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22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和固定组件,所述过滤器壳体的顶部连通有调压阀,且调压阀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防护柱,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油阀,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过滤器壳体内壁下方的左右两侧,且固定组件远离过滤器壳体的一侧连接设置有过滤组件。该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通过调压阀的连接结构,能够满足无需停机保养,提高工厂产能,配合使用具有可拆卸结构的过滤器壳体以及可替换的过滤组件的结合使用,使得真空泵腔体内部污染物实现基本清零,极大程度上延长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维护整个过滤器的操作性极大的简化,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快速便捷的对其拆卸维护。操作人员可以快速便捷的对其拆卸维护。操作人员可以快速便捷的对其拆卸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泵过滤器
,具体为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油气过滤器是真空泵的重要耗材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真空泵空气过滤器以及油过滤器,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真空泵的“三滤”,为真空泵的重要配件。
[0003]传统真空泵维护费时费力,还需停机保养,同时内部的油雾在空气压力下会溢出真空泵,使得真空泵油出现流失,以及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对维护真空泵本身的操作也费时费力,作业效率受到相对较大的影响。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和固定组件,所述过滤器壳体的顶部连通有调压阀,且调压阀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防护柱,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油阀,且排油阀的一侧连接安装有拨杆,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导流罩,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过滤器壳体内壁下方的左右两侧,且固定组件远离过滤器壳体的一侧连接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桩、弹簧伸缩杆、稳定架和固定卡榫,所述固定桩远离过滤器壳体的一侧连接安装有弹簧伸缩杆,且弹簧伸缩杆远离固定桩的一侧连接安装有稳定架,并且稳定架远离弹簧伸缩杆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榫。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壳体包括上壳体、连接螺纹、衔接螺纹、下壳体和密封胶,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下侧设置有连接螺纹,且连接螺纹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衔接螺纹,而且衔接螺纹远离连接螺纹的一侧设置有下壳体,并且连接螺纹和衔接螺纹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0008]进一步的,所述衔接螺纹远离连接螺纹之间的表面结构可以相互匹配,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结构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防护柱包括丝杆、螺纹管套和支撑板,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套,且螺纹管套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防护柱以调压阀的垂直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安装,所述螺纹管套和支撑板相互之间为一体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以过滤器壳体的垂直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安装,所述固定桩与稳定架之间呈滑动连接,且稳定架和固定卡榫相互之间为一体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不锈钢网架、固定孔和滤芯,所述不锈钢网架的左右两侧线段开设有固定孔,且不锈钢网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以不锈钢网架的垂直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滤芯呈“圭”字形结构设置。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使用可以拆卸分离结构的过滤器壳体配合调压阀的使用,可以在真空泵运作的过程中实时进行维护作业,避免常规的操作需要将真空泵进行停机后才可以进行维护操作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产能,使之得到相应的增加。
[0016]2、本技术,通过在过滤器壳体的内壁底部设置的固定组件可以将整个过滤组件架设在整个过滤器壳体的内部中央,同时利用在过滤器壳体的内侧顶部设置的导流罩,一方面可以将经过调压阀传递过来的油雾引导至整个过滤组件之中,以便于更好的将油气分离,同时还能辅助固定组件对过滤组件的顶部对其进行固定,提高整个过滤组件安装的稳定性,同时为了提高滤芯的过滤效果,其中滤芯的表面设置有一层玻璃纤维滤层,配合滤芯内部采用特制吸油无纺布可以达到双重过滤的效果,同时配合整体呈“圭”字型结构设置,在气压的作用下可以使油污自上而下多次被过滤,以便于对油雾内的油液进行有效的回收。
[0017]3、本技术,利用在过滤器壳体底部设置的排油阀,通过拧动拨杆,使得排油阀可以将整个过滤器中集中处理并过滤出的泵油进行快速排出,以便于后续回收泵油进行循环使用,有效改善了真空泵油的流失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的支架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的过滤器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的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的固定组件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过滤器壳体;101、上壳体;102、连接螺纹;103、衔接螺纹;104、下壳体;105、密封胶;2、调压阀;3、支撑防护柱;301、丝杆;302、螺纹管套;303、支撑板;4、排油阀;5、拨杆;6、导流罩;7、固定组件;701、固定桩;702、弹簧伸缩杆;703、稳定架;704、固定卡榫;8、过滤组件;801、不锈钢网架;802、固定孔;803、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1和固定组件7,过滤器壳体1的顶部连通有调压阀2,且调压阀2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防护柱3,过滤器壳体1的底部连通有排油阀4,且排油阀4的一侧连接安装有拨杆5,过滤器壳体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导流罩6,固定组件7设置于过滤器壳体1内壁下方的左右两侧,且固定组件7远离过滤器壳体1的一侧连接设置有过滤组件8,过滤器壳体1包括上壳体101、连接螺纹102、衔接螺纹103、下壳体104和密封胶105,上壳体101的内壁下侧设置有连接螺纹102,且连接螺纹1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衔接螺纹103,而且衔接螺纹103远离连接螺纹102的一侧设置有下壳体104,并且连接螺纹102和衔接螺纹103之间填充有密封胶105,衔接螺纹103远离连接螺纹
102之间的表面结构可以相互匹配,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4的结构相同,支撑防护柱3包括丝杆301、螺纹管套302和支撑板303,丝杆30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套302,且螺纹管套302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板303,支撑防护柱3以调压阀2的垂直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安装,螺纹管套302和支撑板303相互之间为一体结构,通过调整调压阀2的出气量后,可以手动通过转动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4之间的衔接螺纹103和连接螺纹102,从而快速将整个过滤器壳体1进行上下分离,以便于后续将内部的过滤组件8进行拆装替换,同时在调压阀2的左右两侧设置支撑防护柱3,通过轴向转动丝杆301表面的螺纹管套302使得螺纹管套302与其顶部的支撑板303抵在与过滤器壳体1相对的一侧的真空泵的表面,从而将整个过滤器壳体1支撑在真空泵的表面,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
[0025]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桩701、弹簧伸缩杆702、稳定架703和固定卡榫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1)和固定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壳体(1)的顶部连通有调压阀(2),且调压阀(2)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防护柱(3),所述过滤器壳体(1)的底部连通有排油阀(4),且排油阀(4)的一侧连接安装有拨杆(5),所述过滤器壳体(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导流罩(6),所述固定组件(7)设置于过滤器壳体(1)内壁下方的左右两侧,且固定组件(7)远离过滤器壳体(1)的一侧连接设置有过滤组件(8),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桩(701)、弹簧伸缩杆(702)、稳定架(703)和固定卡榫(704),所述固定桩(701)远离过滤器壳体(1)的一侧连接安装有弹簧伸缩杆(702),且弹簧伸缩杆(702)远离固定桩(701)的一侧连接安装有稳定架(703),并且稳定架(703)远离弹簧伸缩杆(70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榫(7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壳体(1)包括上壳体(101)、连接螺纹(102)、衔接螺纹(103)、下壳体(104)和密封胶(105),所述上壳体(101)的内壁下侧设置有连接螺纹(102),且连接螺纹(1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衔接螺纹(103),而且衔接螺纹(103)远离连接螺纹(102)的一侧设置有下壳体(104),并且连接螺纹(102)和衔接螺纹(103)之间填充有密封胶(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外置油品过滤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丰刘俊张秀荣张勤辉刘冬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乐能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