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309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背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该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包括背包本体,背包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包口,包口的内部安装有拉链,背包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照明机构,背包本体的右侧面卡接有便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将物品放入背包本体内部,白天,光伏板可将吸收的太阳光转换为电能,这些电能可供底座使用,到了夜间,使用者若需要在背包内拿取物品,可利用万向灯头的转向功能将照明灯的角度调节到与包口相对称的位置,然后再打开照明灯,其照明灯可将包口内的空间给照亮,以便使用者对物品的查找,同时照明灯也可在夜间对路况照明,以便达到背包本体具有照明功能的目的。达到背包本体具有照明功能的目的。达到背包本体具有照明功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


[0001]本技术属于背包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

技术介绍

[0002]背包指背在背上的包,材质以多样化,真皮、塑料材质、涤纶、帆布、尼龙、棉麻等质地的箱包。在越来越标榜个性的时期,简约、复古、卡通等各类风格也从不同侧面迎合时尚人士张扬个性的需求。
[0003]通过中国专利网检索的专利公告号CN218588463U,一种背包,包括背包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包主体的肩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件,两端均连接于所述背包主体,且经过至少一次反折后形成至少两个位于所述背包主体外的挂物段。
[0004]然而,背包的功能较少,只具有收集物品与携带物品的功能,其在野外露营时,也会携带背包,因背包不具备照明功能的原因,在夜间,需要对背包内部的物品进行寻找拿放时,还需使用者使用手电筒对背包的内部进行照明才行,不然很容易拿错,且背包上的背带大都是缝补在背包上的,且背带在长时间的使用很容易发生断裂的现象,一旦断裂,一来不便拆卸或更换,二来也不便对其进行维修,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既具有照明功能,又方便拆装背带的一种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包括背包本体,背包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包口,包口与背包本体的内部相通,包口的内部安装有拉链,拉链覆盖包口,背包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照明机构,背包本体的右侧面卡接有便携机构,背包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形状为凹形,把手的外侧面涂有防滑层,防滑层覆盖把手的外侧面。
[000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照明机构包括底座,背包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底座,底座的外侧面安装有万向灯头,万向灯头的内部安装有照明灯,底座与万向灯头电路连接,万向灯头与照明灯电路连接。
[000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万向灯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玻璃,防护玻璃覆盖万向灯头的顶端。
[00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背包本体的顶端安装有光伏板,光伏板安装于背包本体顶端靠边角的四边,把手位于光伏板的内侧,光伏板与底座电路连接。
[0011]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便携机构包括背带,背包本体的右侧面设有背带,背带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软板,固定软板的左侧面与背包本体的右侧面相贴,固定软板卡接于背包本体的右侧面。
[00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固定软板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口,通口贯穿固定软
板,通口与背包本体的内部相通,通口的内部卡接有卡块,固定软板通过通口与卡块卡接于背包本体的右侧面。
[0013]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固定软板的右侧面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凹槽,卡块的位置与凹槽的位置相对称。
[001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背包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海绵垫覆盖背包本体的右侧面。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第一、当去野外活动时,使用者可通过包口将物品放入背包本体内部,然后使用拉链将物品封锁在背包本体内部即可,当白天,光伏板可将吸收的太阳光转换为电能,这些电能可供底座使用,到了夜间,使用者若需要在背包内拿取物品,可利用万向灯头的转向功能将照明灯的角度调节到与包口相对称的位置,然后再打开照明灯,其照明灯可将包口内的空间给照亮,以便使用者对物品的查找,同时照明灯也可在夜间对路况照明,以便达到背包本体具有照明功能的目的。
[0017]第二、当携带背包本体时,使用者可利用背带来携带背包本体,因背带是通过卡块与通口卡接在背包本体右侧面的,若背带发生损毁,需要将其拆卸下来或更换时,将卡块抽出通口即可,从而可达到方便拆卸或更换背带的目的,且因凹槽的开设,从而可使卡块能够完全卡入凹槽内,以避免卡块突出固定软板磕伤到使用者的背部,且海绵垫也可将背包本体的右侧面给防护起来,携带背包时,可避免背包内的凸起物磕伤到使用者背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便携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照明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图2的A部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1、背包本体,2、包口,3、拉链,4、把手,5、防滑层,6、便携机构,61、背带,62、固定软板,63、通口,64、卡块,7、光伏板,8、照明机构,81、底座,82、万向灯头,83、照明灯,84、防护玻璃,9、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背包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包口2,包口2与背包本体1的内部相通,包口2的内部安装有拉链3,拉链3覆盖包口2,背包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照明机构8,背包本体1的右侧面卡接有便携机构6,背包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把手4的形状为凹形,把手4的外侧面涂有防滑层5,防滑层5覆盖把手4的外侧面。
[0026]实施例2
[0027]参考图1与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方便夜间照明的目的,本实施例对
照明机构8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照明机构8包括底座81,背包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底座81,底座81的外侧面安装有万向灯头82,万向灯头82的内部安装有照明灯83,底座81与万向灯头82电路连接,万向灯头82与照明灯83电路连接,当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包口2将物品放入背包本体1内部,然后使用拉链3将物品封锁在背包本体1内部即可,当夜间,使用者想要到背包本体1内部拿取物品时,可利用万向灯头82将照明灯83的位置调节到与包口2相对称的位置,然后打开照明灯83,照明灯83可将包口2的内部给照亮,以便使用者对物品的寻找,且照明灯83也可在夜间对路况进行照明,从而可达到背包本体1具有照明功能的目的。
[0028]参考图3,为了达到防护照明灯83的目的,本实施例对万向灯头82进行了创新设计,万向灯头8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玻璃84,防护玻璃84覆盖万向灯头82的顶端,因防护玻璃84的存在,从而可将照明灯83给防护在万向灯头82的内部,以避免照明灯83受到损毁,从而可延长照明灯83的使用寿命。
[0029]参考图1与图3,为了达到方便供电给底座81的目的,本实施例对背包本体1进行了创新设计,背包本体1的顶端安装有光伏板7,光伏板7安装于背包本体1顶端靠边角的四边,把手4位于光伏板7的内侧,光伏板7与底座81电路连接,因光伏板7的存在,从而可将白天的吸收的太阳光转换为电能,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包口,所述包口与背包本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包口的内部安装有拉链,所述拉链覆盖包口,所述背包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照明机构,所述背包本体的右侧面卡接有便携机构,所述背包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凹形,所述把手的外侧面涂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覆盖把手的外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机构包括底座,所述背包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面安装有万向灯头,所述万向灯头的内部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底座与万向灯头电路连接,所述万向灯头与照明灯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灯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玻璃覆盖万向灯头的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野外活动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体的顶端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虎张可馨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高新区朗悦慧外国语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