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88478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对物联网终端标识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点对点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根据解析标识确定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根据传输数据记录来甄别传输数据是否存在问题,从而实现万物互联情境下的物联网数据可靠性保障。靠性保障。靠性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传递逐渐从互联网时代向物联网时代进行演变。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可以通过先进的识别技术,把所有物体的状况转化为各种参数,再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一个关联万物的网络。目前物联网已经在某些领域,初步渗透进了人们的生活,在不远的未来,随着感知、识别技术的发展,它还将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0003]在通常定义中,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0004]一般而言,物联网的作用就是给于不同的物件一个身份证,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再连接起来。例如以最新的M2M技术为例,M2M是Machine

to

Machine/Man的简称,是一种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它将使对象实现智能化的控制。M2M技术涉及5个重要的技术部分:机器、M2M硬件、通信网络、中间件、应用。基于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网络,可以依据传感器网络获取的数据进行决策,改变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和反馈。拿智能停车场来说,当该车辆驶入或离开天线通信区时,天线以微波通讯的方式与电子识别卡进行双向数据交换,从电子车卡上读取车辆的相关信息,核对车道控制电脑显示与该电子车卡和司机卡一一对应的车牌号码及驾驶员等资料信息;车道控制电脑自动将通过时间、车辆和驾驶员的有关信息存入数据库中,车道控制电脑根据读到的数据判断是正常卡、未授权卡、无卡还是非法卡,据此做出相应的回应和提示。另外,家中老人戴上嵌入智能传感器的手表,在外地的子女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询父母的血压、心跳是否稳定;智能化的住宅在主人上班时,传感器自动关闭水电气和门窗,定时向主人的手机发送消息,汇报安全情况。
[0005]云计算也是物联网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云计算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先进的商业模式让终端用户可以得到这些强大计算能力的服务。如果将计算能力比作发电能力,那么从古老的单机发电模式转向现代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就好比大家习惯的单机计算模式转向云计算模式,而“云”就好比发电厂,具有单机所不能比拟的强大计算能力。这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以至于用户无需自己配备。与电力是通过电网传输不同,计算能力是通过各种有线、无线网络传输的。因此,云计算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不断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
终使其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物联网感知层获取大量数据信息,在经过网络层传输以后,放到一个标准平台上,再利用高性能的云计算对其进行处理,赋予这些数据智能,才能最终转换成对终端用户有用的信息。
[0006]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射频识别技术奠基。射频识别(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电磁波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电子标签:由芯片和天线组成,具有存储数据和收发射频无线信号功能。每个电子标签存储着唯一的电子编码,电子编码关联着物品的详细信息。读写器:利用射频技术读写电子标签的设备。同时,还具备网络通信接口,读写器通过此接口与系统高层通信,完成对标签的读写操作。系统层:统筹管理读写器,完成对系统每个电子标签的管理与实时追踪。
[0007]RFID具有特定的工作频率。RFID工作的频率的选择要顾及其他无线电服务,不能对其他服务造成干扰和影响。通常情况下,读写器发送的频率称为系统的工作频率或者载波频率,根据工作频率的不同,射频识别分为低频系统30kHz~300kHz,常见的有125kHZ和134.2kHz。高频系统的工作范围为3MHz~30MHz,RFID常见的高频工作频率是6.75MHz,13.56MHz和27.125MHz。微波系统工作频率大于300MHz,常见的微波工作频率是433MHz,860/960MHz、2.45GHz和5.8GHz。其中433MHz、860/960MHz也常称为超高频(UHF)频段。其天线波束方向较窄,是目前射频系统研发的核心,是物联网关键技术。
[0008]同时,RFID也对耦合方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按照耦合方式分类分为电感耦合方式,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信号传递采用变压器模型,读写器与标签距离近,且工作频率低。另一种方式为电磁反向散射方式,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信号传递采用雷达模型,读写器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电子标签之后,电磁波被反射,同时携带回电子标签信息,该系统依据的是电磁波空间辐射原理。
[0009]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对物联网终端标识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点对点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根据解析标识确定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根据传输数据记录来甄别传输数据是否存在问题,从而实现万物互联情境下的物联网数据可靠性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优于现有技术的基于标识解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0011]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
[0012]作为RFID最基本的应用形式之一,电子标签往往出现在多种实际应用场景,承担各种具体的物联网数据传递任务。电子标签由标签专用的芯片和标签天线组成,芯片用来存储物品的数据,天线用来收发无线电波。电子标签在不同频段上有不同的工作特点。低频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在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传输数据时,电子标签位于读写器天线的近场
区,电子标签的工作能量通过变压器耦合方式从读写器中获得,电子标签天线中感应的电压被整流,当做电子标签供电电压使用。高频电子标签通常也是无源的,一般通过负载调制的方式工作,也就是通过电子标签负载电阻的接通和断开,这些数据就能从电子标签传输到读写器。高频电子标签通常做成卡片的形状。微波电子标签可以是有源或者无源的,微波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传输数据时,电子标签位于读写器天线的远场区,读写器天线的辐射场为无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解析服务子模块提供物联网设备的标识码以及与其对应的标识解析协议规则的映射关系;采用标识解析子模块根据由标识码转换而成的物联网统一标识,向特定的解析服务子模块发起物联网标识解析查询,并根据解析服务子模块返回的标识解析协议规则将物联网标识转换成基于物联网统一兼容标识,进而向特定的解析服务子模块发起物联网标识解析查询;采用解析服务转换子模块根据由物联网标识转换而成的物联网统一兼容标识,返回物联网异构标识所对应的注册信息;解析终端物联网注册信息,获取所述物联网注册信息的编码相关信息;根据所述编码相关信息,获取其物联网传输数据记录;分析所述物联网传输数据记录。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标识解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编码相关信息包括:终端ID。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标识解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传输数据记录至少为:终端对应的物联网传输具体信息记录。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标识解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所述物联网传输数据记录,包括:对终端通过物联网传输的数据进行历史查找和汇总。5.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物联网数据传输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解析服务子模块,所述解析服务子模块用于提供物联网设备的标识码以及与其对应的标识解析协议规则的映射关系;标识解析子模块,所述标识解析子模块用于根据由标识码转换而成的物联网统一标识,向特定的解析服务子模块发起物联网标识解析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横琴融贯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