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容量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331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1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容量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样品电池的第一电池容量保持率;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容量保持率表征样品电池在第一温度下及第一循环周期中的电池容量情况;根据所述第一电池容量保持率和预设的容量预测模型,确定第二电池容量保持率。通过该方式,根据样品电池的第一电池容量保持率和容量预测模型对待测电池在第二温度及第一循环周期中的电池容量情况进行预测,确定出第二电池容量保持率,无需在第二温度及第一循环周期中的各个循环中对待测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从而减少了确定电池容量的测试时间。容量的测试时间。容量的测试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容量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容量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数码产品,近年来也被作为储能系统用于电动汽车之中。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在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检验和选型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寿命测试方法是在一定工况下进行循环测试,确定多个充放电循环后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从而确定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是否合格。
[0003]在锂离子电池寿命测试中,目前通常采用高温寿命加速测量方法进行测试。然而,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较长,消费类电池的寿命能达到充放电循环500

800次,动力类电池的寿命能达到充放电循环2000次以上,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寿命测试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才能确定电池在多个充放电循环后的电池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容量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实现对电池容量进行预测,减少确定电池容量的测试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容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样品电池的第一电池容量保持率;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容量保持率表征样品电池在第一温度下及第一循环周期中的电池容量情况;根据所述第一电池容量保持率和预设的容量预测模型,确定第二电池容量保持率;其中,所述第二电池容量保持率表征待测电池在第二温度下及所述第一循环周期中的电池容量情况;所述容量预测模型表征电池容量变化系数与所述待测电池的循环圈数的对应关系,所述电池容量变化系数表征在第二循环周期中,样品电池在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下的电池容量的变化情况;所述第二循环周期早于所述第一循环周期,所述样品电池与所述待测电池为同类型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容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池容量保持率和预设的容量预测模型,确定第二电池容量保持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三电池容量保持率和第四电池容量保持率确定所述电池容量变化系数;其中,所述第三电池容量保持率表征样品电池在所述第一温度下及所述第二循环周期中的电池容量情况,所述第四电池容量保持率表征样品电池在第二温度下及第二循环周期中的电池容量情况;根据所述电池容量变化系数、充电倍率差及化成SOC,确定容量预测模型;其中,所述充电倍率差为样品电池在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下的充电倍率之差;所述化成SOC为电池在进行小电流化成后的SO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容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三电池容量保持率和第四电池容量保持率确定所述电池容量变化系数,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下样品电池在所述第二循环周期中的各个循环的第一放电容量;将所述第一放电容量与第一基准放电容量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三电池容量保持率;其中,所述第一基准放电容量为样品电池在所述第一温度下的最大放电容量;获取所述第二温度下样品电池在所述第二循环周期中的各个循环的第二放电容量;将所述第二放电容量与第二基准放电容量的比值作为所述第四电池容量保持率;其中,所述第二基准放电容量为样品电池在所述第二温度下的最大放电容量;将所述第三电池容量保持率与所述第四电池容量保持率的比值作为所述电池容量变化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容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三电池容量保持率和第四电池容量保持率确定所述电池容量变化系数,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下样品电池在所述第二循环周期中的各个循环的第一放电容量;将所述第一放电容量与第一基准放电容量的比值作为所述第三电池容量保持率;其中,所述第一基准放电容量为样品电池在第三个循环至第五个循环中最大的放电容量;获取所述第二温度下样品电池在所述第二循环周期中的各个循环的第二放电容量;将所述第二放电容量与第二基准放电容量的比值作为所述第四电池容量保持率;其中,所述第二基准放电容量为样品电池在第三个循环至第五个循环中最大的放电容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林林戴璐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