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18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包括空气交换箱,所述空气交换箱内设有新风均压输出箱和调温水包,所述新风均压输出箱设于调温水包一侧,所述调温水包与空气交换箱之间设有温度交换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集中取暖和空调系统技术及新风领域,通过设置空气交换箱、新风均压输出箱、调温水包工作状态,实现空调系统取暖或制冷状态新风智能化的快速切换,均匀改变室内空气质量,实现了空调系统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的复用调控。药液雾化的复用调控。药液雾化的复用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中取暖和空调系统技术及新风
,具体是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供暖系统由暖气、地热和空调组成,暖气和地热成本低、可靠性高。缺点是升温慢、温度分布不平衡、温度不能控制。
[0003]空调取暖的优点是安装制冷系统自带供热系统,施工量少,缺点是热气从上至下对流,效率低成本高,耗能高,温度分布不均,风感强烈不舒适。
[0004]现有供冷系统由制冷空调组成,优点是制冷速度快,冷气从上至下对流,效率高,缺点是室内温度分布不均,维护不当有空调病危害。
[0005]现有空调系统在南方夏季应用广泛且效果好,在南方冬季取暖节能性差,部分区域在增加地暖供暖以提高湿寒冬季的舒适性。
[0006]地暖在北方供暖应用广泛且效果好,在夏季无法使用仍需安装空调,冬夏两季需要分别安装供暖和制冷两套系统,造成两套系统年平均利用率均低于50%,且两套系统的安装、维护成本高,多台设备安装占用大量的室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包括空气交换箱,所述空气交换箱内设有新风均压输出箱和调温水包,所述新风均压输出箱设于调温水包一侧,所述调温水包与空气交换箱之间设有温度交换空间。
[0010]优选的,所述空气交换箱包括金属箱前外壳、金属箱后固定板,所述新风均压输出箱和调温水包均设于金属箱前外壳内,所述金属箱前外壳上开设有新风输出孔栅。
[0011]优选的,所述调温水包通过调温水包安装支架固定于空气交换箱内,调温水包底部设有水循环的调温水进出水管接口,所述调温水包上安有排气阀;所述调温水包采用圆弧型结构,其内部为O型空孔,便于调温水流动。
[0012]优选的,所述新风均压输出箱底部设有新风输入接口,用于连接进风管,新风均压输出箱底部还设有集水接口,便于凝结水的排放;
[0013]所述新风均压输出箱靠近调温水包一侧的隔板上开设有若干均风输出孔,若干均风输出孔采用上密下疏结构排列,便于新风比较均衡的扩散到温度交换空间,使调温水包里的调温水比较均衡接受流过新风的温度交换;
[0014]所述新风均压输出箱上部设有超声波香氛、药液雾化盒及驱动电路,用于在分控盒

副机连接的超声波控制驱动电路紫外线LED、超声波控制驱动电路控制下雾化的香料液
或药液与新风混合,经所述的均风输出孔至新风输出孔栅快速均匀扩散到房间各处。
[0015]优选的,所述金属箱后固定板的温度交换空间内的位置设有磁吸合的紫外线LED条,每个紫外线LED灯条连接紫外线LED、超声波控制驱动电路,每个灯条和超声波可单独控制和控制开启时间。
[0016]优选的,所述金属箱前外壳安装分控盒

副机,所述分控盒

副机内的微处理器及触摸屏分别连接无线通讯模块、箱内温度、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贴在调温水包上的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紫外线LED、超声波控制驱动电路、语音交互模块、电源及USB电源接口。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空气交换箱、新风均压输出箱、调温水包工作状态,实现空调系统取暖或制冷状态智能化的快速切换,均匀改变室内空气质量,实现了空调系统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的复用调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背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背板立体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气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空气交换箱;1.1、金属箱前外壳;1.1.1、新风输出孔栅;1.2、金属箱后固定板;1.2.1、墙固定架;2、新风均压输出箱;2.1、新风输入接口;2.2、均风输出孔;2.3、集水接口;2.4、超声波香氛、药液雾化盒及驱动电路;3、调温水包;3.1、调温水进出水管接口;3.2、排气阀;3.3、调温水包安装支架;4、温度交换空间;4.1、排水扁孔;4.2、紫外线LED条;4.3、紫外线LED、超声波控制驱动电路;5、分控盒

副机;5.1、微处理器及触摸屏;5.2、无线通讯模块;5.3、箱内温度、湿度传感器;5.4、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5.5、温度传感器;5.6、水位传感器;5.7、紫外线LED、超声波控制驱动电路;5.8、语音交互模块;5.9、电源及USB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7,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本实施例给出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7所示,包括空气交换箱1,空气交换箱1内设有新风均压输出箱2和调温水包3,新风均压输出箱2设于调温水包3一侧,调温水包3与空气交换箱1之间设有温度交换空间4。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空气交换箱1包括金属箱前外壳1.1、金属箱后固定板1.2,新风均压输出箱2和调温水包3均设于金属箱前外壳1.1内,金属箱前外壳1.1上开设有
新风输出孔栅1.1.1。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温水包3通过调温水包安装支架3.3固定于空气交换箱1内,调温水包3底部设有水循环的调温水进出水管接口3.1,调温水包3上安有排气阀3.2;调温水包采用圆弧型结构,其内部为O型空孔,便于调温水流动。
[0032]进一步的,调温水包3材质采用铝、铜或铝铜合金等耐腐蚀、温度传导快的金属材料。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新风均压输出箱2底部设有新风输入接口2.1,用于连接进风管,新风均压输出箱2底部还设有集水接口2.3,便于凝结水的排放,凝结水通过集水接口2.3连排水管道向室外或下水的排放;
[0034]新风均压输出箱2靠近调温水包3一侧的隔板上开设有若干均风输出孔2.2,若干均风输出孔2.2采用上密下疏结构排列,便于新风比较均衡的扩散到温度交换空间4,使调温水包3里的调温水比较均衡接受流过新风的温度交换;
[0035]新风均压输出箱2上部设有超声波香氛、药液雾化盒及驱动电路2.4,用于在分控盒

副机5连接的超声波控制驱动电路紫外线LED、超声波控制驱动电路5.7控制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交换箱(1),所述空气交换箱(1)内设有新风均压输出箱(2)和调温水包(3),所述新风均压输出箱(2)设于调温水包(3)一侧,所述调温水包(3)与空气交换箱(1)之间设有温度交换空间(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交换箱(1)包括金属箱前外壳(1.1)、金属箱后固定板(1.2),所述新风均压输出箱(2)和调温水包(3)均设于金属箱前外壳(1.1)内,所述金属箱前外壳(1.1)上开设有新风输出孔栅(1.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水包(3)通过调温水包安装支架(3.3)固定于空气交换箱(1)内,调温水包(3)底部设有水循环的调温水进出水管接口(3.1),所述调温水包(3)上安有排气阀(3.2);所述调温水包采用圆弧型结构,其内部为O型空孔,便于调温水流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调湿、消毒、药液雾化复用调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均压输出箱(2)底部设有新风输入接口(2.1),用于连接进风管,新风均压输出箱(2)底部还设有集水接口(2.3),便于凝结水的排放;所述新风均压输出箱(2)靠近调温水包(3)一侧的隔板上开设有若干均风输出孔(2.2),若干均风输出孔(2.2)采用上密下疏结构排列,便于新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崧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