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塑六件套旋转式防伪酒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64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塑六件套旋转式防伪酒瓶盖,主要由内置内盖(2)的上盖(1)和内置中套(3)的下套(6)等构成;上盖(1)内设有止转筋(7)和倒扣脚子(8),内盖(2)的外壁上设有外止转筋(9)和紧扣凹槽(12);内盖(2)内设有内螺纹(11)和内限位齿(14),中套(3)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6)和外限位齿(21);下套(6)内的上部设有定位面(17)和内止转筋(15),下部设有固定中套(3)底部的倒钩脚子(10),中套(3)的中部设有固定面(18)和外止转筋(2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永久防伪功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塑六件套旋转式防伪酒瓶盖,属液体容器保护及防止重复使用的封口盖的制造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塑旋转式防伪酒瓶盖一般都以爆断形式来达到防伪的效果,其结构主要 由上盖、内盖、爆裂环、中套、阀门、内塞、下套七个部件组成,从结构和使用上来看主要存在 以下缺陷1、产品零件数量繁多;2、爆裂环与中套、内盖配合要求高,存在背齿、打滑现象 严重;3、是单一的一次性防伪,打开后产生废弃塑料片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永久防伪功能的 全塑六件套旋转式防伪酒瓶盖。 本技术为一种全塑六件套旋转式防伪酒瓶盖,包括内置内盖的上盖和内置中 套的下套,置于中套内的阀门和内塞,其特征在于上盖内设有止转筋和倒扣脚子,内盖的外 壁上设有分别与止转筋和倒扣脚子配合的外止转筋和紧扣凹槽;内盖内设有内螺纹和内限 位齿,中套的外壁上设有分别与内螺纹和内限位齿配合的外螺纹和外限位齿;下套内的上 部设有定位面和内止转筋,下部设有固定中套底部的倒钩脚子,中套的中部设有分别与定 位面和内止转筋配合的固定面和外止转筋;中套的下部还设有与瓶口配合的止转筋和止推 片。 所述的阀门上还可设有上导向圈和下导向圈,内塞内设有分别与上导向圈和下导向圈配合的导向筋和导向圈,可控制阀门的运动方向,使倒酒时阀门可以上下活动,不倒酒时阀门可起到酒被回灌的作用,杜绝了瓶盖再次被使用。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 、内盖和中套之间在现有技术通过内外螺纹啮合连接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内外 限位齿的配合,当内盖与中套压装后如有间隙可用手拧到位,此时限位齿相互分离,当打开 时,因齿角度设计,可顺利的打开。但再次拧紧时,由于限位齿的设计,拧到一定的时候内外 限位齿就会互碰,运动就会停止,这样内盖下口就会露出来,达到了防伪的效果。其中装配 时的塑料件的弹性变量,对防伪效果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弹性变量可以用压装的方式进 行,而后再压上盖1时,螺纹的弹性变量大大的縮小,从而使成品盖打开后无法直接压入, 必须采用手拧的方式,而拧时必定会受到限位齿的阻止,从而达到出现缝隙的防伪效果,起 到识别是否被打开过的作用,也就是关键的防伪效果在这里体现。 2、下套内壁设有与中套配合的止转筋,上口有定位面,下口有倒扣脚子,在中套压 装好后,定位面与倒扣脚子固定了中套,下套与中套这样的配合在没有玻璃瓶的情况下,单 一组装好的注塑件就成为一个整体,无松动可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A-A面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各部件的分解结构半剖视图。 图中1为上盖,2为内盖,3为中套,4为阀门,5为内塞,6为下套,7为止转筋,8为 倒扣脚子,9为外止转筋,10为倒钩脚子,11为内螺纹,12为紧扣凹槽,13为导向圈,14为内 限位齿,15为内止转筋,16为外螺纹,17为定位面,18为固定面,19为止推片,20为内止转 筋,21为外限位齿,22为外止转筋,23为上导向圈,24为下导向圈,25为导向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由内置内盖2的上盖l和内置中套3的下套6,置于中套3内的 阀门4和内塞5等构成;上盖1内设有止转筋7和倒扣脚子8,内盖2的外壁上设有分别与 止转筋7和倒扣脚子8配合的外止转筋9和紧扣凹槽12 ;内盖2内设有内螺纹11和内限 位齿14,中套3的外壁上设有分别与内螺纹11和内限位齿14配合的外螺纹16和外限位 齿21 ;下套6内的上部设有定位面17和内止转筋15,下部设有固定中套3底部的倒钩脚子 10,中套3的中部设有分别与定位面17和内止转筋15配合的固定面18和外止转筋22,中 套3的下部还设有与瓶口配合的止转筋20和止推片19。阀门4上设有上导向圈23和下 导向圈24,内塞5内设有分别与上导向圈23和下导向圈24配合的导向筋25和导向圈13。 具体装配步骤为 A、把内塞5放在夹具上,放入阀门4,再在上面放上中套3,使内塞5与中套3互相 衔接,靠手板压机实行第一次压装,形成内件整体。 B、把下套6放在事先做好的夹具上,放入步骤A组装好的组件,手工或手板压机实 行第二次压装,下套6与组件成为第二个整体。 C、把步骤B组装好的组件放在夹具上,利用手板压机压入内盖2,第二次再压入上 盖l,这样整个产品就装配完成了。 使用时单手握住上盖1进行逆式旋转,内盖2螺纹与中套3螺纹在打开力的做用 下,开始旋转脱开内、外限位齿14、21,这样就打开产品,液体可从中套3顶口倒酒区渗漏出 来;在顺式旋转过程中内盖2的螺纹与中套3的螺纹进行旋转运动,由于限位齿设计的原 因,到一定的时候中套3的外限位齿21与内盖2的内限位齿14相碰,运动停止,这样上盖 1与下套6之间就产生一个空隙。权利要求一种全塑六件套旋转式防伪酒瓶盖,包括内置内盖(2)的上盖(1)和内置中套(3)的下套(6),置于中套(3)内的阀门(4)和内塞(5),其特征在于上盖(1)内设有止转筋(7)和倒扣脚子(8),内盖(2)的外壁上设有分别与止转筋(7)和倒扣脚子(8)配合的外止转筋(9)和紧扣凹槽(12);内盖(2)内设有内螺纹(11)和内限位齿(14),中套(3)的外壁上设有分别与内螺纹(11)和内限位齿(14)配合的外螺纹(16)和外限位齿(21);下套(6)内的上部设有定位面(17)和内止转筋(15),下部设有固定中套(3)底部的倒钩脚子(10),中套(3)的中部设有分别与定位面(17)和内止转筋(15)配合的固定面(18)和外止转筋(22);中套(3)的下部还设有与瓶口配合的止转筋(20)和止推片(19)。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六件套旋转式防伪酒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4) 上还设有上导向圈(23)和下导向圈(24),内塞(5)内设有分别与上导向圈(23)和下 导向圈(24)配合的导向筋(25)和导向圈(13)。专利摘要一种全塑六件套旋转式防伪酒瓶盖,主要由内置内盖(2)的上盖(1)和内置中套(3)的下套(6)等构成;上盖(1)内设有止转筋(7)和倒扣脚子(8),内盖(2)的外壁上设有外止转筋(9)和紧扣凹槽(12);内盖(2)内设有内螺纹(11)和内限位齿(14),中套(3)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6)和外限位齿(21);下套(6)内的上部设有定位面(17)和内止转筋(15),下部设有固定中套(3)底部的倒钩脚子(10),中套(3)的中部设有固定面(18)和外止转筋(22)。本技术设计合理,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永久防伪功能。文档编号B65D47/12GK201457926SQ20092012275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徐荣华 申请人:上虞泰和铝塑包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塑六件套旋转式防伪酒瓶盖,包括内置内盖(2)的上盖(1)和内置中套(3)的下套(6),置于中套(3)内的阀门(4)和内塞(5),其特征在于上盖(1)内设有止转筋(7)和倒扣脚子(8),内盖(2)的外壁上设有分别与止转筋(7)和倒扣脚子(8)配合的外止转筋(9)和紧扣凹槽(12);内盖(2)内设有内螺纹(11)和内限位齿(14),中套(3)的外壁上设有分别与内螺纹(11)和内限位齿(14)配合的外螺纹(16)和外限位齿(21);下套(6)内的上部设有定位面(17)和内止转筋(15),下部设有固定中套(3)底部的倒钩脚子(10),中套(3)的中部设有分别与定位面(17)和内止转筋(15)配合的固定面(18)和外止转筋(22);中套(3)的下部还设有与瓶口配合的止转筋(20)和止推片(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虞泰和铝塑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