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定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513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缆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光缆定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光缆的振动信号,将振动信号进行分帧缓存处理,得到预定缓存大小的分帧信号;根据预先设定的振动阈值系数,对每个缓存大小的分帧信号进行振动阈值计算,得到对应的振动阈值;将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与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结果为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超过振动阈值时,将该振动信号判定为有效定位信号;根据有效定位信号,进行采样点定位确定光缆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自适应的计算对应的振动阈值,并根据振动阈值判定振动信号是否有效,进而使得信号的判断能够实时根据振动信号来确定,避免了固定阈值所带来的局限性,有效的提高了测试效果。提高了测试效果。提高了测试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定位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光缆定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光缆需求量逐日增加,光缆也由以前的单芯扩充到最大2096芯,但是光缆埋设越多,铺设线路错综复杂,带来的问题也就越大,因此在光缆施工中往往需要准确无误的找到目标光缆及位置。
[0003]传统的光缆定位方法是人为的根据施工环境确定一个振动信号的固定阈值,然后根据该固定阈值对光缆振动信号的振幅进行判断和筛选来确定光缆的位置。然而,由于光缆周围环境复杂多变,振动敲击位置往往会存在干扰,进而通过固定阈值来判断,导致测试效果不佳,误报率较高,且在不同的施工环境时,还需要重新根据现场环境来重新设定阈值,场景适应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缆定位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缆定位方法。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缆定位方法,包括:获取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并将所述振动信号进行分帧缓存处理,得到预定缓存大小的分帧信号;根据预先设定的振动阈值系数,对每个缓存大小的分帧信号进行振动阈值计算,得到对应的振动阈值;将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与所述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结果为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超过所述振动阈值时,将该振动信号判定为有效定位信号;根据所述有效定位信号,进行采样点定位确定光缆位置。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包括:在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按照预定敲击频率进行连续敲击,并对敲击时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得到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缓存大小为5帧。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振动阈值系数,对每个缓存大小的分帧信号进行振动阈值计算,得到对应的振动阈值包括:将每个缓存大小的振动信号数组进行累加并求平均,得到平均值数组;根据预定窗格长度,遍历所述平均值数值,选取数值最大的平均值作为阈值数组;将所述阈值数组乘以预先设定的振动阈值系数,得到对应的振动阈值。其
中,所述窗格长度根据容错距离和敲击点距离(振动信号数据中包含,是每个点之间的距离单位m)确定,而容错距离则是根据敲击点距离转换为信号点数(一般设置为50米,用于判定在设定范围内触发振动事件为相同事件);窗格长度的计算公式为:S=(容错距离/敲击点间距) /2。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与所述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结果为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超过所述振动阈值时,将该振动信号判定为有效定位信号包括:对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以及所述振动阈值进行时域转换,得到对应的时域波形曲线;将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的时域波形曲线与振动阈值的时域波形曲线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为相同时间内振动信号的振动幅度大于振动阈值的情况下,将该振动信号判定为有效定位信号。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有效定位信号,进行采样点定位确定光缆位置包括:将每个采样点的有效定位信号的触发频率与预定敲击频率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为有效定位信号的触发频率大于预定敲击频率的情况下,将该有效定位信号作为最终定位信号;将所述最终定位信号所对应的采样点,确定为光缆位置。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缆定位系统。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缆定位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并将所述振动信号进行分帧缓存处理,得到预定缓存大小的分帧信号;自适应阈值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振动阈值系数,对每个缓存大小的分帧信号进行振动阈值计算,得到对应的振动阈值;信号判定模块,用于将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与所述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结果为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超过所述振动阈值时,将该振动信号判定为有效定位信号;信号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效定位信号,进行采样点定位确定光缆位置。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在获取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时,在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按照预定敲击频率进行连续敲击,并对敲击时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得到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缓存大小为5帧。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阈值模块在根据预先设定的振动阈值系数,对每个缓存大小的分帧信号进行振动阈值计算,得到对应的振动阈值时,将每个缓存大小的振动信号数组进行累加并求平均,得到平均值数组;根据预定窗格长度,遍历所述平均值数值,选取数值最大的平均值作为阈值数组;将所述阈值数组乘以预先设定的振动阈值系数,得到对应的振动阈值。其中,所述窗格长度根据容错距离和敲击点距离(振动信号数据中包含,是每个点之间的距离单位m)确定,而容错距离则是根据敲击点距离转换为信号点数(一般设置为50米,用于判定在设定范围内触发振动事件为相同事件);窗格长度的计算公式为:S=(容错距离/敲击点间距) /2。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判定模块在将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与所述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结果为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超过所述振动阈值时,将该振动信号判定为有效定位信号时,对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以及所述振动阈值进行时域转换,得到对应的时域波形曲线;将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的时域波形曲线与振动阈值的时域波形曲线进行
比较,在比较结果为相同时间内振动信号的振动幅度大于振动阈值的情况下,将该振动信号判定为有效定位信号。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定位模块在根据所述有效定位信号,进行采样点定位确定光缆位置时,将每个采样点的有效定位信号的触发频率与预定敲击频率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为有效定位信号的触发频率大于预定敲击频率的情况下,将该有效定位信号作为最终定位信号;将所述最终定位信号所对应的采样点,确定为光缆位置。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自适应的计算对应的振动阈值,并根据振动阈值判定振动信号是否有效,进而使得信号的判断能够实时根据振动信号来确定,避免了固定阈值所带来的局限性,有效的提高了测试效果。
[0021]此外,本专利技术还通过频率过滤对有效定位信号进行过滤处理,避免了有效信号受到外部干扰的影响,保证有效信号时敲击所产生的信号,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测试效果,降低了误报率。
[00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002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并将所述振动信号进行分帧缓存处理,得到预定缓存大小的分帧信号;根据预先设定的振动阈值系数,对每个缓存大小的分帧信号进行振动阈值计算,得到对应的振动阈值;将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与所述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结果为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超过所述振动阈值时,将该振动信号判定为有效定位信号;根据所述有效定位信号,进行采样点定位确定光缆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包括:在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按照预定敲击频率进行连续敲击,并对敲击时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得到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振动阈值系数,对每个缓存大小的分帧信号进行振动阈值计算,得到对应的振动阈值包括:将每个缓存大小的振动信号数组进行累加并求平均,得到平均值数组;根据预定窗格长度,遍历所述平均值数值,选取数值最大的平均值作为阈值数组;将所述阈值数组乘以预先设定的振动阈值系数,得到对应的振动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与所述振动阈值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结果为采样点的振动信号超过所述振动阈值时,将该振动信号判定为有效定位信号包括:对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以及所述振动阈值进行时域转换,得到对应的时域波形曲线;将每个采样点的振动信号的时域波形曲线与振动阈值的时域波形曲线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为相同时间内振动信号的振动幅度大于振动阈值的情况下,将该振动信号判定为有效定位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有效定位信号,进行采样点定位确定光缆位置包括:将每个采样点的有效定位信号的触发频率与预定敲击频率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为有效定位信号的触发频率大于预定敲击频率的情况下,将该有效定位信号作为最终定位信号;将所述最终定位信号所对应的采样点,确定为光缆位置。6.一种光缆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光缆预设的每个采样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永张磊魏石磊李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诺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