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507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属于水培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分析模块、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对植物栽培柜内的目标植物进行生长阶段分析,确定所述目标植物在当前的最佳需氧区间,所述最佳需氧区间包括水体需氧区间和柜体需氧区间;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对植物栽培柜内的气体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获得对应的柜内气体数据和水内气体数据,将获得的柜内气体数据和水内气体数据实时发送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植物栽培柜内的氧气含量进行调节,获取最佳需氧区间以及对应的柜内气体数据和水内气体数据,计算对应的调整特征,基于所述调整特征生成对应的目标方案,按照所述目标方案进行调节。调节。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培种植
,具体是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选用苗盘是分格室的,播种一格一粒,成苗一室一株,成苗的根系与基质互相缠绕在一起,根坨呈上大下小的塞子形,一般叫穴盘无土育苗。
[0003]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市民选择仅仅需要营养液来栽培、且没有土传病害的水培栽植方式来培育植物作物,尤其是植物栽培柜的出现,更加方便用户在家中进行水培种植;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种植需要,用户往往会更换不同的种植物进行种植,对于更换种植物后的营养液通过现有方式可以购买到适合配比的营养液,具有详细的教程指导用户进行营养液的设置;但是,当更换不同种植物后,因为种类和特性的不同,将会使得用户很难将植物栽培柜内的氧气调节到合适的程度,尤其是植物在不同光照下的光合作用差异,导致其在不同时段的需氧程度是具有差异的,因此,不能简单的调整一个固定的氧气含量即可,使得种植物不能充分生长;因此,为了辅助无相关专业知识的用户进行较为精准的植物栽培柜内氧气含量调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个人用户难以合理的调节植物栽培柜内氧气含量的问题。/>[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包括分析模块、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
[0007]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对植物栽培柜内的目标植物进行生长阶段分析,确定所述目标植物在当前的最佳需氧区间,所述最佳需氧区间包括水体需氧区间和柜体需氧区间。
[0008]进一步地,分析模块的工作方法包括:
[0009]识别目标植物信息,采集所述目标植物的植物图像,根据所述植物图像确定所述目标植物所处的生长阶段;
[0010]基于所述生长阶段匹配对应的光合作用图,采集植物栽培柜内的光照数据,根据所述光照数据在光合作用图中确定当前所处的光合作用阶段,根据光合作用阶段和生长阶段分析当前植物对应的最佳需氧区间。
[0011]进一步地,目标植物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
[0012]用户根据在植物栽培柜内种植的植物种类,上传对应的植物信息,对上传的植物信息进行识别,获得对应的目标植物信息。
[0013]进一步地,在对上传的植物信息进行识别后,将识别的植物信息向用户进行显示,用户根据显示的植物信息进行校核,将校核无误的植物信息标记为目标植物信息;所述目标植物信息包括目标植物图片。
[0014]进一步地,光合作用图的匹配方法包括:
[0015]建立图谱库,所述图谱库用于储存各种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光合作用图;根据目标植物信息和生长阶段从图谱库中匹配对应的光合作用图;
[0016]对匹配的光合作用图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光合作用图进行输出。
[0017]进一步地,对光合作用图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
[0018]获取植物栽培柜内的空气含量变化数据,基于所述空气含量变化数据对光合作用图进行修正。
[0019]进一步地,最佳需氧区间的设置方法包括:
[0020]设置匹配表,所述匹配表统计有各种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和光合作用阶段的最佳需氧区间;
[0021]根据获得的目标植物信息、光合作用阶段和生长阶段从匹配表中匹配对应的最佳需氧区间。
[0022]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对植物栽培柜内的气体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获得对应的柜内气体数据和水内气体数据,将获得的柜内气体数据和水内气体数据实时发送给控制模块。
[0023]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植物栽培柜内的氧气含量进行调节,获取最佳需氧区间以及对应的柜内气体数据和水内气体数据,计算对应的调整特征,基于所述调整特征生成对应的目标方案,按照所述目标方案进行调节。
[0024]进一步地,目标方案的生成方法包括:
[0025]基于所述调整特征生成若干个调整方案,评估各调整方案对应的环保值和成本值,将获得的环保值和成本值分别标记为HBZ和CBZ,根据优先级公式ML=z1
×
HBZ+z2
×
CBZ计算对应的优先值,式中,z1和z2分别为对应的权重系数;选择优先值最高的调整方案为目标方案。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通过设置分析模块,实现智能分析当前目标植物的最佳需氧区间,便于对植物栽培柜内氧气含量的精准调整,解决现有固定氧气含量的调整方式,便于无相关知识的用户进行植物栽培柜的使用,辅助用户进行植物栽培柜内的氧气调整;同时将识别的目标植物信息向用户进行展示,用户根据展示的信息进行校核,保障目标植物信息对应的是真实的植物栽培柜内种植的植物种类,避免识别错误导致后续适用的标准不同,并附上对应的植物图片,便于用户进行校核;而且为了更加精准进行分析,对获得的光合作用图进行修正。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包括分析模块、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
[0032]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对植物栽培柜的种植物进行生长阶段分析,根据用户预设的植物种类,结合采集的植物图像,分析其所处的生长阶段,进而获取该生长阶段对应的光合作用图,基于植物栽培柜内对应的光照数据确定当前所处的光合作用阶段,根据获得的光合作用阶段和生长阶段分析当前植物对应的最佳需氧区间,最佳需氧区间包括水体需氧区间和柜体需氧区间,其中柜体需氧区间指的是植物栽培柜内植物生长环境内非水体空间部分的需氧区间;详细过程如下:
[0033]用户根据在植物栽培柜内种植的植物种类,对应输入对应的植物信息,对输入的植物信息进行识别,生成目标植物信息,目标植物信息包括该植物的种类、各种俗名、学名、图片等信息,将目标植物信息向用户进行展示,用户根据展示的信息进行校核,保障目标植物信息对应是真实的植物栽培柜内种植的植物种类,避免识别错误导致后续适用的标准不同,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是具有较大可能出现错误的,如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析模块、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对植物栽培柜内的目标植物进行生长阶段分析,确定所述目标植物在当前的最佳需氧区间,所述最佳需氧区间包括水体需氧区间和柜体需氧区间;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对植物栽培柜内的气体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获得对应的柜内气体数据和水内气体数据,将获得的柜内气体数据和水内气体数据实时发送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植物栽培柜内的氧气含量进行调节,获取最佳需氧区间以及对应的柜内气体数据和水内气体数据,计算对应的调整特征,基于所述调整特征生成对应的目标方案,按照所述目标方案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析模块的工作方法包括:识别目标植物信息,采集所述目标植物的植物图像,根据所述植物图像确定所述目标植物所处的生长阶段;基于所述生长阶段匹配对应的光合作用图,采集植物栽培柜内的光照数据,根据所述光照数据在光合作用图中确定当前所处的光合作用阶段,根据光合作用阶段和生长阶段分析当前植物对应的最佳需氧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目标植物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用户根据在植物栽培柜内种植的植物种类,上传对应的植物信息,对上传的植物信息进行识别,获得对应的目标植物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植物栽培柜的增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对上传的植物信息进行识别后,将识别的植物信息向用户进行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凌然徐沛佩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创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