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翅片管整形预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83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翅片管整形预压机,涉及翅片管加工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产品载具,第二输送链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上滑动连接有滑座,第一输送链固定在滑座上,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座朝向或背离第一输送链滑动的驱动组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推限机构、对位机构、预压机构以及用于将预压后的翅片管管体输送至下一工位的下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高、适用性强的优点。适用性强的优点。适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翅片管整形预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翅片管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翅片管整形预压机。

技术介绍

[0002]翅片管是一种换热元件。是为了提高换热效率,通常在换热管的表面通过加翅片,增大换热管的外表面积(或内表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这样一种换热管。
[0003]现有的一种翅片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内的绝缘膜、设置在绝缘膜内的导热陶瓷片和两个电极片,导热陶瓷片位于两个电极片之间,管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凸起,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导热陶瓷片和电极片推送到位,再通过预压装置对管体进行预压,以将导热陶瓷片、电极片和绝缘膜压合固定在管体内,现有方式中大多采用半自动的电极片归正设备、导热陶瓷片归正设备和预压设备,并通过人工辅助来实现上述工序的,使得翅片管的加工精度较低,且工作效率不高。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翅片管整形预压机,具有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高、适用性强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翅片管整形预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所述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产品载具,两个相对的产品载具可分别承接于翅片管管体的两端,所述第二输送链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第一输送链固定在滑座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座朝向或背离第一输送链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机架上按照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将导热陶瓷片推送至目标位置的推限机构、用于将两个电极片对齐的对位机构、用于压合翅片管管体以将导热陶瓷片和电极片压合固定在翅片管管体内的预压机构以及用于将预压后的翅片管管体输送至下一工位的下料机构。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限机构包括位于输送链的一侧设置在滑座上的第一限位组件和导热陶瓷片推动组件、位于第二输送链的一侧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限位组件和导热陶瓷片尾部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导热陶瓷片推动组件和导热陶瓷片尾部限位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导热陶瓷片推动组件包括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滑座上的第一推动气缸、设置在第一推动气缸输出端上的导热陶瓷片推动舌片,所述导热陶瓷片尾部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推动气缸、固定在第二推送气缸输出端上的夹座,固定在夹座上的两个尾端限位夹块,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滑座上的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纵向气缸、固定在第一纵向气缸输出端上的第一连接梁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梁上的第一侧壁限位夹块,所述第一侧壁限位夹块位于导热陶瓷片推动舌片的正前方,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二支架上
的第二纵向气缸、固定在第二纵向气缸输出端上的第二连接梁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梁上的第二侧壁限位夹块,所述第二侧壁限位夹块位于尾端限位夹块的正前方。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梁上的第三侧壁限位夹块、固定在第二连接梁上的第四侧壁限位夹块以及位于第四侧壁限位夹块的一侧设置在机架上的整形对位组件,所述第三侧壁限位夹块和第四侧壁限位夹块相对设置,所述整形对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三支架、固定在第三支架上的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气缸输出端上的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板上的第二气缸以及固定在第二气缸输出端上的第一夹爪气缸,所述第一夹爪气缸的两个爪指上分别设置有拉块,两个所述拉块可同时将两个电极片背离翅片管管体拉出,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柱上固定有楔块,所述楔块位于两个拉块之间,所述楔块可沿两个电极片之间将两个电极片朝向翅片管管体推回。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压机构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预压机构沿输送机构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所述预压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或滑座上的第四支架、沿纵向固定在第四支架上的预压气缸以及固定在预压气缸输出端上的压块,所述压块上设置有压槽,所述压槽可将翅片管管体向下压合,并使其压合位置内凹。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Z轴运动模组、固定在Z轴运动模组输出端上的第二夹爪气缸以及位于第二夹爪气缸一侧设置在滑座上的推杆气缸,所述夹爪气缸的两个爪指上分别设置有轨道轮,两个所述轨道轮可分别与翅片管管体的两个凸起滚动接触。
[001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输送机构、推限机构、对位机构、预压机构和下料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将导热陶瓷片推送至翅片管的目标标位置、将两个电极片对齐、压合翅片管管体以将导热陶瓷片和电极片压合固定在翅片管管体内以及将翅片管推送至下一工位的自动化作业,有效提高了翅片管的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并且通过滑座和驱动组件的设置,使得两个相对的产品载具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从而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翅片管,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翅片管整形预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翅片管整形预压机中推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翅片管整形预压机中整形对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翅片管整形预压机中预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翅片管整形预压机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机架;2、第一输送链;3、第二输送链;4、产品载具;5、滑座;6、驱动组件;7、推限机构;71、第一限位组件;711、第一支架;712、第一纵向气缸;713、第一连接梁;714、第一侧壁限位夹块;72、第二限位组件;721、第二支架;722、第二纵向气缸;723、第二连接梁;724、第二侧壁限位夹块;73、导热陶瓷片推动组件;731、第一推动气缸;732、导热陶瓷片推动舌片;74、导热陶瓷片尾部限位组件;741、第二推动气缸;742、夹座;743、尾端限位夹块;8、对位机构;81、第三侧壁限位夹块;82、四侧壁限位夹块;83、整形对位组件;831、第三支架;832、第一气缸;833、固定板;834、第二气缸;835、第一夹爪气缸;836、拉块;837、支柱;838、楔块;9、预压机构;91、第四支架;92、预压气缸;93、压块;931、压槽;10、下料机构;101、
Z轴运动模组;102、第二夹爪气缸;103、推杆气缸;104、轨道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翅片管整形预压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链2和第二输送链3,所述第一输送链2和第二输送链3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产品载具4,两个相对的产品载具4可分别承接于翅片管管体的两端。所述第二输送链3固定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翅片管整形预压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链(2)和第二输送链(3),所述第一输送链(2)和第二输送链(3)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产品载具(4),两个相对的产品载具(4)可分别承接于翅片管管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链(3)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上滑动连接有滑座(5),所述第一输送链(2)固定在滑座(5)上,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座(5)朝向或背离第一输送链(2)滑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机架(1)上按照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将导热陶瓷片推送至目标位置的推限机构(7)、用于将两个电极片对齐的对位机构(8)、用于压合翅片管管体以将导热陶瓷片和电极片压合固定在翅片管管体内的预压机构(9)以及用于将预压后的翅片管管体输送至下一工位的下料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整形预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限机构(7)包括位于输送链的一侧设置在滑座(5)上的第一限位组件(71)和导热陶瓷片推动组件(73)、位于第二输送链(3)的一侧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二限位组件(72)和导热陶瓷片尾部限位组件(74),所述第一限位组件(71)和第二限位组件(72)相对设置,所述导热陶瓷片推动组件(73)和导热陶瓷片尾部限位组件(74)相对设置,所述导热陶瓷片推动组件(73)包括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滑座(5)上的第一推动气缸(731)、设置在第一推动气缸(731)输出端上的导热陶瓷片推动舌片(732),所述导热陶瓷片尾部限位组件(74)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二推动气缸(741)、固定在第二推送气缸输出端上的夹座(742),固定在夹座(742)上的两个尾端限位夹块(743),所述第一限位组件(71)包括固定在滑座(5)上的第一支架(711)、固定在第一支架(711)上的第一纵向气缸(712)、固定在第一纵向气缸(712)输出端上的第一连接梁(713)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梁(713)上的第一侧壁限位夹块(714),所述第一侧壁限位夹块(714)位于导热陶瓷片推动舌片(732)的正前方,所述第二限位组件(72)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二支架(721)、固定在第二支架(721)上的第二纵向气缸(72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远俊郭远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