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管柱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89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管柱用辅助装置,该下管柱用辅助装置包括牵拉绳、用于固定在套管上的抱箍和用于固定在钻井台上的定滑轮,在抱箍的周向上,抱箍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吊点,牵拉绳上具有用于与吊点固定的固定部分和用于与牵引装置连接的牵引部分,各牵引部分在使用时经相应定滑轮改向后与牵引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下管柱用辅助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摩阻大大于管柱自重导致下管柱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下管柱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下管柱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管柱用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下管柱用辅助装置,属于管柱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气行业的发展,同井场布井越来越多,本着少井多产的原则,现有产层的钻进段越来越长,造成井身结构简化、井眼轨迹复杂的现象,弓形、S形、M形、五段制等三维绕障井型越来越多,且这些井的水平段达到1600米以上,裸眼段达到2000米以上,使得在钻井及完井下入管柱过程中,拖压问题越来越明显,导致起下钻困难以及测井和下管柱很难一次下至井底,十分影响作业效率。
[0003]针对上述问题,在钻井作业现场主要通过反复的短起下修整井壁,以提高泥浆的润滑性,进而减小摩阻,另外,在摩阻较大的井段还需要向井中打入封闭液及塑料小球,以减缓托压现象,同时还会在管柱上增加配重,但针对大位垂比井、长水平段井来说,上述手段的效果有限,在遇到一些摩阻大于管柱自重的井时,套管仍存在无法顺利到底的情况,严重影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管柱用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摩阻大大于管柱自重导致下管柱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中下管柱用辅助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该下管柱用辅助装置包括牵拉绳、用于固定在套管上的抱箍和用于固定在钻井台上的定滑轮,在抱箍的周向上,抱箍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吊点,牵拉绳上具有用于与吊点固定的固定部分和用于与牵引装置连接的牵引部分,各牵引部分在使用时经相应定滑轮改向后与牵引装置连接。
[0007]有益效果:本技术开创性地提供一种新的下管柱用辅助装置,使用时,先将抱箍固定在套管上,然后根据抱箍上吊点的位置将各定滑轮固定在钻井台上,并使抱箍高于定滑轮布置,然后将牵拉绳的固定部分与抱箍上的吊点连接,牵引部分经相应定滑轮改向后与牵引设备连接,启动牵引设备,牵引设备向上拉动牵拉绳,通过抱箍向套管传递下推力,再通过套管带动管柱完成下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顶推管柱或在管柱上增加配重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下管柱用辅助装置能够对管柱施加更大的下推力,有效解决了下套管时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完井作业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套管下入的成功率,有效减少了产层损失;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下管柱用辅助装置结构简单,方便装配且加工成本低。
[0008]进一步地,在套管的轴向上,抱箍上箍板的宽度小于套管接头与套管主体之间的间隔。
[0009]有益效果:使用时,由于箍板的宽度小于套管接头与套管主体之间的间隔,故可以将抱箍箍套在套管接头与套管主体之间,进一步方便了抱箍的装配。
[0010]进一步地,抱箍的箍板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形成所述的吊点。
[0011]有益效果:连接孔结构简单,方便加工。
[0012]进一步地,抱箍的径向尺寸大于吊卡孔的径向尺寸。
[0013]有益效果:在钻井过程中,由于钻具的径向尺寸小于井口的径向尺寸,为避免钻具下落至井中,井口通常会设有吊卡,抱箍的径向尺寸大于吊卡孔的径向尺寸,可以在下管柱时使吊卡对抱箍固定件提供限位,从而避免管柱的过度下入。
[0014]进一步地,牵拉绳为钢丝绳。
[0015]有益效果:钢丝绳承力能力强,能够保证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6]进一步地,牵引部分上设有吊环,牵引部分通过吊环与牵引装置连接。
[0017]有益效果:使用时,通过吊环可以与牵引装置钩挂连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0018]进一步地,定滑轮具有用于与钻台面上的锚点配合的滑轮架。
[0019]有益效果:滑轮架可在使用时方便的与钻台面上的锚点配合,实现对定滑轮的快速安装。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下管柱用辅助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相应附图标记所对应的组成部分的名称为:
[0022]100、牵拉绳;101、抱箍;102、定滑轮;103、吊环;104、套管接头;105、套管主体;106、吊卡;107、钻井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4]本技术中下管柱用辅助装置的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提供的下管柱用辅助装置包括牵拉绳100、用于固定在套管上的抱箍101和用于固定在钻井台107上的定滑轮102。
[0026]具体地,如图1所示,抱箍101包括用于箍套在套管外周的箍板和用于连接各箍板的连接件,箍板上设有用于与牵拉绳100连接的吊点,吊点具体为连接孔。为使抱箍101能够箍套在套管接头104与套管主体105之间,在套管的轴向上,箍板的宽度小于套管接头104与套管主体105之间的间隔。
[0027]本实施例中,吊点的数量为两个,如图1所示,定滑轮102根据抱箍101上吊点的位置在套管主体105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布置有两个,为了方便与钻台面连接,定滑轮配置了用于与钻台面上的锚点配合的滑轮架(图中未示出)。
[0028]牵拉绳100的数量为一根,牵拉绳100从箍板上的连接孔穿过后,牵拉绳100的两端分别经相应定滑轮102改向后与牵引装置连接,此时,牵拉绳100上的中间部分形成与连接孔连接的固定部分,牵拉绳100的两端形成与牵引装置连接的牵引部分,为方便连接,牵拉绳100的两端设有吊环103,牵拉绳100通过吊环103与牵引装置连接。另外,为使用方便,牵拉装置采用钻机的提升装置。
[0029]本实施例中,牵拉装置能够提供的最大拉力为30吨,需根据使用强度选用定滑轮102和牵拉绳100,牵拉绳100具体为钢丝绳。为避免管柱的过度下入,抱箍101的径向尺寸大于吊卡106上孔的径向尺寸,以在下管柱时使吊卡106对抱箍101提供限位。
[0030]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下管柱用辅助装置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先将抱箍101固定在套管接头104与套管主体105之间上,然后根据抱箍101上吊点的位置将各定滑轮102固定在钻井台107上,抱箍101高于定滑轮102布置,然后将牵拉绳100从箍板上的连接孔穿过后,牵拉绳100的两端分别经相应定滑轮102改向后与牵引装置连接,启动牵引设备,牵引设备向上拉动牵拉绳100,通过抱箍101向套管传递下推力,再通过套管带动管柱完成下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顶推管柱或在管柱上增加配重的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下管柱用辅助装置能够对管柱施加更大的下推力,有效解决了下套管时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完井作业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套管下入的成功率,有效减少了产层损失;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下管柱用辅助装置结构简单,方便装配且加工成本低。
[0031]本技术中下管柱用辅助装置的实施例2:
[00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牵拉绳的端部设有吊环,牵拉绳通过吊环与牵引装置连接。而本实施例中,牵拉绳的端部设有吊钩,牵拉绳通过吊钩与牵引装置连接。或者,牵拉绳通过直接与牵引装置连接。
[0033]本技术中下管柱用辅助装置的实施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管柱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拉绳、用于固定在套管上的抱箍和用于固定在钻井台上的定滑轮,在抱箍的周向上,抱箍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吊点,牵拉绳上具有用于与吊点固定的固定部分和用于与牵引装置连接的牵引部分,各牵引部分在使用时经相应定滑轮改向后与牵引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管柱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套管的轴向上,抱箍上箍板的宽度小于套管接头与套管主体之间的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管柱用辅助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黄刚唐旭坤姜任民邢大伟齐洋洋黄涛王栋赵利锋张向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