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319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油库通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室外风通过风井送至风机房内;设置于风机房内的送风机组将室外风送入至地下油库内;地下油库中的热风排至冲渣沟内;将冲渣沟内的热风排至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室外进行取风、油库排风尽可能排至冲渣沟、增设混凝土风道送风、尽可能加大送、排风换气量、地下油库送风口尽可能采用低位送风等方面对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组合技术进行了应用;提高了地下油库的通风换气效果,消除设备产生的余热和油蒸汽积聚造成的影响,改善地下油库内的工作条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改善人员的操作环境。操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油库通风
,具体为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钢铁需求日益增加,推动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在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对设备环境和人员的操作环境要求逐渐提高,地下油库中的通风换气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在钢铁冶金企业中,地下油库是重点防火部位之一。存储的油品为中、高闪点可燃液体油类,储罐容量从几十到几千升不等,位于重型机械设备工作场所。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大量的液压站及润滑油库建于地下空间,有封闭式、敞开式、连通式(与电缆隧道或电气夹层相连通)。地下液压润滑油库具有储油量多、火灾破坏性大、烟雾生成量多、蔓延广的特点,这会造成厂房结构的严重损坏和各类设备的二次损失,所引发的生产中断还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由此可见,轧机地下油库必须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否则,热量积聚,易导致地下油库室温过高,影响操作人员巡检作业和地下油库的安全。
[0004]目前,国内地下油库送风系统均采用车间风——风机房内送风机组——送风管——地下液压站,地下油库排风系统均采用地下油库室内风——屋顶轴流风机——车间地上空间。上述送风或排风系统均是在车间内进行空气循环,通风换气效果不太理想,并且风道往往采用钢制风管,钢制风管占用的空间大,但是地下室空间有限,风管的大小受空间限制,只能通过减少风量,减小通风管的截面积,来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但是会降低通风效果。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通过室外进行取风、油库排风排至冲渣沟、增设混凝土风道送风等手段,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00:将室外风通过风井送至风机房内;
[0010]S200:设置于风机房内的送风机组将室外风送入至地下油库内;
[0011]S300:地下油库中的热风排至冲渣沟内;
[0012]S400:将冲渣沟内的热风排至室外。
[0013]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00中:
[0014]所述风井的进风口位于室外。
[0015]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00中:
[0016]所述送风机组通过混凝土风道将室外风送入至地下油库内。
[0017]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00中:
[0018]所述混凝土风道位于地下油库内的送风口距离地下油库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米。
[0019]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00中:
[0020]所述地下油库中的热风通过轴流风机排至冲渣沟内。
[0021]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00中:
[0022]所述地下油库中的热风通过轴流风机从地下油库排至冲渣沟内。
[0023]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00中:
[0024]送风机组通过膨胀螺栓设置于所述风机房的室内地坪上。
[0025]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00中:
[0026]所述冲渣沟的出口位于室外。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有益效果如下:
[0028]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从室外进行取风,其通风效果更好。因为相较于从车间内取风,从室外进行取风,其空气品质更高,空气更加洁净,通风换气到地下油库中,可以使地下油库中的空气更洁净,也会更加降低地下油库中的温度。
[0029]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在进行排风时,采用轴流风机排至冲渣沟。采用轴流风机排至冲渣沟的方式可以将地下油库中的热风排至冲渣沟中,进而通过冲渣沟排至室外。这样的方式就将地下油库中的热风排至室外,有效的降低了地下油库的温度,改善了地下油库中设备及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
[0030]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在送风时选择混凝土送风道,可以有效的节省地下油库中通风管占据的空间;同时加大送、排风换气量。
[0031]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在地下油库通风送风系统中,送风口尽可能的采用低位送风,可以使地下油库中的热风更好的从上通风口排出至室外。采用低位送风可以排出更多热空气,提高通风换气的效率。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S100:将室外风通过风井送至风机房内;
[0036]其中,所述风井的进风口位于室外。
[003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从室外进行取风,其通风效果更好。因为相较于从车间内取风,从室外进行取风,其空气品质更高,空气更加洁净,通风换气到地下油库中,可以使地下油库中的空气更洁净,也会更加降低地下油库中的温
度。
[0038]S200:设置于风机房内的送风机组将室外风送入至地下油库内;
[0039]其中,所述送风机组通过混凝土风道将室外风送入至地下油库内。并且所述混凝土风道位于地下油库内的送风口距离地下油库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米。同时送风机组通过膨胀螺栓设置于所述风机房的室内地坪上。
[004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在进行送风时,在送风时选择增设混凝土送风道,可以有效的节省地下油库中通风管占据的空间。计算表明,热量越大,风管越大,占有的空间越大。但是地下室空间有限,风管的大小受空间限制,只能通过减少风量,减小通风管的截面积,来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但是这样的话就会降低通风效果。若通过选择增设混凝土送风道的方式来进行送风,会有效的节省空间,解决地下油库中空间不足难以敷设通风管的问题,同时提高了通风效果。
[0041]同时,在地下油库通风送风系统中,送风口尽可能的采用低位送风,即凝土风道位于地下油库内的送风口距离地下油库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米,最优的方案是低于0.4米,可以使地下油库中的热风更好的从上通风口排出至室外。采用低位送风可以排出更多热空气,提高通风换气的效率。
[0042]S300:地下油库中的热风排至冲渣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0:将室外风通过风井送至风机房内;S200:设置于风机房内的送风机组将室外风送入至地下油库内;S300:地下油库中的热风排至冲渣沟内;S400:将冲渣沟内的热风排至室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风井的进风口位于室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送风机组通过混凝土风道将室外风送入至地下油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轧宽带钢地下油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混凝土风道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顺景美茹安琪赵富强任红莲邢锦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