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基陶瓷蓄热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2823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化硅基陶瓷蓄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碳化硅颗粒A、碳化硅颗粒B和碳化硅颗粒C混合,混合后的碳化硅颗粒置于硅溶胶中,在真空条件下浸渍;浸渍后的碳化硅颗粒烘干,热处理,将热处理后得到的纳米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颗粒在与氯化镁混合,先后加入去离子水和氨水溶液,搅拌,抽滤;抽滤后的产物置于旋转蒸发器内旋转,烘干,热处理,得到氧化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基陶瓷蓄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基陶瓷蓄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蓄热燃烧技术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节能与环保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换向装置,使用砌筑蓄热体的蓄热室将燃料预热助燃,同时最大限度地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故广泛用于钢铁、机械、建材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中的各式加热炉。
[0003]蓄热体是蓄热室的关键部位,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蓄热式窑炉设备的燃烧效率与节能水平。蓄热体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蓄热能力、换热效率、热震稳定性、抗氧化性、抗侵蚀性与经济性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0004]“一种碳化硅质大规格陶瓷蓄热体及其制备工艺(CN201610426165.4)”专利技术,该技术制备的碳化硅蓄热体虽然耐磨性与耐腐蚀性好,但蓄热体蓄热能力小,从而降低能源利用率。“一种复合式蓄热体”(CN201720932788.9)专利技术,该技术采用碳化硅包覆氧化铝以及在复相陶瓷上预设孔洞填装相变材料,虽提高了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基陶瓷蓄热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第一步,将45~55wt%的粒度为1~1.5mm的碳化硅颗粒A、5~15wt%的粒度为0.5~1mm的碳化硅颗粒B和35~45wt%的粒度为0.1~0.5mm的碳化硅颗粒C混合,得到碳化硅颗粒;将所述碳化硅颗粒置于硅溶胶中,在真空度为

0.08~

0.10MPa条件下浸渍20~40min,得到浸渍后的碳化硅颗粒;将浸渍后的碳化硅颗粒在90~110℃条件下烘干8~10h,在900~1000℃条件下热处理2~4h,得到纳米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颗粒;第二步,将80~90wt%的纳米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颗粒和10~20wt%的氯化镁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向所述第一混合料中加入占第一混合料150~200wt%的去离子水,搅拌5~10min;再向所述第一混合料中加入占第一混合料10~15wt%的氨水溶液,搅拌20~30min,然后倒于砂芯抽滤装置中,抽滤10~20min;将抽滤后得到的产物置于旋转蒸发器内,在水温为60~80℃和转速为50~70rad/min的条件下旋转2~3h;最后在100~110℃条件下烘干8~10h,在700~800℃条件下热处理1~3h,得到氧化镁

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颗粒;第三步,将85~90wt%的氧化镁

二氧化硅包覆碳化硅颗粒、3~5wt%的碳化硅细粉和7~10wt%的轻烧镁粉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向所述第二混合料中外加占第二混合料5~10wt%的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均匀;再于80~100MPa条件下压制成型,压制成型的生坯经800~1000℃热处理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刘文元王周福马妍王玺堂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