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井接收平台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486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井接收平台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吊井运输技术领域。该吊井接收平台,用于接收起吊井上吊装的货物,包括接收平台,所述接收平台上开设有起吊井,所述接收平台上方设置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井上设置有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转动连接有翻板,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水平限位板,所述水平限位板能够限制翻板向下转动。该吊井接收平台及其使用方法采用翻板式运输车的设计搭配通孔,可以使吊钩吊索穿过翻板上的通孔后将货物吊起,并在吊起的过程中能够将翻板顶开,翻板在恢复水平以用于运输货物。运输货物。运输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井接收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吊井运输
,具体为一种吊井接收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不同楼层之间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行车、吊车或电梯进行运输,其中采用行车加吊井的设置方式中运输车回到吊井处会收到行车或吊车绳索的限制,因此需要在货物悬挂于对应楼层吊井处的上方时才能将运输车移动至货物下方,这种运行方式对于运输车的操作时间和方式限制较大。
[0003]于是,本申请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吊井接收平台及其使用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井接收平台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以下技术问题:
[0006]1、现有的吊井运输车只能在货物悬挂于对应楼层吊井处的上方时才能将运输车移动至货物下方;
[0007]2、现有的吊井运输车不能在货物起吊过程中将运输车移动至起吊井处;
[0008]3、采用一端开口设计的运输车的支撑强度有所降低。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吊井接收平台,用于接收起吊井上吊装的货物,包括接收平台,所述接收平台上开设有起吊井,所述接收平台上方设置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井上设置有运输车,所述运输车上转动连接有翻板,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水平限位板,所述水平限位板能够限制翻板向下转动;
[0011]所述翻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起吊装置的吊索及吊钩能够穿过通孔;
[0012]所述货物从翻板下方向上移动时会顶开翻板;
[0013]所述货物完全通过翻板后,翻板的转动端能够恢复至水平并被水平限位板限制。
[0014]优选的,所述翻板设置有一对,所述翻板均从中间向两侧开合,所述通孔设置在两个翻板之间。
[0015]优选的,所述运输车包括车架,所述翻板的一端与车架铰接;
[0016]所述车架的一端设置有开口A,所述翻板包括上翻板和下翻板,所述上翻板和下翻板之间设置有开口B,所述开口A与开口B连通;
[0017]所述起吊装置的吊索及吊钩能够从开口A进入开口B。
[0018]优选的,所述设置有开口A处的车架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杆和套管,所述伸缩杆伸长时能够使伸缩杆的一端插入套管;所述伸缩杆缩短时能够使起吊装置的吊索及吊钩穿过开
口A。
[0019]一种吊井接收平台的使用方法A,包括如下步骤:
[0020]S1A:将运输车停放在起吊装置的下方;
[0021]S2A:启动起吊装置并将起吊装置的吊钩穿过通孔后向下移动;
[0022]S3A:将货物安装在吊钩上;
[0023]S4A:启动起吊装置使吊钩带动货物向运输车所在楼层运动;
[0024]S5A:货物被带至运输车所在楼层时将会把运输车上设置的一对翻板顶开;
[0025]S6A:货物顶开翻板后继续向上运动,直至货物完全通过翻板,随后翻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恢复至水平并被水平限位板限制向下转动;
[0026]S7A:启动起吊装置使吊钩带动货物向下运动至翻板上后从吊钩上卸下货物;
[0027]S8A:操作运输车将货物带至指定地点。
[0028]一种吊井接收平台的使用方法B,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B:启动起吊装置使吊钩带动货物向运输车所在楼层运动;
[0030]S2B:在货物到达运输车所在楼层前,操作运输车向起吊装置的绳索处移动,使绳索穿过开口A;
[0031]S3B:当货物到达运输车所在楼层时,货物将运输车上设置的上翻板和下翻板顶开,后继续向上运动,当货物完全通过上翻板和下翻板后,上翻板和下翻板恢复至水平并被水平限位板限制向下转动;
[0032]S4B:启动起吊装置使吊钩带动货物向下运动至上翻板和下翻板上后从吊钩上卸下货物;
[0033]S5B:操作运输车将货物带至指定地点。
[0034](三)有益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井接收平台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6](1)、该吊井接收平台及其使用方法采用翻板式运输车的设计搭配通孔,可以使吊钩吊索穿过翻板上的通孔后将货物吊起,并在吊起的过程中能够将翻板顶开,翻板在恢复水平以用于运输货物。
[0037](2)、该吊井接收平台及其使用方法采用翻板式运输车的设计并在运输车的车架以及分体式翻板上开设用于通过吊钩吊索的开口,可以在吊索吊钩抬升货物至目标楼层之前将运输车移动至吊井处。
[0038](3)、该吊井接收平台及其使用方法在设置有开口的车架的底部设置伸缩杆和套管,可以在运输时伸长伸缩杆使伸缩杆的一端插入套管来加强运输车的强度,并在吊钩吊索进入开口时缩短伸缩杆以保证吊钩吊索能够进入开口。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运输车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运输车车架与车轴连接示意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运输车结构俯视图;
[0043]图5为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44]图6为本专利技术运输车结构示意图(翻板开启);
[0045]图7为本专利技术运输车结构俯视图(翻板开启);
[0046]图8为本专利技术运输车结构俯视图(单侧开口);
[0047]图9为本专利技术运输车结构仰视图(单侧开口);
[0048]图10为本专利技术运输车结构俯视图(单侧开口的翻板开启);
[0049]图11为吊钩吊索穿过运输车状态示意图;
[0050]图12为货物顶开翻板状态示意图;
[0051]图13为货物完全通过翻板状态示意图;
[0052]图14为货物位于运输车上方状态示意图;
[0053]图15为货物放置在运输车上状态示意图;
[0054]图16为运输车运输货物示意图;
[0055]图17为运输车在吊索吊钩处于吊井状态内时小车回到初始位置状态示意图。
[0056]图中:1、起吊装置;11、起吊电机;12、制动装置;13、减速箱;14、绞盘;15、吊钩;2、运输车;21、车架;211、车轮轴套;212、翻板铰接部;213、开口A;214、伸缩杆;215、套筒;22、翻板;221、通孔;222、开口B;23、水平限位板;24、车轮;241、轮轴;25、防撞梁;3、轨道;31、限位板;4、目标楼层;41、起吊井;5、起吊安装楼层;6、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井接收平台的使用方法,用于接收起吊井(41)上吊装的货物(6),包括接收平台(4),所述接收平台(4)上开设有起吊井(41),所述接收平台(4)上方设置有起吊装置(1),所述起吊井(41)上设置有运输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2)上转动连接有翻板(22),所述运输车(2)上设置有水平限位板(23),所述水平限位板(23)能够限制翻板(22)向下转动;所述翻板(22)上开设有通孔(221),所述起吊装置(1)的吊索及吊钩(15)能够穿过通孔(221);所述货物(6)从翻板(22)下方向上移动时会顶开翻板(22);所述货物(6)完全通过翻板(22)后,翻板(22)的转动端能够恢复至水平并被水平限位板(23)限制;所述运输车(2)包括车架(21),所述翻板(22)的一端与车架(21)铰接;所述车架(2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A(213),所述翻板(22)包括上翻板和下翻板,所述上翻板和下翻板之间设置有开口B(222),所述开口A(213)与开口B连通(222);所述起吊装置(1)的吊索及吊钩(15)能够从开口A(213)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乐胡冬林徐光荣关琳钟伟王海东汪心健牛兴蔚欧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