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音组件及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26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播音组件及耳机,其中,播音组件包括电池支架、电池、控制电路板、喇叭和麦克风,所述电池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喇叭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所述麦克风固定连接在所述喇叭上。即,所述播音组件中的各元件是组装在一起的,使所述播音组件形成一个整体,基于此,在将所述播音组件装配进耳机时,由于所述播音组件是一个整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逐个元件装配进耳机内,操作简便,可提高耳机的装配效率。可提高耳机的装配效率。可提高耳机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播音组件及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播音组件及耳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部分耳机如技术专利公开号CN213547823U公开的一种无线蓝牙耳机所示,其包括壳体、喇叭组件、电池、电池支架、主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等结构。在组装形成该无线蓝牙耳机时,将喇叭组件、主电路板、电池、电池支架和其他零部件安装固定在壳体的对应位置。即,壳体内设有对应安装各元件的安装结构,各元件逐个安装在对应的安装结构上以完成耳机的装配。上述方案的喇叭组件、主电路板、电池等元件即为播音组件。现有的耳机,其壳体的体积和播音组件中的各元件的体积都比较小,所以,若采用上述方案的方式组装耳机,其在将小体积的播音组件各元件逐个装配进小体积的壳体时,操作难度较大,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播音组件,其各元件组装在一起,将该播音组件应用在耳机中,可提高耳机的装配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播音组件,包括:
[0005]电池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
[0006]电池,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0007]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并与所述电池连接;
[0008]喇叭,包括喇叭主体,所述喇叭主体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0009]麦克风,设于所述喇叭主体上;
[0010]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主体上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喇叭主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麦克风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
[0011]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支架还包括卡扣体,所述卡扣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用于将所述控制电路板扣合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
[0012]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定位孔;
[0013]所述电池支架还包括:
[0014]第一定位柱,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定位。
[0015]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
[0016]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卡扣体均为至少两个且围绕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布置。
[0017]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喇叭主体背离所述电池支架的一侧;
[0018]所述喇叭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相背于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喇叭主体另一侧
上,且与所述电池支架连接。
[0019]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支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0020]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设于所述定位凸起的侧壁上;所述定位凸起的背离所述喇叭主体的一侧与所述电池支架接触连接,第二定位柱与所述限位部配合。
[0021]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喇叭还包括:
[0022]第三定位柱,设于所述喇叭主体侧壁上,用于将所述喇叭定位安装在耳机的壳体内。
[0023]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喇叭还包括:
[0024]固定块,设于所述喇叭主体背离所述电池支架的一侧上;所述固定块设有固定槽,所述麦克风设于在所述固定槽内。
[0025]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喇叭还包括:
[0026]正极和负极,设于所述喇叭主体上;
[0027]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
[0028]正极连接部,与所述正极连接;
[0029]负极连接部,与所述负极连接。
[0030]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包括:
[0031]连接座,设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
[0032]连接器,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上且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003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耳机,包括:
[0034]壳体;
[0035]如上所述的播音组件,所述播音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00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播音组件及耳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37]在本技术中,所述播音组件包括电池支架、电池、喇叭、麦克风、控制电路板等元件,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喇叭、麦克风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其中,所述电池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喇叭包括喇叭主体;所述电池设于电池支架上,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喇叭主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所述麦克风固定连接在所述喇叭主体上。即,所述播音组件中的所述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所述喇叭、所述麦克风、所述控制电路板是组装在一起的,使所述播音组件形成一个整体,基于此,在将所述播音组件装配进耳机时,可先将所述播音组件的各元件组装在一起,然后将整体的所述播音组件装配进耳机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操作简便,无需逐个元件装配进耳机内,可提高耳机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播音组件的结构图;
[003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播音组件的另一个结构图;
[004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支架与电池配合的结构图;
[004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喇叭的结构图;
[004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喇叭的另一个结构图;
[004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图。
[0044]图中,100、电池;1、电池支架;10、支架主体;11、第一定位柱;12、卡扣体;13、限位部;1A、安装槽;1B、第一安装面;1C、第二安装面;2、控制电路板;2A、定位孔;3、喇叭;30、喇叭主体;31、定位部;311、定位凸起;312、第二定位柱;32、第三定位柱;33、固定块;3a、正极;3b、负极;4、麦克风;5、柔性电路板;51、电路板主体;52、第一连接部;521、正极连接部;522、负极连接部;53、第二连接部;54、第三连接部;6、连接座;7、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46]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播音组件,包括电池支架1、电池100、控制电路板2、喇叭3、麦克风4和柔性电路板5,其中,电池支架1包括支架主体10,支架主体10上设有安装槽1A,支架主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1B和第二安装面1C。电池100设于安装槽1A内。控制电路板2设置在第一安装面1B上,且与电池100连接。喇叭3包括喇叭主体30,喇叭主体30设于第二安装面1C上。麦克风4设于喇叭主体30上。柔性电路板5包括电路板主体51和设置在电路板主体51上的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支架(1),包括支架主体(10),所述支架主体(10)上设有安装槽(1A),所述支架主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1B)和第二安装面(1C);电池(100),设于所述安装槽(1A)内;控制电路板(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B)上,并与所述电池(100)连接;喇叭(3),包括喇叭主体(30),所述喇叭主体(30)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面(1C)上;麦克风(4),设于所述喇叭主体(30)上;柔性电路板(5),包括电路板主体(51)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主体(51)上的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3)和第三连接部(54),所述第一连接部(52)与所述喇叭主体(3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3)与所述麦克风(4)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54)与所述控制电路板(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支架(1)还包括卡扣体(11),所述卡扣体(11)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B)上,用于将所述控制电路板(2)扣合在所述第一安装面(1B)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2)上设有定位孔(2A);所述电池支架(1)还包括:第一定位柱(1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B)上;所述第一定位柱(12)与所述定位孔(2A)配合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播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A)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B)上;所述第一定位柱(12)和所述卡扣体(11)均为至少两个且围绕所述安装槽(1A)的开口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4)设于所述喇叭主体(30)背离所述电池支架(1)的一侧;所述喇叭(3)还包括定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家冬夏彬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欣智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