漏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连接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0、刮油装置;110、连接座;111、圆环;112、导向架;113、第一弹簧;120、拉绳;121、螺柱;130、刮片;131、滑片;140、移动杆;141、限位座;150、第二弹簧;160、防漏结构;161、密封布;162、圆盘;163、海绵环;170、鹤管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1]本技术方案中,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包括刮油装置100,刮油装置100包括连接座110、拉绳120、刮片130、移动杆140、第二弹簧150和鹤管管道170,连接座110的内部开有安装槽,移动杆140上安装有限位座141的一端位于安装槽中,刮片130与移动杆140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第二弹簧150套于移动杆140的外部,并且第二弹簧150的两端分别与刮片130和连接座110接触,连接座110、刮片130和移动杆140组成的框架位于鹤管管道170内腔,拉绳120的端部与连接座110的顶部连接;
[0022]在这种技术方案中,连接座110用于对各个零件的安装提供安装点,拉绳120用于
对连接座110进行拉动,将其从鹤管管道170的一端拉向另一端,多个刮片130两两对应并且相互叠加,进而通过移动杆140随着连接座110移动,刮片130与鹤管管道170内壁接触时对其内壁上的余油进行刮除,当遇到弯头处时,靠近弯头内道的刮片130和移动杆140向连接座110方形移动,而位于外头外侧的刮片130和移动杆140远离连接座110以补偿距离,进而可方便的对弯头内壁的余油进行刮除。
[0023]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考图2,鹤管管道170的两端内侧壁开有螺孔,拉绳12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柱121固定于螺孔中。
[0024]在这种技术方案中,螺柱121的使用对拉绳120的两端进行固定,使得拉绳120能够贯穿鹤管管道170,以方便在需要进行余油回收时及时使用。
[0025]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考图1,刮片130的外侧壁镶嵌有滑片131,滑片131与鹤管管道170的内侧壁滑动接触。
[0026]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滑片131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油装置(100),所述刮油装置(100)包括连接座(110)、拉绳(120)、刮片(130)、移动杆(140)、第二弹簧(150)和鹤管管道(170),所述连接座(110)的内部开有安装槽,所述移动杆(140)上安装有限位座(141)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刮片(130)与所述移动杆(140)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弹簧(150)套于所述移动杆(140)的外部,并且第二弹簧(1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刮片(130)和所述连接座(110)接触,所述连接座(110)、所述刮片(130)和所述移动杆(140)组成的框架位于所述鹤管管道(170)内腔,所述拉绳(120)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座(110)的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鹤管管道(170)的两端内侧壁开有螺孔,所述拉绳(12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柱(121)固定于所述螺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业现场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道明王梅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隆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