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源同型气象要素融合检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439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源同型气象要素融合检验方法,引入同型站的目标要素特征和强相关气象要素特征,得到多特征融合数据集,引入LSTNet网络提取数据时序特征和要素关联性,并针对应用场景,并对LSTNet网络进行改进得到ILSTNet网络,使其进行正反向气象数据特征的提取的同时,也关注重要特征和重要时间步的信息,将ILSTNet网络作为第一预测网络;以编码解码框架为主体构建第二预测网络,将第一预测网络和第二预测网络进行动态加权融合,双阶段融合预测模型MF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源同型气象要素融合检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象数据分析
,具体为一种多源同型气象要素融合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源数据融合,又称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科学,旨在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多种数据类型进行融合和整合,从而生成更加全面、准确、可靠的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中存在多个数据来源,多源异构是大数据的特点之一。多源异构数据的分散将数据割裂开来,形成了数据孤岛,从而导致数据的研究与分析变得异常困难,改善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多源数据融合。
[0003]根据传感器处理数据层次中抽象程度的不同,将多源数据融合分为三个层次:信号级融合、特征级融合以及决策级融合。在气象数据领域,由于数据受多种因素影响且数据量大、格式各异,因此特征级别和决策级别的融合是较为适合的方法。
[0004]就气象数据真实性检验而言,气象要素相关数据的来源相对广泛,包括气温、降雨、辐射、湿度、风速、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虽然这些因素表面上独立,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同型气象要素融合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找到气象观测站点的同型站,引入同型站的目标要素特征;利用要素相关性分析,对影响目标要素的气象因子进行筛选,得到强相关气象要素特征;将强相关气象要素特征与目标观测站的历史风目标要素数据融合,得到多特征融合数据集,作为模型的输入;步骤2:引入LSTNet网络提取数据时序特征和要素关联性,并针对应用场景,并对LSTNet网络进行改进得到ILSTNet网络,使其进行正反向气象数据特征的提取的同时,也关注重要特征和重要时间步的信息,将ILSTNet网络作为第一预测网络;以编码解码框架为主体构建第二预测网络,第二预测网络的编码器选用ConvLSTM网络,解码器部分选用时间卷积网络;步骤3:将第一预测网络和第二预测网络进行动态加权融合,得到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改进LSTNet网络和编解码器混合的双阶段融合预测模型MFC

IL

EDC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同型气象要素融合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步骤1.1:选取日最低气温进行分析,再结合站点间经纬度、海拔信息,及历史数据相关系数,从而建立下垫面相似度和可比性满足要求的同型站点;步骤1.2:引入常规气象要素作为输入特征,并引入灰色关联分析对输入特征要素进行筛选,选出关联度高于设定阈值的气象因子作为最终的输入特征;步骤1.3:从要素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角度,引入强相关气象要素特征和同型站目标要素特征,并结合目标观测站目标要素历史数据特征,得到多特征融合后的新数据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源同型气象要素融合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具体包括:步骤1.1.1:利用各站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其空间距离:S=R*arcos(cos(Y1)*cos(Y2)*cos(X1‑
X2)+sin(Y1)*sin(Y2))其中,(X1,Y1)和(X2,Y2)分别为两气象观测站的经纬度,R为地球半径;步骤1.1.2:取各站点特定时间段的历史目标要素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步骤1.1.3:选取规则为大监站与大监站的距离S小于80km,大监站与区域自动站的S小于50km,区域自动站之间的距离小于30km;海拔高度差低于20m,日最低温差距小于2℃,历史目标要素数据相关系数大于0.8的站点作为同型站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同型气象要素融合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LSTNet网络包括线性和非线性两部分,线性部分则由自回归模块组成,非线性部分包括卷积模块、循环模块和循环跳跃模块;对LSTNet网络进行改进具体包括:1)在循环模块和循环跳接模块中,用双向循环神经网络BiLSTM代替原始LSTNet中的GRU,以便同时提取双向的数据信息;循环模块和循环跳接模块在t时刻单元状态的更新统一用数学表达如下:f
t
=σ(W
fx
X
t
+W
fh
h
t

q
+b
f
)
i
t
=σ(W
ix
X
t
+W
ih
h
t

q
+b
i
)s
t
=f
t
·
s
t

q
+i
t
·
g
t
g
t
=tanh(W
gx
X
t
+W
gh
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斌陈岚王冬萌付世军李亚军刘书慧李梦徐越卢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气象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