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叠栅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44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叠栅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属于光伏技术领域;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包括:电池片基体;所述电池片基体的一面设有叠栅结构,所述叠栅结构为在电池片基体上设有平行等距分布的栅线,沿栅线覆盖有金属线;所述电池片基体的另一面为叠栅结构、常规电极结构或背电极;所述电池片基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流汇流结构,所述电流汇流结构与所有金属线垂直连接;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能够避免测试时探针排遮光、折算效率失真等问题,减小测试难度;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能够避免因焊接等工艺导致同一组件中电池实际发电性能有所差异的问题,保证各电池片电性能更加接近,可有效降低组件失配风险,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际应用价值。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叠栅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叠栅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太阳电池测试分选、划片、单焊、串焊、层叠、层压及打胶装框,随着太阳电池的发展,电池主栅数量已经达到18BB、30BB甚至取消主栅设计,这给太阳电池后续的测试分选和串焊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0003]在太阳电池后续的测试分选过程中,由于探针排遮光问题,并且多主栅或无主栅电池测试中光生电流只能通过相互连通的细栅传到探针排或者钢线上完成收集。但是,多主栅结构的太阳电池的细栅高度其实在不断下降,在其测试分选时光生电流从细栅传导至少数几个被探针压住的主栅上的传输路径就变得很长,线损变大,可能导致测试得到的电性能数据失真。此外,在多主栅结构的太阳电池在串焊过程中,焊带放线卷数增加,焊带夹爪数量增加,电池主栅定位难度增加,焊带与主栅对齐难度上升。
[0004]传统光伏组件制备过程中,通过挑选同一挡位电池进行组件制作以此使得组件各发电单元的性能接近,来减小其因电池混档导致组件失配而产生的功率损耗。但在电池焊接以及其他工序中,因轻微露白、虚焊,不同程度的遮挡以及助焊剂结晶等异常会使得电池在经过这些工序后,实际发电性能差异加剧,从而使组件失配而产生的功率损耗进一步提升。
[0005]此外,在以上电池片结构中,银栅线都需要承担横向传导电流的作用,这要求栅线截面积不能太小,否则线电阻大,电阻损耗高,但银浆是电池非硅成本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光伏行业快速扩张的形势下,降低银耗量需求迫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大幅降低银浆耗量且降低电池片测试分选和焊接过程难度的太阳电池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叠栅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可以大幅降低电池片的银浆耗量,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能够解决电池片焊接过程中焊带与栅线定位难的问题,有效简化光伏组件制作过程中的串焊工序;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能够避免太阳电池测试时探针排遮光、折算效率失真等问题,减小测试难度;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能够避免电池分档之后因焊接等工艺导致同一组件中电池实际发电性能有所差异的问题,保证各单元电性能更加接近,可有效降低组件失配风险,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8]一种太阳叠栅电池片,包括:电池片基体;
[0009]所述电池片基体的一面设有叠栅结构,所述叠栅结构为在电池片基体上设有平行等距分布的栅线,沿栅线覆盖有金属线;
[0010]所述电池片基体的另一面为叠栅结构、常规电极结构或背电极;
[0011]所述电池片基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流汇流结构,所述电流汇流结构与所有金属线垂直连接。其中,所述常规电极结构为常规的含有细栅和主栅的电极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电池片基体为矩形结构,短边为长边的1/3~2/3。
[0013]优选地,所述金属线在电池片基底区域内或超出电池片基体区域。
[0014]优选地,所述金属线超出电池片基底区域长度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0015]优选地,当金属线超出电池片基底区域时,在超出部分焊接电流汇流结构;
[0016]当金属线在电池片基底区域内时,在电池片基底区域内焊接电流汇流结构。
[0017]优选地,所述电流汇流结构包括汇流条、银电极、填充导电胶或导电胶带中的任一种。
[0018]优选地,所述汇流条采用焊接方式与金属线连接,所述焊接方式包括手工焊接、串焊机单焊、滚筒绕线焊接或新型焊接方式中的任一种。
[0019]优选的,当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的电池片基体两面均为叠栅结构时,两面的金属线错位设计。
[0020]优选地,当电池片基体的两面分别为叠栅结构和常规电极结构时,电池片基体上设有一个或两个电流汇流结构;
[0021]当仅有一个电流汇流结构时,所述电流汇流结构与叠栅结构的所有金属线垂直连接;
[0022]当有两个电流汇流结构时,所述电流汇流结构分别与叠栅结构的所有金属线和常规电极结构的主栅垂直连接。
[0023]优选地,当电池片基体的两面分别为叠栅结构和背电极时,电池片基体上设有两个电流汇流结构;其中,一个电流汇流结构与叠栅结构的所有金属线垂直连接,另一个电流汇流结构设置在背电极上。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包含上述太阳叠栅电池片。
[0025]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PERC电池、TOPCon电池、HJT电池或IBC电池。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基于至少两个电池单元串焊得到,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上述太阳叠栅电池片或太阳能电池。
[0027]优选地,相邻两个电池单元以电流汇流结构为连接载体,前一个电池单元的电流汇流结构与后一个电池单元的金属线或电流汇流结构焊接连接。
[0028]优选地,前一个电池单元的电流汇流结构设置在两个电池单元之间或后一个电池单元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本技术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将电池片基体、金属线和电流汇流结构焊接后得到的各种结构的整体,作为一个新的太阳叠栅电池片直接参与后续的组件制作流程,不需要像传统串焊时需要对栅线位置作精确定位,只需要将各单元连接,降低电池组串难度。本技术所述电池片基底为矩形结构,短边约为长边的一半,无需在组件制作过程中切割分片,简化工艺且无切割损失。
[0030]本技术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通过预先对电池焊接并设置横向电流汇流结构或其他连接结构,使太阳叠栅电池片组串过程中只需将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而无需再对电池进行焊接,对其进行测试分档后,可减小电池在焊接以及其他工序中,因各类工艺异常导
致实际发电性能差异加剧而无法被检测到导致组件各发电电池片之间电性能差异加剧的风险,使得本太阳叠栅电池片组成的组件各发电电池片之间电性能更加接近,降低组件失配风险。
[0031]本技术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通过先对电池进行焊接,利用连接结构对太阳叠栅电池片进行检测,实际上是将电池测试的环节调整至组件制作流程的焊接工艺之后,可以同时实现对焊接情况的判定,并降低电池测试难度。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多主栅、无主栅电池分选测试而言更加简单,可以测得太阳电池电性能数据的真值。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两面均为叠栅结构且正面金属线超出电池片基体部分焊接有汇流条的太阳叠栅电池片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两面均为叠栅结构且正面金属线超出电池片基体部分焊接有汇流条的太阳叠栅电池片结构示意图;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两面金属线错位设计。
[0034]图3为两面均为叠栅结构且正面金属线在电池片基体部分内焊接有汇流条的太阳叠栅电池片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两面均为叠栅结构且两面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叠栅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片基体(1);所述电池片基体(1)的一面设有叠栅结构,所述叠栅结构为在电池片基体(1)上设有平行等距分布的栅线,沿栅线覆盖有金属线(2);所述电池片基体(1)的另一面为叠栅结构、常规电极结构或背电极;所述电池片基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流汇流结构(3),所述电流汇流结构(3)与所有金属线(2)垂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叠栅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基体(1)为矩形结构,短边为长边的1/3~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叠栅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2)在电池片基底区域内或超出电池片基底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叠栅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2)超出电池片基体(1)区域长度根据需要进行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叠栅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当金属线(2)超出电池片基底区域时,在超出部分焊接电流汇流结构(3);当金属线(2)在电池片基底区域内时,在电池片基底区域内焊接电流汇流结构(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叠栅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汇流结构(3)包括汇流条、银电极、填充导电胶或导电胶带中的任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叠栅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采用焊接方式与金属线(2)连接,所述焊接方式包括手工焊接、串焊机单焊、滚筒绕线焊接或新型焊接方式中的任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叠栅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太阳叠栅电池片的电池片基体(1)两面均为叠栅结构时,两面的金属线(2)错位设计。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洋赵天鹏孟祥敏曹育红符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