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冷冻水同程管网设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344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冷冻水同程管网设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具体通过在层内管网和层间管网供回水压差耦合处,采用建立数据库插值搜索法避免了迭代嵌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计算出一种建筑冷冻水同程管网的水力,解决了大型中央空调冷冻水管网系统多变量相互耦合的复杂问题。合的复杂问题。合的复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冷冻水同程管网设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冷冻水同程管网设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具体涉及一种建筑中央空调冷冻水同程管网设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大型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优化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简单的变频调节不能解决系统调节稳定性问题,也不能获得最大的节能空间,需要对整个水系统管网结构合理性进行评价,研究管网设计的完善度、节能潜力、影响节能运行的瓶颈及系统节能运行的可调性,特别是对于负荷阶跃变化的空调系统,由于控制系统目标控制值滞后的特点,就可能导致控制系统不稳定。只有针对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主机、冷冻水泵、冷冻水泵等)统一考虑,协调控制,才能实现最佳综合节能效果。
[0003]大型公共建筑集中式空调系统管网拓扑结构复杂,末端支路负荷变化特性各不相同,决定了管网水力特性的多样性。大型集中空调冷水系统管网水力特性计算属于多变量耦合的非线性问题,管网存在所有末端支路水力失调、部分末端支路水力失调以及所有末端支路水力可调等多种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冷冻水同程管网设计方法,所述建筑冷冻水管网由层间管网和层内管网构成混合管网,所述层内管网包括层内供水干管、层内回水干管和至少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所述层内末端支管路在所述层内供水干管与层内回水干管之间并联连接,所述层内末端支管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末端设备、温度调节阀;所述层间管网包括层间供水干管、层间回水干管和至少一个所述层内管网,所述层内管网在所述层间供水干管与层间回水干管之间并联连接;所述层内管网和层间管网为同程布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迭代计算层内管网水力,计算各所述层内管网的所述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与所述温度调节阀的阀门开度;S2.根据不同的所述层内供水干管与层内回水干管之间的水压差,构建层内管网数据库;S3.迭代计算层间管网水力,计算各所述层内管网的所述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与所述温度调节阀的阀门开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冷冻水同程管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迭代计算层内管网水力,计算各所述层内管网的所述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与所述温度调节阀的阀门开度包括:S11.建立层内管网拓扑结构,并获取层内管网中所述各末端设备、所述温度调节阀以及所述管道的阻抗;S12.设定层内管网的层内供水干管与层内回水干管的水压差;S13.初始化所述层内管网的所述层内供水干管的流量,初始化所述至少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中距离供水侧最近的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设定所述层内供水干管的流量与所述的距离供水侧最近的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的迭代步长;S14.根据所述距离供水侧最近的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结合所述层内管网拓扑结构与所述阻抗,计算所述各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若所述各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和超出设定阈值,计算所述各温度调节阀的开度与层内管网的层内供水干管与层内回水干管的水压差;若所述各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和未超出设定阈值,则将所述层内供水干管的流量与所述的距离供水侧最近的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增加所述流量迭代步长以作为下一次计算的初始值;S15.将所述计算得到的层内管网的层内供水干管与层内回水干管的水压差与所述设定层内管网的层内供水干管与层内回水干管的水压差进行比较,如超出设定阈值,则重复步骤S14直至所述水压差的比较结果不大于设定阈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冷冻水同程管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层内管网数据库步骤为:S21.建立层内管网拓扑结构,并获取层内管网中所述各末端设备、所述温度调节阀以及所述管道的阻抗;S22.初始化所述层内管网的所述层内供水干管的流量,初始化所述至少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中距离供水侧最近的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设定所述层内供水干管的流量与所述的距离供水侧最近的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的迭代步长;S23.根据所述距离供水侧最近的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结合所述层内管网拓扑结构与所述阻抗,计算所述各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所述各温度调节阀的开度与层内管
网的层内供水干管与层内回水干管的水压差;S24.将所述计算得到的各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求和并与所述层内供水干管的流量进行比较,如超出设定阈值,则将所述层内供水干管的流量与所述的距离供水侧最近的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增加所述流量迭代步长,重复步骤S24直至所述流量的比较结果符合设定阈值;S25.保存各层内管网的各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所述各温度调节阀的开度与层内管网的层内供水干管与层内回水干管的水压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冷冻水同程管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迭代计算层间管网水力,计算各所述层内管网的所述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与所述温度调节阀的阀门开度的步骤为:S31.建立层间管网拓扑结构,获取管道的阻抗;S32.设定层间管网的层间供水干管与层间回水干管的水压差;S33.初始化所述层间管网的所述层间供水干管的流量,初始化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层内管网中距离供水侧最近的一条层内管网的流量,设定所述层间供水干管的流量与所述的距离供水侧最近的一条层内管网的的迭代步长;S34.根据所述距离供水侧最近的一条层内管网的流量采用步骤S1迭代计算层内管网水力,计算各所述层内管网的所述层内末端支管路的流量与所述温度调节阀的阀门开度。5.一种建筑冷冻水同程管网设计系统,所述建筑冷冻水管网由层间管网和层内管网构成混合管网,所述层内管网包括层内供水干管、层内回水干管和至少一条层内末端支管路,所述层内末端支管路在所述层内供水干管与层内回水干管之间并联连接,所述层内末端支管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末端设备、温度调节阀;所述层间管网包括层间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峰徐瑾蔓曾德强何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垦阿尔法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