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297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塔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支撑组件,所述电缆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两个第一支撑臂适于分设在支架护圈在其径向上的两侧,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支架护圈相连,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适于与塔筒内壁相连,第二支撑臂位于两个第一支撑臂之间,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支架护圈相连,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在塔筒的延伸方向上与第一支撑臂具有预设距离并与塔筒内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缆支撑组件,可以提高电缆支撑组件的稳定性。缆支撑组件的稳定性。缆支撑组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支撑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风电塔筒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风机发生偏航动作时,塔筒内部上层的电缆束也会随着偏航系统的转动在塔筒里发生横向摆动,为了保护电缆不受损伤,电缆束的晃动幅度不能过大,相关技术中采用电缆支架对电缆束进行限位,电缆支架通过两根平行的长支撑臂与电缆束连接,两根短支撑臂分别对两根长支撑臂形成支撑的连接方式对电缆束进行限位,但是相关技术中的两根长支撑臂和两根短支撑臂组成的四边形结构不稳定,电缆支架的各连接处容易发生断裂或脱落,导致电缆支架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缆支撑组件,可以提高电缆支撑组件的稳定性。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缆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臂,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适于分设在支架护圈在其径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护圈相连,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适于与塔筒内壁相连;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护圈相连,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在所述塔筒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具有预设距离并与所述塔筒内壁相连。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缆支撑组件,可以提高电缆支撑组件的稳定性。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支架护圈的外周面相切,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支架护圈焊接,所述支架护圈的内壁面上设有橡胶层。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均与所述塔筒相连并在所述塔筒内壁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相连。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相连的固定段和连接段,所述固定段沿所述塔筒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塔筒内壁相连,所述连接段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于所述塔筒的延伸方向和所述连接段的厚度方向,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一支撑臂或所述第二支撑臂相连。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支撑组件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在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塔筒之间。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靠近所述塔筒内壁的一端设有第一孔,和/或,所述第二支撑臂靠近所述塔筒内壁的一端设有第二孔;所述连接段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三孔,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一孔或所述第二孔连通。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
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或,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臂靠近所述支架护圈的一端设有第四孔,所述第四孔与所述支架护圈上的通孔配合。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孔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三孔的尺寸相同,且所述第三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四孔的尺寸。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A,且6mm<A≤50mm。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缆支撑组件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缆支撑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座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座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支撑臂与支架护圈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支撑臂与支架护圈连接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支撑臂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支撑臂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塔筒100,保护套200,内层保护套210,第一凹陷部2110,外层保护套220,第二凹陷部2210,通道230,第一支撑臂1,第一孔11,第二支撑臂2,第二孔21,第四孔22,支架护圈3,半圆支架31,螺栓孔311,连接座4,第一连接座41,第二连接座42,固定段43,连接段44,第三孔4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缆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两个第一支撑臂1适于分设在支架护圈3在其径向上的两侧,第一支撑臂1的一端与支架护圈3相连,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适于与塔筒100内壁相连。第二支撑臂2位于两个第一支撑臂1之间,第二支撑臂2的一端与支架护圈3相连,第二支撑臂2的另一端在塔筒100的延伸方向上(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与第一支撑臂1具有预设距离并与塔筒100内壁相连。
[0028]需要说明的是,电缆通过保护套200固定成电缆束,保护套200包括内层保护套210和外层保护套220,内层保护套210具有第一凹陷部2110,外层保护套220具有第二凹陷部2210,第一凹陷部2110与第二凹陷部2210配合形成可供电缆穿过的通道230,将电缆放置在通道230内并固定内层保护套210和外层保护套220的位置,以将电缆卡紧固定在内层保护套210和外层保护套220之间,避免电缆束发生纵向位移。由于风机发生偏航动作时,电缆束也会随之发生位移,而这种位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电缆束发生过大的位移,需要在风机塔筒100内部上层安装电缆支撑组件进行限位,所以,电缆支撑组件在对电缆束进行限位
时,不会完全卡紧在保护套200上限制电缆束的移动,即电缆支撑组件与保护套200之间在电缆的径向方向上留有间隙,以限制电缆束发生过大的横向位移,同时也可以减少保护套200的磨损。
[0029]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第一支撑臂1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支撑臂1的左端与支架护圈3相连,第一支撑臂1的右端与塔筒内壁相连,且其中一个第一支撑臂1与支架护圈3的连接处与另外一个第一支撑臂1与支架护圈3的连接处关于支架护圈3的圆心为中心对称布置。
[0030]第二支撑臂2的左端与支架护圈3相连,第二支撑臂2的右端与塔筒100内壁相连,且第二支撑臂2与支架护圈3的连接处位于两个第一支撑臂1与支架护圈3的连接处之间,优选位于两个第一支撑臂1与支架护圈3的两个连接处的中点。
[0031]可选地,第二支撑臂2的右端与塔筒100内壁的连接处可以位于第一支撑臂1的右端与塔筒100内壁的连接处的上方,第二支撑臂2的右端与塔筒100内壁的连接处也可以位于第一支撑臂1的右端与塔筒100内壁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支撑臂,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适于分设在支架护圈在其径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护圈相连,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适于与塔筒内壁相连;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护圈相连,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在所述塔筒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具有预设距离并与所述塔筒内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支架护圈的外周面相切,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支架护圈焊接,所述支架护圈的内壁面上设有橡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均与所述塔筒相连并在所述塔筒内壁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相连的固定段和连接段,所述固定段沿所述塔筒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塔筒内壁相连,所述连接段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于所述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鑫鑫王国强赵刚牛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科恒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