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59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上方的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加热管和风扇,锅体内设置有烤盘,烤盘包括烤盘本体和从烤盘本体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短边,短边与锅体的侧壁形成第一风道,烤盘本体与锅体的底壁形成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烤盘本体具有贯通的回风口,烤盘的底部连接有导流筋,导流筋的末端延伸至第一风道内形成挡风板,挡风板倾斜设置。本申请的空气炸锅食材的各个表面能够被充分加热,实现食材的的360度立体加热,烹饪过程中不用翻转食材,实现“免翻”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0001]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2022103227948,申请日:2022

03

30,专利技术名称: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的分案申请。


[0002]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3]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热空气对食物进行烘焙的烹饪设备,近年来备受消费者青睐。空气炸锅通常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上方的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热风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烘焙。
[0004]现有的空气炸锅采用顶进风结构,锅体内设置有烤盘,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直接吹向食材的上表面,此种类型的空气炸锅热风在锅体内没有形成循环,食材两面受热不均匀。飞利浦专利CN200780029489.3公开了一种封闭式循环风道结构,热风能够从沿着炸篮和锅体之间的风道吹向食材的下表面,但食材的上表面没有热风直吹,依然存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我司专利CN202120635445.2公开了一种开放式风道结构,热风能够从烤盘和锅体的间隙吹向食材的下表面,然而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在进入风道前缺乏引导,风速较慢,且为环流风,进入锅体底部后难以形成上升热风,更多的热风吹向食材的上表面,依然无法实现食材两面均匀加热的目的,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开放式风道结构。
[0005]本申请人作为中国太空厨房的研制单位,专利技术了太空舱环境下用于食物加热的热风加热装置,其具有开放式循环风道结构,循环风道能够对食材进行360
°
立体加热,使航天员在太空舱环境下能够吃到美味的食物。近年来本申请人着重研究如何提升太空舱环境下热风加热的均匀性并致力于将相关技术民用化落地,而如何对食材进行立体加热是民用空气炸锅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申请人期望将太空加热技术与民用空气炸锅结合,提供一种360
°
立体加热、适用于普通厨房的空气炸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空气炸锅无法360
°
立体加热,烹饪过程需要翻面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炸锅,通过设置导流筋对气流进行整流,提升了烤盘底部的进风效率,食材的上下两面能够均匀受热,烹饪过程中无需用户进行翻面操作。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上方的热风组件,所述锅体内设置有烤盘,所述烤盘包括烤盘本体和从烤盘本体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短边,所述短边与所述锅体的侧壁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烤盘本体与所述锅体的底壁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烤盘本体具有贯通的回风口,所述烤盘的底部连接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风道内形成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倾斜设置,热风流经烤盘的短边时,一部分热风吹向烤盘的上表面,另一部分热风进入第一风道,在第一风道内被挡风板打断环流后加速进入第二风道,在第二
风道内在导流筋的引导下吹向烤盘的下表面。本申请的空气炸锅采用特制烤盘,并利用烤盘在锅体内形成开放式循环风道,具体的,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会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沿着锅体的侧壁旋转流动,当流经烤盘的短边时,一部分热风吹向烤盘的上方,对食材的上表面进行加热,一部分热风由于“附壁效应”沿着烤盘内壁流动对食材的侧面进行加热,另一部分进入第一风道的热风被导流筋打断环流沿着导流筋流入到第二风道内,在第二风道内在导流筋的引导下形成上升气流,对食材的下表面进行加热,食材的各个表面能够被充分加热,实现食材的的360度立体加热,烹饪过程中不用翻转食材,实现“免翻”效果。而且,向上流动的热风在上升过程中会与吹向食材上表面和侧面的热风发生交汇,降低了风速,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食材能够被充分加热,烹饪效果好,口感佳。再者,挡风板倾斜设置,倾斜的挡风板具有更大的挡风面积,挡风板单位面积挡风量少,热风与挡风板接触时能够平稳的改变流向,不会发生扰流,挡风效率更高,提高了第一风道的进风效率。
[0008]作为优选,所述挡风板的挡风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挡风板的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进入第一风道的热风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挡风板的阻隔作用,旋转流动的环流风逐渐减少,相比于突然被打断环流,环流风逐渐被打断可以减少扰流的发生,提升进风效率。
[0009]作为优选,所述挡风板具有完全挡风段。挡风板具有完全挡风段也即位于第一风道内的挡风板至少部分能够同时与烤盘和锅体内壁接触,完全阻断气流环流,使得第二风道内无气流环流,容易形成上升气流,提高进风效率。
[0010]作为优选,所述完全挡风段的高度为H3,H3≥5mm,合理设置完全挡风段的高度,使得能有足够多的热风进入第一风道且能有效阻断热风环流。当H3<0.5mm时,完全挡风段过小,热风的旋转无法被挡风板完全阻断,第二风道内存在旋转的热风,难以形成上升热风,食材的下表面难以被均匀加热,烹饪效果不好。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风道的宽度为L,所述锅体的半径为R,0.05≤L/R≤0.2,合理设置烤盘与锅体侧壁之间的距离,能够兼顾进风量和烹饪容量的要求。当L/R<0.05时,第一风道的宽度过窄,进入第一风道内的热风流量较少,食材的下表面容易烤不熟;当L/R>0.2时,烤盘承载面积过小,无法烹饪更多的食材。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风道的高度为H2,5mm≤H2≤25mm,合理设置第二风道的高度,使得能够有足够多的热风进入第二风道。当H2<5mm时,第二风道过窄,进风阻力较大,进风量小,食材的较热效率低;当H2>25mm时,第二风道,第二风道的进风量过大,热风在第二风道内容易发生扰流,难以形成上升热风,影响食材的加热效果。
[0013]作为优选,所述回风口的开孔率大于等于40%。当回风孔的开孔率小于40%时,锅体底部热风向上流动的阻力较大,食材的下表面无法被充分加热,影响烹饪效果。
[0014]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筋沿着锅体的径向方向延伸,进入第二风道的热风在导流筋的作用下从烤盘的外周向中部汇集形成上升气流,对食材的底部进行加热,进风效率高,不易发生扰流。
[0015]作为优选,所述短边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通风孔。翻边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避免食材落入短边与锅体侧壁之间,堵塞第一风道;另一方面,热风通过翻边上的通风孔进入第一风道,通风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弱热风环流,减少了进入第一风道的环流风,提高了进风效率。
[0016]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孔倾斜设置,所述通风孔的倾斜方向与热风的旋转方向相同。
通过将通风孔设置成沿着热风的旋转方向倾斜,通风孔对热风的阻碍作用下,能够保证足够多的热风从通风孔进入第一风道中,使食材的上下表面能够被均匀加热,食材的加热效果好。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空气炸锅采用特制烤盘,烤盘上的导流筋从烤盘的底部延伸到烤盘的侧壁,对烤盘侧向和底部的热风进行整流,从而提升了烤盘底部的进风量,使食物能够被均匀加热。具体的,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会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沿着锅体的侧壁旋转流动,当流经烤盘的短边时,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上方的热风组件,所述锅体内设置有烤盘,所述烤盘包括烤盘本体和从烤盘本体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短边,所述短边与所述锅体的侧壁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烤盘本体与所述锅体的底壁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烤盘本体具有贯通的回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导流件,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用于打断所述第一风道内的热风旋转,所述短边的顶端与所述锅体底壁的距离与所述锅体的高度的比值为0.2至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具有打断所述第一风道内热风旋转的完全挡风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挡风段的高度为H3,H3≥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楼伟陈龙郭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