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及其砌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391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及其砌筑方法,砌筑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放线,定位墙体位置;S2:根据据测量放线结果,安装地台模板;S3:浇筑现浇地台,并进行找平和养护;S4:摆放灌浆砌块形成砌块墙体;S5:端头灌浆砌块封堵;S6:从第二灌浆缝注入粘接剂;S7:溢出粘接剂清理;S8:支设顶部模板并封堵,封堵完成向顶部模板和现浇混凝土梁围成的空间内注入粘接剂,形成顶部粘接剂层;S9:顶部粘接剂层凝固并养护完成后拆除顶部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所有灌浆砌块摆放完成后一次性注浆,具有刚性支撑及后期一次性完成注浆的优点,使之不再受到传统砌筑工艺中的预留砌体沉降期的影响,从而节约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及其砌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及其砌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的填充墙上多是采用普通砌块砌筑,受砂浆收缩及砌体沉降等影响,每日砌筑高度有限且所需砌筑工人数量较大,导致整体砌筑效率低。同时,由于砂浆层的凝结时间较长,造成砂浆层无法在短时间内承载过重的上部砌体构件的重量,必须等砂浆层凝结并具备一定强度后才可以进行施工,进一步延长了施工周期。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1210403333.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后喷水泥砂浆砌筑砌体的施工方法,在砌体构件的至少一个表面设内凹槽,在无砂浆情况下自稳砌筑砌体构件,在已自稳砌筑的砌体工程的相应位置开设用于填注砂浆的注砂浆孔,通过注砂浆孔对砌体构件之间的沟槽注射砂浆。注浆完成后对外溢砂浆进行清理,最后按传统方式抹灰粉刷砌体工程,收尾竣工。这种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砌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占用人工数量较大,工序分割不专业,工效不高等问题。
[0004]但是上述专利提供的施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灌浆槽截面复杂,生产难度大且边缘较薄,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导致施工时漏浆;二是砌体结构立面注浆孔过多,封堵难度较大,且注浆孔处壁厚较薄容易破损;三是顶部砌筑仍采用传统的砌筑方法,容易开裂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及其砌筑方法,旨在改善现有砌体墙结构及施工方法中存在的灌浆槽截面复杂,生产难度大且边缘较薄,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导致施工时漏浆、砌体结构立面注浆孔过多,封堵难度较大,且注浆孔处壁厚较薄容易破损以及砌体墙顶部结构为传统结构,其砌筑仍然采用传统的砌筑方法,容易开裂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包括位于顶端的现浇混凝土梁,还包括:
[0007]由灌浆砌块砌成的砌块墙体,所述砌块墙体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多层灌浆砌块,所述灌浆砌块包括呈长方体形的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下侧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一灌浆缝封边,所述砌块本体左侧或右侧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二灌浆缝封边,所述砌块本体、第一灌浆缝封边和第二灌浆缝封边围成L形灌浆缝,所述L形灌浆缝包括横向的第一灌浆缝和竖向的第二灌浆缝,各层灌浆砌块下端的第一灌浆缝中以及每层灌浆砌块任意相邻的两个灌浆砌块之间的第二灌浆缝封边中灌充有粘接剂;
[0008]顶部粘接剂层,所述顶部粘接剂层位于砌块墙体和现浇混凝土梁之间;
[0009]现浇地台,设置于砌块墙体的下端,用于使得砌块墙体高度方向的灌浆砌块为整数块,且进行顶部粘接剂层厚度的控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现浇地台的长度与砌块墙体的长度相同,所述现浇地台的高度使得顶部粘接剂层的厚度大于第一灌浆缝的深度或在20mm

50mm之间。
[0011]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的砌筑方法,用于砌筑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封灌浆砌体墙结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测量放线,定位墙体位置及确定灌浆砌体墙整体高度、砌块墙体高度、顶部粘接剂层厚度以及现浇地台高度;
[0013]S2:根据据测量放线结果,安装地台模板;
[0014]S3:浇筑现浇地台,并进行找平和养护;
[0015]S4:摆放灌浆砌块形成砌块墙体;
[0016]S5:端头灌浆砌块封堵;
[0017]S6:从第二灌浆缝注入粘接剂;
[0018]S7:溢出粘接剂清理;
[0019]S8:支设顶部模板并封堵,封堵完成向顶部模板和现浇混凝土梁围成的空间内注入粘接剂,形成顶部粘接剂层;
[0020]S9:顶部粘接剂层凝固并养护完成后拆除顶部模板。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上下相邻的两层灌浆砌块,相邻的灌浆砌块之间交错设置,使得上下相邻的两层灌浆砌块的各第二灌浆缝相互错开。
[00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最上方一层灌浆砌块的第二灌浆缝封边上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高度低于第二灌浆缝封边的上端,待粘接剂由预留孔中流出时,降低粘接剂的注入速度并封堵预留孔,待粘接剂由最上方一层灌浆砌块的第二灌浆缝的上端溢出后停止注入粘接剂。
[0023]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模板上设置有灌浆孔和溢流孔,所述溢流孔处安装有溢流管,待溢流管有粘接剂流出时,降低粘接剂的注入速度,待由溢流管流出的粘接剂呈柱状时,停止注入粘接剂并进行溢流管和灌浆孔的封堵。
[0024]进一步的,所述顶部粘接剂层的设计厚度为H1,所述灌浆砌块的高度为H2,所述灌浆砌体墙的总高度为H3,所述现浇地台的高度为H,H应满足下列条件:
[0025]H=H3

H1

N*H2
[0026]上式中,N为正整数。
[0027]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灌浆砌块的制造模具,用于制造灌浆砌块,包括L形模板,所述L形模板横向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灌浆缝封边槽,所述L形模板竖向部的内壁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灌浆缝封边槽,两个第二灌浆缝封边槽的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灌浆缝封边槽相连通。
[0028]进一步的,所述L形模板横向部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限位块,所述L形模板横向部上远离L形模板竖向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L形模板竖向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向第二灌浆缝封边槽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距离第二灌浆缝封边槽上端的高度差为4

6cm,所述圆形通孔中可拆卸安装有封堵柱。
[0029]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灌浆砌块的制造方法,将常规的长方体形的砌块本体蘸取稠度较大的胶粘剂后放置在L形模板上,待第一灌浆缝封边槽和第二灌浆缝封边槽中形成稳定的第一灌浆缝封边和第二灌浆缝封边后,形成灌浆砌块;所述稠度较大是
指稠度大于注入粘接剂时所用粘接剂的稠度。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灌浆砌体墙结构所使用的灌浆砌块的结构为普通砌块蘸浆后成型,不需在制砖厂预先制造灌浆槽截面复杂的砌块,减小了生产难度,也不会发生灌浆槽截面复杂的砌块在运输过程中损坏而发生注浆时漏浆的问题。
[0032]2、摆放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灌浆砌块所形成砌块墙体,自然形成上下左右相互贯通的注浆空间,可在所有灌浆砌块摆放完成后一次性注浆,具有刚性支撑及后期一次性完成注浆的优点,使之不再受到传统砌筑工艺中的预留砌体沉降期的影响,从而节约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0033]3、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砌筑方法砌筑的灌浆砌体墙结构,具有浆缝厚度均匀密实的优点,提高了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有效解决了传统砌筑方法容易开裂的问题。
[0034]4、本专利技术的灌浆砌块仅留顶部有一排灌浆缝,墙体成型后整体性较好,解决了现有砌筑方案中砌体结构立面注浆孔过多容易破裂漏浆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包括位于顶端的现浇混凝土梁(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灌浆砌块(2)砌成的砌块墙体(1),所述砌块墙体(1)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多层灌浆砌块(2),所述灌浆砌块(2)包括呈长方体形的砌块本体(21),所述砌块本体(21)下侧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一灌浆缝封边(22),所述砌块本体(21)左侧或右侧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二灌浆缝封边(23),所述砌块本体(21)、第一灌浆缝封边(22)和第二灌浆缝封边(23)围成L形灌浆缝,所述L形灌浆缝包括横向的第一灌浆缝(24)和竖向的第二灌浆缝(25),各层灌浆砌块(2)下端的第一灌浆缝(24)中以及每层灌浆砌块(2)任意相邻的两个灌浆砌块(2)之间的第二灌浆缝封边(23)中灌充有粘接剂;顶部粘接剂层(4),所述顶部粘接剂层(4)位于砌块墙体(1)和现浇混凝土梁(3)之间;现浇地台(5),设置于砌块墙体(1)的下端,用于使得砌块墙体(1)高度方向的灌浆砌块(2)为整数块,且进行顶部粘接剂层(4)厚度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地台(5)的长度与砌块墙体(1)的长度相同,所述现浇地台(5)的高度使得顶部粘接剂层(4)的厚度大于第一灌浆缝(24)的深度或在20mm

50mm之间。3.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的砌筑方法,用于砌筑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灌浆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放线,定位墙体位置及确定灌浆砌体墙整体高度、砌块墙体(1)高度、顶部粘接剂层(4)厚度以及现浇地台(5)高度;S2:根据据测量放线结果,安装地台模板(6);S3:浇筑现浇地台(5),并进行找平和养护;S4:摆放灌浆砌块(2)形成砌块墙体(1);S5:端头灌浆砌块(2)封堵;S6:从第二灌浆缝(25)注入粘接剂;S7:溢出粘接剂清理;S8:支设顶部模板(7)并封堵,封堵完成向顶部模板和现浇混凝土梁(3)围成的空间内注入粘接剂,形成顶部粘接剂层(4);S9:顶部粘接剂层(4)凝固并养护完成后拆除顶部模板(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上下相邻的两层灌浆砌块(2),相邻的灌浆砌块(2)之间交错设置,使得上下相邻的两层灌浆砌块(2)的各第二灌浆缝(25)相互错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灌浆砌体墙结构的砌筑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胡非凡蔡志刚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