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输送线及其翻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22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罩输送线及其翻面装置。目的是解决口罩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翻面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面装置,包括安装于载物台的翻面机构;所述翻面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杆、驱动轴杆的步进电机、设于轴杆的多个支托单元;所述支托单元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托件与第二支托件;所述第一支托件的一端与轴杆连接,另一端弯折构成防脱部;所述载物台具有供支托单元通过的通行孔;所述载物台以轴杆为界,划分为第一载物区与第二载物区;当第一支托件位于第一载物区下方时,其防脱部朝上弯折,第二支托件位于第二载物区上方,其防脱部朝下弯折。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具有前述翻面装置的口罩输送线。口罩输送线。口罩输送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输送线及其翻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口罩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口罩输送线及其翻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口罩主要由外层的防潮无纺布、中层的熔喷布、内层的长纤维无纺布构成。口罩的生产工艺大致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熔喷布及无纺布进行叠合,通过高频焊接连在一起;然后进行裁断,制成口罩主体;接着将耳带焊接在口罩主体。
[0003]其中,在叠合时,为了便于加工出褶皱,通常会令外层的防潮无纺布朝上、内层的长纤维无纺布朝下。而耳带焊接在内层的长纤维无纺布,为便于操作,在焊接耳带时需要令内层的长纤维无纺布朝上。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翻面装置,以方便快捷地在输送过程中对口罩主体进行翻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面装置,其能方便快捷地对口罩主体进行翻面。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前述翻面装置的口罩输送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翻面装置,包括:载物台、安装于载物台的翻面机构;所述翻面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杆、驱动轴杆转动的步进电机、沿轴杆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支托单元;所述支托单元包括第一支托件与第二支托件;所述第一支托件的一端与轴杆连接,构成连接部;另一端弯折,构成防脱部;所述第二支托件与第一支托件结构相同;所述载物台具有通行孔,以供随轴杆转动的支托单元通过;所述载物台以轴杆为界,划分为前方的第一载物区与后方的第二载物区;当第一支托件位于第一载物区下方时,第一支托件的防脱部的弯折方向朝上,第二支托件位于第二载物区上方,第二支托件的防脱部的弯折方向朝下。
[0007]可选的,所述轴杆的主体部分呈棱柱状,所述连接部具有相适配的第一棱柱孔;所述轴杆的一端设有螺纹头,并适配紧固螺母;另一端设有圆柱头,并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的驱动轴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轴杆上套设用于调整第一支托件、第二支托件位置的调距块;所述调距块具有与轴杆适配的第二棱柱孔。
[0009]可选的,所述载物台在第一载物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板,两限位板之间的空间构成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前段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缩小。
[0010]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口罩输送线,其具有前述结构的翻面装置。
[0011]可选的,该口罩输送线还包括:第一输送带与第一推撞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以步进方式沿左右方向输送口罩主体;所述第一推撞装置包括:位于第一输送带前侧的第一推撞板、驱动第一推撞板前后移动的第一动力源;所述翻面装置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后侧,所述
第一推撞板与载物台前后对应。
[0012]可选的,该口罩输送线还包括:相对设置在翻面装置左右两侧的第二输送带与第二推撞装置;所述第二输送带以步进方式沿前后方向输送口罩主体;所述第二推撞装置包括:与第二载物区对应的第二推撞板、驱动第二推撞板左右移动的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输送带远离第二载物区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
[0013]可选的,该口罩输送线还包括:第三输送带与第一挡板;所述第三输送带沿前后方向输送口罩主体;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出料端与第一挡板相对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前后两侧。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该翻面装置通常与下文所述的口罩输送线的第一输送带、第一推撞装置、第二输送带、第二推撞装置配合使用。当第一输送带停顿时,第一推撞装置的第一推撞板会推撞第一输送带上的口罩主体,使口罩主体飞到第一载物区。步进电机会驱动轴杆转动180
°
,位于第一载物区下方的第一支托件会转动到第二载物区上方,并在转动过程中带走第一载物区的口罩主体,使口罩主体落在第二载物区;位于第二载物区上方的第二支托件则会转动到第一载物区下方。第二推撞装置的第二推撞板会推撞第二载物区的口罩主体,使口罩主体飞到第二输送带。当第一推撞装置再一次将第一输送带上的口罩主体推撞到第一载物区时,第二支托件会重复之前第一支托件的动作。如此反复,即可完成口罩输送线上各口罩主体的翻面。
[0015]由此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口罩输送线上的各口罩主体进行翻面,且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速度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翻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翻面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3为第一支托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口罩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载物台;2、轴杆;3、步进电机;4、支托单元;5、第一支托件;6、第二支托件;7、连接部;8、防脱部;9、通行孔;10、调距块;11、限位板;12、第一输送带;13、第一推撞装置;14、第一推撞板;15、第二输送带;16、第二推撞装置;17、第二推撞板;18、第二挡板;19、第三输送带;20、第一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4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面装置。该翻面装置包括:载物台1、安装于载物台1的翻面机构。应当理解的是,为节约材料,通常将载物台1设置成板状,载物台1可通过立柱安装于地面或基座。所述翻面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杆2、驱动轴杆2转动的步进电机3、沿轴杆2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台(1)、安装于载物台(1)的翻面机构;所述翻面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杆(2)、驱动轴杆(2)转动的步进电机(3)、沿轴杆(2)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支托单元(4);所述支托单元(4)包括第一支托件(5)与第二支托件(6);所述第一支托件(5)的一端与轴杆(2)连接,构成连接部(7);另一端弯折,构成防脱部(8);所述第二支托件(6)与第一支托件(5)结构相同;所述载物台(1)具有通行孔(9),以供随轴杆(2)转动的支托单元(4)通过;所述载物台(1)以轴杆(2)为界,划分为前方的第一载物区与后方的第二载物区;当第一支托件(5)位于第一载物区下方时,第一支托件(5)的防脱部(8)的弯折方向朝上,第二支托件(6)位于第二载物区上方,第二支托件(6)的防脱部(8)的弯折方向朝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2)的主体部分呈棱柱状,所述连接部(7)具有相适配的第一棱柱孔;所述轴杆(2)的一端设有螺纹头,并适配紧固螺母;另一端设有圆柱头,并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3)的驱动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2)上套设用于调整第一支托件(5)、第二支托件(6)位置的调距块(10);所述调距块(10)具有与轴杆(2)适配的第二棱柱孔。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尚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友邦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