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拉桥分丝索鞍快速定位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斜拉桥分丝索鞍快速定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分丝索鞍是斜拉桥拉索穿过索塔时必不可少的支撑装置。索塔施工工序为先进行钢索塔节段拼装,再进行钢索塔节段内的混凝土浇筑。分丝索鞍预埋安装在钢索塔节段内部,为不可更换构件。为了适应景观以及满足设计要求,斜拉桥索塔的形状多种多样,不同形状的索塔与分丝索鞍的空间相对位置截然不同。即便是同一个索塔,其内部的分丝索鞍的长度及曲率也不完全相同,索塔与各个分丝索鞍的空间相对位置自然也各不相同。分丝索鞍的实际安装位置与设计情况出现偏差势必会影响斜拉索以及全桥的受力,甚至严重缩短斜拉索的使用寿命并且加速全桥服役性能退化。
[0003]目前,钢索塔节段内的分丝索鞍定位方法主要为首先在地面进行钢索塔节段内的劲性钢筋骨架搭设,再吊装拼接钢索塔节段,最后起吊分丝索鞍至钢索塔节段内进行定位和安装。该方法高空作业难度高,分丝索鞍在钢索塔节段内的位置调整极其不方便且定位精准度不高。另外,如果首先在地面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桥分丝索鞍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钢板(1)、中层钢板(6)和下层钢板(8),所述中层钢板(6)和下层钢板(8)通过钢筋(9)固结成整体,所述上层钢板(1)和所述中层钢板(6)通过合页(5)活动连接,其中所述上层钢板(1)为将中间矩形切削后的回字型板,所述中层钢板(6)预留有十字交叉的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挡板(4),所述挡板(4)固定安装在靠近所述合页(5)连接处的所述上层钢板(1)的内侧边缘处;下层千斤顶(2),所述下层千斤顶(2)设置于下层钢板(8)上表面且下层千斤顶(2)的活塞杆与上层钢板(1)连接;若干中层千斤顶(7),所述中层千斤顶(7)设置于所述中层钢板(6)的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内;支撑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限位块(31)和球铰(32)活动连接,所述球铰(32)底座与所述中层千斤顶(7)的活塞杆连接;分丝索鞍(10),所述分丝索鞍(10)放置于所述限位块(31)内进行位置调整限定;将钢索塔钢壳(11)放置在上层钢板(1),通过调节下层千斤顶(2)的升降,从而调整上层钢板(1)与中层钢板(6)的夹角大小,模拟钢索塔节段在实际索塔中的倾角大小,通过调整中层千斤顶(7)在纵向凹槽和横向凹槽内的位置,实现分丝索鞍(10)在钢索塔钢壳(11)内的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分丝索鞍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垂直焊接于所述上层钢板(1),且所述挡板(4)与所述合页(5)安装位置所在的轴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分丝索鞍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钢板(6)的横向凹槽与所述挡板(4)垂直,所述中层钢板(6)的纵向凹槽与所述挡板(4)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分丝索鞍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中层钢板(6)横向凹槽内的中层千斤顶(7)数量不少于1个,位于中层钢板(6)纵向凹槽内的中层千斤顶(7)数量不少于2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分丝索鞍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板(1)和所述挡板(4)的交界线中点位于所述中层钢板(6)的横向凹槽的中心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拉桥分丝索鞍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板(1)和所述中层钢板(6)连接处设有角度测量器。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忠照,李勇康,桂水荣,桂智升,吴必涛,任亮,何锐,谭铭军,黄金鑫,杨勋春,曾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