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杆的正杆器及正杆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电力生产运维
,具体涉及一种电杆的正杆器及正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农村地区,电杆大都栽插在土地中。由于每年对农作物浇灌以及春季土地解冻等原因,会造成杆基松动,因此电杆倒歪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处理电杆倒歪的情况时,通常的做法是在电杆离地4
‑
5米处套上绳子,由7
‑
10名电力工人人工拉正。这种解决方法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还存在着电杆倒塌伤人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即拉正电杆时人力耗费巨大,以及电杆倒塌伤人的问题。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杆的正杆器,采用顶管支撑倒歪的电杆,并利用千斤顶推动顶管从而将电杆推正。通过千斤顶提供动能,能够大量减少人工耗费;同时通过机械传动完成电杆的受力与撑托,可以使工作人员离开电杆一定距离,避免倒杆伤人的事件发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正杆系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杆的正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管(2)及千斤顶支座(11);所述千斤顶支座(11)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用于安装千斤顶(8);所述顶管(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千斤顶(8)远离所述千斤顶支座(11)的一端;所述顶管(2)的另一端用于支撑电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管导向结构;所述顶管导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顶管(2),且对所述顶管(2)进行导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支杆(31)、第二支杆(32)及第一支架(41);所述第一支杆(31)及所述第二支杆(32)平行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第一支杆(31)和所述第二支杆(32)所在平面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支架(4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3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杆(32);所述第一支杆(31)和所述第二支杆(32)所在平面与所述底座(1)之间形成锐角内部的空间为第一空间;所述千斤顶(8)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顶管(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4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导向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架(42);所述第二支架(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31)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架(4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杆(32)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所述顶管(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41)及所述第二支架(42)上。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王玉新,刘来柱,毛永刚,苏延军,谢东升,李富国,王赫,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