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362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设于玻璃板的安装位置处,玻璃板置于建筑龙骨上,防水结构包括:固定于建筑龙骨上的防水型材,防水型材对应设于玻璃板的侧部,防水型材一体成型,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凹槽内滑设有一螺栓,凹槽的开口的直径小于螺栓头部的直径;设于防水型材和玻璃板的侧部之间的第一防水层;压设于玻璃板边缘处的玻璃压板,玻璃压板开设有螺纹孔,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紧固连接玻璃压板和建筑龙骨以将玻璃板压紧在建筑龙骨上,防水型材一体成型,不开设螺纹孔,通过卡接的方法与玻璃压板连接,避免了螺纹孔导致的漏水,从根本上解决了漏水隐患,不会产生内部积水,使得结构耐久性提高。使得结构耐久性提高。使得结构耐久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采光顶领域,特指一种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大部分幕墙工程中,玻璃采光顶的节点处常采用防水型材来防水,但该方法对节点的整体构造并未进行特殊处理,普通的型材上开设有螺纹孔,通过与玻璃压板连接,造成工程完成后,遇到大雨会在螺纹处漏水,后续的填补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导致结构内部积水严重,影响采光顶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解决现有的普通的型材上开设有螺纹孔,通过与玻璃压板连接,造成工程完成后,遇到大雨会在螺纹处漏水,后续的填补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导致结构内部积水严重,影响采光顶耐久性等问题。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设于玻璃板的安装位置处,所述玻璃板置于建筑龙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包括:
[0006]固定于所述建筑龙骨上的防水型材,所述防水型材对应设于所述玻璃板的侧部,所述防水型材一体成型,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滑设有一螺栓,所述凹槽的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栓头部的直径;
[0007]设于所述防水型材和所述玻璃板的侧部之间的第一防水层;
[0008]压设于所述玻璃板边缘处的玻璃压板,所述玻璃压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紧固连接所述玻璃压板和所述建筑龙骨以将所述玻璃板压紧在所述建筑龙骨上。
[0009]本专利技术的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建筑龙骨支设于建筑顶部的框架结构上;
[0010]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覆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第二防水层以及压设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之上的收边板;
[0011]所述第二防水层的端部压设于靠近所述框架结构设置的玻璃压板的端部下;
[0012]所述收边板和所述第二防水层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建筑顶部设有屋面排水天沟,设于所述屋面排水天沟处的收边板一端与所述屋面排水天沟的口部连接,另一端设置于靠近所述屋面排水天沟设置的玻璃板处,并向内弯折插入所述玻璃板的接缝内。
[0014]本专利技术的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为泡沫棒,所述泡沫棒用密封胶固定。
[0015]本专利技术的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为硬质垫块。
[0016]本专利技术的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为防水岩棉。
[0017]本专利技术的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型材通过一防水型材基座与所述建筑龙骨连接,所述防水型材与所述防水型材基座之间榫卯连接有隔热条。
[0018]本专利技术的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玻璃压板上扣设有压板扣盖。
[0019]本专利技术的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为防水卷材。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21]将所述防水型材固定于所述建筑龙骨上;
[0022]将所述螺栓置于所述凹槽内;
[0023]将所述玻璃板置于设计位置;
[0024]于所述防水型材两侧设置第一防水层;
[0025]用所述螺栓固定所述玻璃压板,将所述玻璃压住。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水型材一体成型,不开设螺纹孔,通过卡接的方法与玻璃压板连接,避免了螺纹孔导致的漏水,从根本上解决了漏水隐患,不会产生内部积水,使得结构耐久性提高。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中玻璃板与屋面结构交接的剖视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中玻璃板与屋面排水天沟交接的剖视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中玻璃板与屋面排水天沟交接的细部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中玻璃板与玻璃板交接的剖视图。
[0031]1‑
玻璃板,2

防水型材,3

玻璃压板,4

螺栓,5

建筑龙骨,6

第一防水层,7

隔热条,8

防水型材基座,9

压板扣盖,10

泡沫棒,11

密封胶,12

硬质垫块,13

第二防水层,14

收边板,15

排水天沟,16

防水岩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3]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设于玻璃板1的安装位置处,玻璃板1置于建筑龙骨5上,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型材2、玻璃压板3、螺栓4、第一防水层6。
[0034]防水型材2固定设置于建筑龙骨5上,防水型材2对应设于玻璃板1的侧部,防水型材2一体成型,不开设螺纹孔,避免了防水型材2上螺纹孔的漏水,防水型材2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凹槽内滑设有一螺栓4,凹槽的开口的直径小于螺栓4头部的直径,将螺栓4的头部卡在凹槽内,通过设置卡接于一体成型的防水型材避免了传统型材需要开设螺纹孔造成的螺纹孔漏水。
[0035]第一防水层6设于防水型材2和玻璃板1的侧部之间。
[0036]玻璃压板3压设于玻璃板1边缘处,玻璃压板3上开设有螺纹孔,与螺栓4螺纹连接,从而紧固连接玻璃压板3和建筑龙骨5,以将玻璃板1压紧在建筑龙骨5上。如图1所示,建筑龙骨5支设于建筑顶部的框架结构上,框架结构上覆设有第二防水层13,第二防水层13的端
部压设于靠近框架结构设置的玻璃压板3的端部下,第二防水层13上压设一层收边板14,螺栓4贯穿第二防水层13和收边板14,将第二防水层13和收边板14固定于玻璃压板3下,加强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的防水能力。
[0037]如图2和图3所示,建筑顶部设有屋面排水天沟,设于屋面排水天沟处的收边板14一端与屋面的排水天沟15的口部连接,因为收边板14设置面积较大且未作其他固定,若仍然通过螺栓4压设于玻璃压板3下,容易使得螺栓4受力过大,破坏稳定的连接关系,故收边板14的另一端设置于靠近屋面排水天沟设置的玻璃板1处,向内弯折,插入玻璃板1的接缝内,再通过第一防水层6作防水处理,此时第一防水层6需加长设置,既保证了结构稳定性,又保证了结构防水性。
[0038]如图4所示,防水型材2底部榫卯连接隔热条7,建筑龙骨5上增设一防水型材基座8,支撑于隔热条7底部,对整个防水结构进行支撑固定,隔热条7提高了整个防水结构的隔热能力。
[0039]进一步的,玻璃板1十字接缝处用密封胶11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设于玻璃板的安装位置处,所述玻璃板置于建筑龙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建筑龙骨上的防水型材,所述防水型材对应设于所述玻璃板的侧部,所述防水型材一体成型,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滑设有一螺栓,所述凹槽的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栓头部的直径;设于所述防水型材和所述玻璃板的侧部之间的第一防水层;压设于所述玻璃板边缘处的玻璃压板,所述玻璃压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紧固连接所述玻璃压板和所述建筑龙骨以将所述玻璃板压紧在所述建筑龙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龙骨支设于建筑顶部的框架结构上;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覆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第二防水层以及压设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之上的收边板;所述第二防水层的端部压设于靠近所述框架结构设置的玻璃压板的端部下;所述收边板和所述第二防水层通过螺栓紧固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采光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建筑顶部设有屋面排水天沟,设于所述屋面排水天沟处的收边板一端与所述屋面排水天沟的口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陈毅刘飞夏建永马俊峰李化哲宫凤杉潘国庆张加鑫冯士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