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给排水循环环保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428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循环环保处理系统,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端的蓄水箱,蓄水箱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引流的管道相连接的连接管,所述的蓄水箱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水进行多层过滤的过滤机构,蓄水箱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过滤出的杂质向外排出的清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对建筑内水循环处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问题:仅是单单一层过滤网难以对水起到较好的过滤效果,并且,过滤出的杂质也难以被及时清理掉,从而容易造成杂质对过滤网造成堵塞的问题,也容易导致因过滤网上的杂质较多所以在后续的过滤过程中、杂质容易穿过过滤网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过滤后的水质。从而影响了过滤后的水质。从而影响了过滤后的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给排水循环环保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循环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循环环保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工业、农业规模的扩大,水资源会出现短缺的情况,而雨水中因杂质较少所以可以用于生活用水;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对雨水的循环利用提供了一些技术手段,例如公开号为CN11170586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在使用时,当检测件检测到下雨时,驱动机构会驱动盖板打开储水口,从而雨水能够通过储水口进入储水腔,而储水腔与生活用水管连通,从而建筑内的人可以使用储水腔内经过滤网过滤后的水。当检测件未检测到下雨时,驱动机构会驱动盖板闭合储水口。
[0003]然而,上述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仅能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以用于使用,却不能对建筑内部的洗手池排出的水进行收集利用,而建筑内部洗手池排出的水也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若是将建筑内部的洗手池排出的水与收集到的雨水进行统一的过滤则能够进一步的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在一些建筑内部会有用于对雨水和洗手池排出的水进行引流的管道,若是将上述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应用在引流管道的下端进行对水的过滤处理的话,则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4]仅是单单一层过滤网难以对水起到较好的过滤效果,并且,过滤出的杂质也难以被及时清理掉,从而容易造成杂质对过滤网造成堵塞的问题,也容易导致因过滤网上的杂质较多所以在后续的过滤过程中、杂质容易穿过过滤网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过滤后的水质。
[0005]因此,在上述陈述的观点下,现有技术对建筑内水循环处理的过程还有可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给排水循环环保处理系统,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端的蓄水箱,蓄水箱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引流的管道相连接的连接管,所述的蓄水箱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水进行多层过滤的过滤机构,蓄水箱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过滤出的杂质向外排出的清杂机构。
[0007]所述的过滤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蓄水箱内部且呈上下分布的多个过滤板,且上下相邻的两个过滤板的倾斜方向相反,过滤板向下倾斜的一侧未与蓄水箱的内壁相连接,过滤板上均匀开设有过滤孔,且过滤孔的直径为从上往下依次递减设置,过滤板下侧还设置有用于对过滤孔进行清理的清孔单元。
[0008]优选的,所述的清孔单元包括托杆条、上抵压簧杆、从动条板和清孔杆,托杆条均匀设置在蓄水箱内且位于过滤孔下侧,托杆条上端均匀设置有对准过滤孔的上抵压簧杆,同一高度的上抵压簧杆上端之间设置有从动条板,从动条板上端均匀设置有位于对应的过滤孔内的清孔杆,从动条板上端未与清孔杆相连接的部分、以及托杆条上端未与上抵压簧杆相连接的部分均为弧形结构,清孔杆的上端向一侧倾斜,且清孔杆上端的倾斜方向与对
应的过滤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0009]优选的,所述的清杂机构包括排料槽、支撑杆、安装筒、转动翻板、支撑环、倾斜导板、弧形板、漏水孔和收料单元,排料槽开设在蓄水箱的两侧壁上,排料槽的位置与过滤板向下倾斜的一端相对应,排料槽的前后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外侧面上转动设置有安装筒,安装筒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受水流冲击所驱动而进行转动的转动翻板,转动翻板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与对应的过滤板之间还设置有倾斜导板,前后两侧的支撑环之间均匀设置有与转动翻板相连接的弧形板,当转动翻板位于蓄水箱内且呈水平状态时、弧形板位于转动翻板的上侧,弧形板上均匀开设有略小于对应的过滤孔的漏水孔,蓄水箱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对排出的废渣进行限位收集的收料单元。
[0010]优选的,所述的收料单元包括导料斜板、限位左板、收料箱一、限位右板、导料弧板、收料箱二和捣孔器,导料斜板设置在蓄水箱的左右侧面上,且导料斜板位于靠近底板的排料槽下侧,左侧的导料斜板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与蓄水箱相连接的限位左板,底板上端还设置有位于限位左板下端的收料箱一,右侧的导料斜板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与蓄水箱相连接的限位右板,限位右板之间还设置有导料弧板,且导料弧板的上端位于右侧上方的排料槽下侧,底板上端还设置有位于导料弧板左右两侧的收料箱二,导料弧板上、限位右板之间以及限位左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漏水孔进行清理的捣孔器。
[0011]优选的,所述的捣孔器包括支撑侧条、抵紧压簧杆、从动连条和捣孔球,支撑侧条设置在限位左板之间以及限位右板之间,且支撑侧条的高度与对应的支撑杆高度一致,支撑侧条靠近支撑杆的一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抵紧压簧杆,导料弧板靠近蓄水箱的一侧也设置有与对应的支撑杆高度一致的多个抵紧压簧杆,抵紧压簧杆靠近蓄水箱的伸缩端之间设置有从动连条,从动连条靠近蓄水箱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与相邻的漏水孔相对应的捣孔球,且漏水孔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倒角。
[0012]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对过滤板上端以及蓄水箱下侧内壁进行清理的刮动机构,所述的刮动机构包括刮动板、刮底板、传动丝杠、转动带轮、传动带和驱动电机,刮动板滑动设置在过滤板上端面上,蓄水箱下侧内壁上滑动设置有刮底板,刮底板和刮动板上均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设置有传动丝杠,传动丝杠的前后两端均与蓄水箱转动连接,且传动丝杠前端还穿过蓄水箱并设置有转动带轮,转动带轮之间传动设置有传动带,最上侧的传动带轮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与蓄水箱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的刮动板向下倾斜的一端还设置有异形刮板,刮动板的下端均匀开设有与清孔单元中用于清孔的构件相对应的三角槽。
[0014]优选的,所述的刮底板下端面上均匀开设有用于增加刮料效果的刮料齿槽,所述的蓄水箱前端开设有与刮底板相对应的矩形通槽。
[0015]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蓄水箱前侧用于净化水质的净化机构,所述的净化机构包括限位围板、限位挡板、出水孔、滤材和排水管,凵形结构的限位围板设置在底板上端且位于蓄水箱前侧,限位围板左右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卡插槽,左右两侧的卡插槽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插设有限位挡板,且限位挡板上均匀开设有出水孔,相邻的两个限位挡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插设有用于净化水质的滤材,限位围板前端开设有排水孔,限位围板前端设置有位于排水孔外侧的排水管。
[0016]优选的,所述的限位围板上端对称开设有燕尾槽,燕尾槽内均滑动设置有燕尾滑
块,燕尾滑块上端之间设置有与限位围板相对应的滑动盖板。
[00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8]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过滤机构能够对建筑内用于循环的水进行多层级的过滤处理,并且,还能够在不采用电气驱动原件的情况下,在过滤的过程中对过滤孔进行清理,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杂质堵塞在过滤孔中,并保持了过滤孔的过滤效果。
[0019]二、本专利技术通过清杂机构能够在不采用电气驱动原件的情况下将过滤出的杂质向外排出,通过及时的将杂质向外排出,一方面能够避免过滤出的杂质长期的堆积在过滤板上导致腐烂变质而对水质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因过滤板上端堆积的杂质较多,而导致杂质在后期过滤的过程中进入过滤后的水中影响水质的问题;并且,较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给排水循环环保处理系统,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端的蓄水箱(2),蓄水箱(2)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引流的管道相连接的连接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箱(2)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水进行多层过滤的过滤机构(3),蓄水箱(2)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过滤出的杂质向外排出的清杂机构(4),其中:所述的过滤机构(3)包括倾斜设置在蓄水箱(2)内部且呈上下分布的多个过滤板(30),且上下相邻的两个过滤板(30)的倾斜方向相反,过滤板(30)向下倾斜的一侧未与蓄水箱(2)的内壁相连接,过滤板(30)上均匀开设有过滤孔(31),且过滤孔(31)的直径为从上往下依次递减设置,过滤板(30)下侧还设置有用于对过滤孔(31)进行清理的清孔单元(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循环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孔单元(32)包括托杆条(320)、上抵压簧杆(321)、从动条板(322)和清孔杆(323),托杆条(320)均匀设置在蓄水箱(2)内且位于过滤孔(31)下侧,托杆条(320)上端均匀设置有对准过滤孔(31)的上抵压簧杆(321),同一高度的上抵压簧杆(321)上端之间设置有从动条板(322),从动条板(322)上端均匀设置有位于对应的过滤孔(31)内的清孔杆(323),从动条板(322)上端未与清孔杆(323)相连接的部分、以及托杆条(320)上端未与上抵压簧杆(321)相连接的部分均为弧形结构,清孔杆(323)的上端向一侧倾斜,且清孔杆(323)上端的倾斜方向与对应的过滤板(30)的倾斜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循环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杂机构(4)包括排料槽(40)、支撑杆(41)、安装筒(42)、转动翻板(43)、支撑环(44)、倾斜导板(45)、弧形板(46)、漏水孔(47)和收料单元(48),排料槽(40)开设在蓄水箱(2)的两侧壁上,排料槽(40)的位置与过滤板(30)向下倾斜的一端相对应,排料槽(40)的前后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杆(41),支撑杆(41)外侧面上转动设置有安装筒(42),安装筒(42)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转动翻板(43),转动翻板(43)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环(44),支撑环(44)与对应的过滤板(30)之间设置有倾斜导板(45),前后两侧的支撑环(44)之间均匀设置有与转动翻板(43)相连接的弧形板(46),当转动翻板(43)位于蓄水箱(2)内且呈水平状态时、弧形板(46)位于转动翻板(43)的上侧,弧形板(46)上均匀开设有略小于对应的过滤孔(31)的漏水孔(47),蓄水箱(2)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排出的废渣进行限位收集的收料单元(4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循环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料单元(48)包括导料斜板(480)、限位左板(481)、收料箱一(482)、限位右板(483)、导料弧板(484)、收料箱二(485)和捣孔器(49),导料斜板(480)设置在蓄水箱(2)的左右侧面上,且导料斜板(480)位于靠近底板(1)的排料槽(40)下侧,左侧的导料斜板(480)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与蓄水箱(2)相连接的限位左板(481),底板(1)上端还设置有位于限位左板(481)下端的收料箱一(482),右侧的导料斜板(480)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与蓄水箱(2)相连接的限位右板(483),限位右板(483)之间还设置有导料弧板(484),且导料弧板(484)的上端位于右侧上方的排料槽(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宾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自来水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