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95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包括:用于对人体进行听诊的诊头组件和和用于将诊头组件采集的声音传导至医护人员的耳中的听音组件;诊头组件连接至听音组件的一端;诊头组件上还安装有:用于对诊头组件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和用于控制加热组件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加热组件对诊头组件进行加热以实现温度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基于变频技术可以对听诊器的诊头组件进行加热和控温,以避免诊头组件温度过低对人的心跳和呼吸造成刺激,确保听诊结果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

技术介绍

[0002]听诊器是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专利技术。听诊器通常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组成,对收集的声音进行(频率)非线性放大,用于收集和放大从心脏、肺部、动脉、静脉和其他内脏器官处发出的声音。在过去,医师常将听诊器头在手中焐住片刻后再给患者听诊,以免听诊器上寒冷的金属刺激患者。这是因为听诊器的温度会因为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因为外界温度过低,听诊器降到十几度,甚至在室外诊断的时候降到几度或者零度以下的情况很常见。然而,人体的温度是37℃左右,听诊器跟人体温差较大时会对人体产生一个强烈的短暂刺激,导致人体血管瞬间收缩,心跳加快。同时也会因为低温刺激,让人的呼吸强度和频率发生变化导致听诊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医生判断病情会产生不利影响。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5534512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医疗外科用恒温听诊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听诊器只能进行恒温加热,并不能进行实时精准的温度控制,同时其不可拆卸性也使得该听诊器的携带、消毒、更换诊头组件等并不方便,且在加热时进行使用也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包括:用于对人体进行听诊的诊头组件和和用于将诊头组件采集的声音传导至医护人员的耳中的听音组件;诊头组件连接至听音组件的一端;诊头组件上还安装有:用于对诊头组件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和用于控制加热组件的控制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外壳、用于进行发热的加热线圈、用于根据诊头组件的温度控制调节加热线圈的温控器和用于接收温控器的指令并根据该指令调节加热线圈的电流、电压的变频器;外壳内形成有安装腔和安装槽;加热线圈、温控器和变频器安装于安装腔内;诊头组件安装于安装槽内;变频器电性连接至温控器和加热线圈;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接触诊头组件的底部以检测诊头组件接触人体的部分的温度的热电偶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电性连接至温控器;控制组件包括:连接于外壳的上端的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形成的空腔内安装有电池;安装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加热组件启动的启动按钮、用于供医护人员设定控温参数以控制温控器自动进行温度调节的模式设置按钮和用于供医护人员手动控制温控器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按钮;启动按钮电性连接至电池和温控器;模式设置按钮和温度调节按钮均电性连接至温控器;诊头组件包括:内部为空心结构的恒温外壳;恒温外壳可拆卸连接至安装槽内;恒温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检测振动以实现听诊的听音铝膜;恒温外壳的侧壁设有用于将听音铝膜检测的振动传输至听音组件以供用户人员听取的金属导音
管;金属导音管连通至恒温外壳的内部;加热线圈在安装腔内绕恒温外壳的周向分布。
[0006]进一步地,恒温外壳的顶部设有磁铁;外壳为金属材质制成;恒温外壳通过磁铁吸附至安装槽的槽底。
[0007]进一步地,外壳形成有用于卡接在金属导音管的外周以阻止外壳相对恒温外壳发生转动的卡槽;卡槽在恒温外壳在插入安装槽内时卡接在金属导音管的外周。
[0008]进一步地,恒温外壳的包裹在听音铝膜的周边的部分形成有用于供热电偶传感器插入的插孔;热电偶传感器在恒温外壳插入安装槽内时插入插孔。
[0009]进一步地,外壳的壳壁为具有中空的双层壳体结构。
[0010]进一步地,电池为锂电池,安装壳体设有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充电接口电性连接至电池。
[0011]进一步地,安装壳体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显示听音铝膜的温度值的显示屏;显示屏电性连接至温控器。
[0012]进一步地,安装壳体还设有用于显示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灯;指示灯电性连接至温控器。
[0013]进一步地,安装壳体形成有便于医护人员握持的握持部。
[0014]进一步地,安装壳体通过螺钉旋入外壳的上端形成的螺纹孔内可拆卸连接至外壳的上端。
[0015]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所提供的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基于变频技术可以对听诊器的诊头组件进行加热和控温,以避免诊头组件温度过低对人的心跳和呼吸造成刺激,确保听诊结果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医护人员利用温控器和变频器自动调整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和时间并进行控温以使诊头组件接触人体部分的温度达到指定温度。同时,该听诊器可以随时拆卸,医护人员可以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将该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安装于听诊器的诊头组件上,在不用调节温度使,可将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整体从诊头组件上拆卸下来,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的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中的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19]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10,诊头组件11,恒温外壳111,插孔1111,听音铝膜112,金属导音管113,磁铁114,加热组件12,外壳121,安装腔(未示出),安装槽1212,卡槽1213,加热线圈(未示出),温控器123,变频器124,热电偶传感器125,控制组件13,安装壳体131,空腔1311,充电接口132,电池(未示出),启动按钮134,模式设置按钮135,温度调节按钮136,显示屏137,指示灯138,握持部139,听音组件14,三通导音管141,短导音胶管142,听音组件金属导音管143,耳管144,耳塞145,弹性金属弧板146,长导音胶管147,螺钉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的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10,包括:诊头组件11和
听音组件14。诊头组件11用于对人体进行听诊以通过振动采集人体内心脏、肺部血管等部位的声音,听音组件14用于将诊头组件11采集的声音传导至医护人员的耳中。诊头组件11连接至听音组件14的一端以实现将振动传导至听音组件14的另一端以供医护人员诊断。
[0022]诊头组件11包括:恒温外壳111,该恒温外壳111为内部空心的结构。在恒温外壳111的底部设有听音铝膜112以用于检测振动以实现听诊,恒温外壳111的侧壁设有金属导音管113以用于将听音铝膜112检测的振动传输至听音组件14以供用户人员听取,金属导音管113连通至恒温外壳111的内部。
[0023]诊头组件11上还安装有:加热组件12,加热组件12用于对诊头组件11进行加热。加热组件12包括:外壳121、加热线圈(未示出)、温控器123和变频器124。加热线圈(未示出)用于进行通电发热,温控器123用于根据诊头组件11的温度控制调节加热线圈(未示出)的加热温度,变频器124用于接收温控器123的指令并根据该指令调节加热线圈(未示出)的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听诊器,包括:用于对人体进行听诊的诊头组件和和用于将所述诊头组件采集的声音传导至医护人员的耳中的听音组件;所述诊头组件连接至所述听音组件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诊头组件上还安装有:用于对所述诊头组件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和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的控制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外壳、用于进行发热的加热线圈、用于根据所述诊头组件的温度控制调节所述加热线圈的温控器和用于接收所述温控器的指令并根据该指令调节所述加热线圈的电流、电压的变频器;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安装腔和安装槽;所述加热线圈、所述温控器和所述变频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诊头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变频器电性连接至所述温控器和所述加热线圈;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接触所述诊头组件的底部以检测所述诊头组件接触人体的部分的温度的热电偶传感器;所述热电偶传感器电性连接至所述温控器;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上端的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形成的空腔内安装有电池;所述安装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启动的启动按钮、用于供医护人员设定控温参数以控制所述温控器自动进行温度调节的模式设置按钮和用于供医护人员手动控制温控器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按钮;所述启动按钮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池和所述温控器;所述模式设置按钮和所述温度调节按钮均电性连接至所述温控器;所述诊头组件包括:内部为空心结构的恒温外壳;所述恒温外壳可拆卸连接至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恒温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检测振动以实现听诊的听音铝膜;所述恒温外壳的侧壁设有用于将所述听音铝膜检测的振动传输至听音组件以供用户人员听取的金属导音管;所述金属导音管连通至所述恒温外壳的内部;所述加热线圈在所述安装腔内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艺馨杨宗明钟焕龙杨常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