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485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钢丝绳一端通过卸扣连接在工装梁的工装眼板上,另一端连接至大钩,工装梁两端支撑在两侧转盘梁或类似支持结构上组成简易的试验工装。该方法有利于(1)在钻井船上利用钻台自身结构并采用简易的试验工装实现大钩载荷测试,避免使用大型水箱、水袋、压铁的配重;(2)在钻井船月池区域相当狭窄的空间内完成大钩载荷试验。(3)通过该方法减少常规配重的使用,并节约劳动力进而节约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的操作成本。试验的操作成本。试验的操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油气钻采的钻井船,具体涉及一种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钻井船是海上油气资源前期开发和海上地质勘探的主要装备,其中钻井系统中起升系统是主要受力设备,通常在完成船上安装后需进行载荷试验,主要测试大钩载荷,以及大钩载荷主要受力设备及结构件,包括井架、起升液缸或钻井绞车、钻井钢丝绳、游车、大钩等设备。钻井船大钩载荷可达1000吨左右,因此需要在载荷试验时对大钩进行加载,对应自升式钻井平台或半潜式钻井平台其钻台下放是敞开区域,可以通过水袋、水箱或压铁的方式进行加载,但是钻井船的钻台下方是封闭区域且空间相当狭小,无法满足水袋、水箱或压铁的操作空间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钻井船的大钩载荷试验。
[0003]与自升式钻井平台或者半潜式钻井平台相比,常规钻井船的钻台下方是封闭区域且空间相当狭小,无法满足水袋、水箱或压铁的操作空间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钻井船的大钩载荷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及方法,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包括钢丝绳,转盘、转盘梁、工装梁,钢丝绳一端通过卸扣连接在工装梁的工装眼板上,另一端连接至大钩,工装梁两端支撑在两侧转盘梁上组成简易的试验工装。
[0006]进一步,所述工装梁上设置单个或多个工装眼板,工装眼板固定在工装梁上。
[0007]进一步,所述工装梁和工装眼板的尺寸根据具体试验载荷要求确定。
[0008]进一步,所述钢丝绳穿过转盘的中间开口位置,或在转盘安装之前进行大钩载荷试验
[0009]进一步,所述转盘梁为上下对称结构,能承受向上的大钩载荷。
[0010]进一步,所述钢丝绳及卸扣用于承受大钩载荷的部件需满足测试载荷需求。
[0011]一种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方法,采用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步骤:
[0012]首先,在钻井船起升系统完成功能调试后进行大钩载荷测试,通过钻井船自身起升系统将工装梁吊起至转盘梁下方,使得工装梁两端支撑在转盘两侧转盘梁上,用钢丝绳及卸扣将大钩和工装梁连接;
[0013]完成测试工装梁和大钩连接后,启动钻井船起升系统逐步加载,直至达到测试载荷,即可完成大钩的载荷测试。
[0014]进一步,所述工装梁两端支撑在转盘两侧转盘梁上后采用临时固定防止坠落。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在钻井船上利用钻台自身结构并增加简易的试验工装实现大钩载荷测试,避免使用大型水箱、水袋、压铁等配重措施。
[0017]2)在钻井船月池区域相当狭窄的空间内完成大钩载荷试验。
[0018]3)通过该方法减少常规配重的使用,并节约劳动力进而节约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的操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方法示意图;
[0020]图中:1

大钩,2

井架,3

钢丝绳,4

转盘,5

转盘梁,6

工装梁,7

工装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案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案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案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案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案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案例及实施案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3]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包括:井架2、钢丝绳3,转盘4、转盘梁5、工装梁6、工装眼板7。
[0024]工装眼板7为安装在工装梁6上的固定眼板,工装梁6和工装眼板7的尺寸可根据具体试验载荷进行设计,工装眼板7可设置多个。钢丝绳3一端通过卸扣连接在工装眼板7上,另一端连接至大钩。钢丝绳3可以穿过转盘4的中间开口位置,也可以在转盘4安装之前进行大钩载荷测试。工装梁6两端支撑在两侧转盘梁5上或类似支持结构上。
[0025]由于钻井船转盘的载荷通常大于或等于大钩载荷,且转盘梁5一般设计为上下对称结构,因此转盘梁理论上可以承受向上的大钩载荷,但为了安全起见,试验前需进行该部分结构在试验工况的强度校核。钢丝绳、卸扣以及眼板的配置需根据试验载荷来选择。
[0026]本专利技术的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方法,具体实施过程:
[0027]该方案实施是在钻井船起升系统完成功能调试后进行的大钩载荷测试,因此可通过钻井船自身起升系统将工装梁6吊起至转盘梁下方,使得工装梁6两端支撑在转盘两侧转盘梁5上,并临时固定防止坠落。用钢丝绳3及卸扣等连接装置将大钩1和工装梁6连接,钢丝绳3、卸扣等承受大钩载荷的部件需满足测试载荷需求。
[0028]完成测试工装梁6和大钩1连接后,即可启动钻井船起升系统逐步加载,直至达到测试载荷,即可完成大钩的载荷测试。
[0029]综上,钻井船大钩载荷测试方法,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工装梁借助钻井船自身结构和起升系统实现在钻井船上完成大钩载荷测试。避免了使用大型水箱或大量水袋、压铁等方式完成钩载试验。可大大节约船厂建造成本,并可在其他类似项目上得到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绳,转盘、转盘梁、工装梁,钢丝绳一端通过卸扣连接在工装梁的工装眼板上,另一端连接至大钩,工装梁两端支撑在两侧转盘梁上组成简易的试验工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梁上设置单个或多个工装眼板,工装眼板固定在工装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梁和工装眼板的尺寸根据具体试验载荷要求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穿过转盘的中间开口位置,或者在转盘安装之前进行大钩载荷测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船大钩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梁为上下对称结构,能承受向上的大钩载荷。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曌庞路卫卫曾湛朱晖宇王瀚吴拓孙蕾梁瑾李智鹃刘肖洋郑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