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421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和系统。所述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包括:获取冶金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节点的温度要求,其中,所述加工节点包括熔炼节点和精炼节点;针对冶金的熔炼节点的温度要求设置第一温度监控策略,并,针对冶金的精炼节点的温度要求设置第二温度监控策略;针对所述熔炼节点进行温度监控和熔炼温度调整;针对所述精炼节点进行温度监控和精炼温度调整。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方法步骤对应的模块。步骤对应的模块。步骤对应的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和系统,属于冶金温度监控


技术介绍

[0002]冶金是一门涉及金属和金属合金的生产、提炼、加工和应用的学科和工程
在冶金的
技术介绍
中,涉及到多个关键领域。在冶金工艺中,采用的炉体类型取决于要处理的矿石或原料类型以及所需的最终产品。不同的炉体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冶金过程可能会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炉体。开放式炉体是一种常见的冶金设备,用于熔融金属或金属合金。与封闭式炉体不同,开放式炉体在顶部或侧面通常是敞开的,允许金属在加热过程中与外界直接接触。这种类型的炉体广泛应用于铁矿石的初步冶炼、熔融钢铁的精炼、铸造和其他一些金属加工过程。然而,开放式炉体,由于其温度与外界环境相通,并且,在金属熔液不安全填充于开放式炉体内时,由于其炉壁与金属熔液的接触与否产生温度导热,同时,与外界环境相通,导致冶金节点的温度阈值无法准确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冶金节点的温度阈值获取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一种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所述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包括:获取冶金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节点的温度要求,其中,所述加工节点包括熔炼节点和精炼节点;针对冶金的熔炼节点的温度要求设置第一温度监控策略,并且针对冶金的精炼节点的温度要求设置第二温度监控策略;针对所述熔炼节点进行温度监控和熔炼温度调整;针对所述精炼节点进行温度监控和精炼温度调整。
[0004]进一步地,针对冶金的熔炼节点的温度要求设置第一温度监控策略,包括:提取所述熔炼节点的加热目标温度,实时监测开放式熔炼炉中的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填充状态;根据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填充状态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为所述第一温度监控策略。
[0005]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填充状态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包括:实时监测所述开放式熔炼炉中的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将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与预设的体积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低于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利用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达到或超过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利用
第三温度因子和第四温度因子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0006]进一步地,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低于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利用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包括: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低于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则在预设的第一监控时间内,获取所述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第一炉体温度和未接触的第二炉体温度;在预设的第二监控时间内,获取所述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第三炉体温度和未接触的第四炉体温度;在预设的第三监控时间内,获取所述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第五炉体温度和未接触的第六炉体温度;利用所述第一炉体温度和第三炉体温度,整合为第一综合温度;其中,所述第一综合温度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0007]其中,T
01
表示第一综合温度;T1和T3分别表示第一炉体温度和第三炉体温度;A1和A3分别表示第一炉体温度和第三炉体温度对应的权重值;利用所述第二炉体温度和第四炉体温度,整合为第二综合温度;
[0008]其中,T
02
表示第二综合温度;T2和T4分别表示第二炉体温度和第四炉体温度;A2和A4分别表示第二炉体温度和第四炉体温度对应的权重值;利用第一综合温度和第五炉体温度,整合为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
[0009]其中,T
c
表示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T5表示第五炉体温度;A5表示第五炉体温度;A1和A3分别表示第一炉体温度和第三炉体温度对应的权重值;利用第二综合温度和第六炉体温度,整合为未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
[0010]其中,T
w
表示未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T6表示第六炉体温度;A6表示第六炉体温度;A2和A4分别表示第二炉体温度和第四炉体温度对应的权重值;利用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和未接触的综合炉体温度设置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利用所述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获取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0012]其中,X
01
和X
02
分别表示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T
c
和T
w
分别表示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和未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S
01
和S
02
表示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炉体接触面积和未接触的炉体的面积;V表示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V
y
表示体积阈值;V
e
表示开放式熔炼炉的额定容积;并且,所述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0013]其中,T
u01
和T
d01
分别表示利用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获取的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T
u
和T
d
分别表示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初始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0014]进一步地,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达到或超过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利用第三温度因子和第四温度因子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包括: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达到或超过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则在预设的第一监控时间内,获取所述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第一炉体温度和未接触的第二炉体温度;在预设的第二监控时间内,获取所述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第三炉体温度和未接触的第四炉体温度;在预设的第三监控时间内,获取所述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第五炉体温度和未接触的第六炉体温度;利用所述第一炉体温度和第三炉体温度,整合为第一综合温度;其中,所述第一综合温度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0015]其中,T
01
表示第一综合温度;T1和T3分别表示第一炉体温度和第三炉体温度;A1和A3分别表示第一炉体温度和第三炉体温度对应的权重值;V表示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V
e
表示开放式熔炼炉的额定容积;利用所述第二炉体温度和第四炉体温度,整合为第二综合温度;
[0016]其中,T
02
表示第二综合温度;T2和T4分别表示第二炉体温度和第四炉体温度;A2和A4分别表示第二炉体温度和第四炉体温度对应的权重值;V表示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V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包括:获取冶金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节点的温度要求,其中,所述加工节点包括熔炼节点和精炼节点;针对冶金的熔炼节点的温度要求设置第一温度监控策略,并且针对冶金的精炼节点的温度要求设置第二温度监控策略;针对所述熔炼节点进行温度监控和熔炼温度调整;针对所述精炼节点进行温度监控和精炼温度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冶金的熔炼节点的温度要求设置第一温度监控策略,包括:提取所述熔炼节点的加热目标温度,实时监测开放式熔炼炉中的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填充状态;根据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填充状态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其中,所述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为所述第一温度监控策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填充状态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包括:实时监测所述开放式熔炼炉中的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将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与预设的体积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低于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利用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达到或超过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利用第三温度因子和第四温度因子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低于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利用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包括: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低于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则在预设的第一监控时间内,获取所述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第一炉体温度和未接触的第二炉体温度;在预设的第二监控时间内,获取所述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第三炉体温度和未接触的第四炉体温度;在预设的第三监控时间内,获取所述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第五炉体温度和未接触的第六炉体温度;利用所述第一炉体温度和第三炉体温度,整合为第一综合温度;其中,所述第一综合温度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其中,T
01
表示第一综合温度;T1和T3分别表示第一炉体温度和第三炉体温度;A1和A3分别表示第一炉体温度和第三炉体温度对应的权重值;利用所述第二炉体温度和第四炉体温度,整合为第二综合温度;,
其中,T
02
表示第二综合温度;T2和T4分别表示第二炉体温度和第四炉体温度;A2和A4分别表示第二炉体温度和第四炉体温度对应的权重值;利用第一综合温度和第五炉体温度,整合为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其中,T
c
表示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T5表示第五炉体温度;A5表示第五炉体温度;A1和A3分别表示第一炉体温度和第三炉体温度对应的权重值;利用第二综合温度和第六炉体温度,整合为未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其中,T
w
表示未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T6表示第六炉体温度;A6表示第六炉体温度;A2和A4分别表示第二炉体温度和第四炉体温度对应的权重值;利用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和未接触的综合炉体温度设置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利用所述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获取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其中,X
01
和X
02
分别表示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T
c
和T
w
分别表示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和未接触部分的综合炉体温度;S
01
和S
02
表示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炉体接触面积和未接触的炉体的面积;V表示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V
y
表示体积阈值;V
e
表示开放式熔炼炉的额定容积;并且,所述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其中,T
u01
和T
d01
分别表示利用第一温度因子和第二温度因子获取的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T
u
和T
d
分别表示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初始的上限值和下限值。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冶金节点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达到或超过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利用第三温度因子和第四温度因子设置第一温度监控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包括:当所述金属物体在熔炼炉中的所占体积达到或超过所述预设的体积阈值时,则在预设的第一监控时间内,获取所述金属物体与所述开放式熔炼炉的接触部分的第一炉体温度和
未接触的第二炉体温度;在预设的第二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肖东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企星冶金机电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