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257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提取装置。图像提取装置包括壳体、摄像组件、调整件、第一止挡结构以及第二止挡结构。摄像组件配置于壳体内,且部分摄像组件露出于壳体。调整件连接于摄像组件。调整件相对壳体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摄像组件转动而于横拍模式与直拍模式之间切换,且调整件具有抵靠结构。第一止挡结构与第二止挡结构配置于壳体与调整件之间,且第一止挡结构与第二止挡结构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当调整件带动摄像组件转动而切换至横拍模式时,抵靠结构定位于第一止挡结构,当调整件带动摄像组件转动而切换至直拍模式时,抵靠结构定位于第二止挡结构。挡结构。挡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提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光学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演进以及工业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电子装置设计及开发的走向逐渐朝轻便、易于携带的方向发展,以利使用者随时随地应用于移动商务、娱乐或休闲等用途。举例而言,各式各样的图像提取装置正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智能手机、穿戴式电子装置、空拍装置等电子装置,其具有体积小且方便携带的优点,使用者得以于有使用需求时随时取出并进行图像提取并储存,或进一步通过移动网络上传至网际网络之中,不仅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更让一般大众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
[0003]一般来说,在使用者通过图像提取装置拍摄照片或影片的过程中,倘若要从直拍模式切换成横拍模式或是横拍模式切换成直拍模式,使用者都必需将已架设好的装置设备拆卸后进行旋转,然后再将装置设备重新进行架设,而这样切换直拍模式与横拍模式的过程,对于使用者来说相当不便。
[0004]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改善,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提取装置,其可通过转动摄像组件达到横拍模式与直拍模式的切换。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07]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提取装置,包括壳体、摄像组件、调整件、第一止挡结构以及第二止挡结构。摄像组件配置于壳体内,且部分摄像组件露出于壳体。调整件连接于摄像组件,调整件可相对壳体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摄像组件转动而于横拍模式与直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且调整件具有抵靠结构。第一止挡结构配置于壳体与调整件之间。第二止挡结构配置于壳体与调整件之间,且第二止挡结构与第一止挡结构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当调整件带动摄像组件转动而由直拍模式切换至横拍模式时,抵靠结构定位于第一止挡结构,当调整件带动摄像组件转动而由横拍模式切换至直拍模式时,抵靠结构定位于第二止挡结构。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摄像组件包括罩体以及配置于罩体内的镜头模块,罩体包括朝向调整件的顶面以及开设于顶面的第一镂空区域,镜头模块包括镜头单元、基座以及电路板,基座位于镜头单元与电路板之间,电路板固定于罩体,镜头单元穿过第一镂空区域而从罩体露出。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包括前壳体以及后壳体,前壳体具有第二镂空区域,摄像组件配置于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且镜头模块的镜头单元以及罩体的顶面从第二镂空区域露出。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止挡结构与第二止挡结构沿着第二镂空区域
的周缘而分布于不同的位置上。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件连接于罩体的顶面,使得前壳体被夹设于调整件与罩体之间。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件包括顶部以及环绕壁体,顶部具有一第三镂空区域,环绕壁体从顶部的周缘朝靠近前壳体的方向延伸,且环绕壁体具有彼此相对的内表面与外表面,抵靠结构配置于环绕壁体的内表面,镜头模块的镜头单元从第三镂空区域露出。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件还包括防滑结构,防滑结构配置于环绕壁体的外表面。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件还包括标示结构,标示结构配置于顶部并与抵靠结构彼此相邻,当调整件带动摄像组件转动而由直拍模式切换至横拍模式时,抵靠结构定位于第一止挡结构,且标示结构与第一止挡结构彼此相对应,当调整件带动摄像组件转动而由横拍模式切换至直拍模式时,抵靠结构定位于第二止挡结构,且标示结构与第二止挡结构彼此相对应。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止挡结构与第二止挡结构分别包括止挡凸部与弹性止挡凸部,当抵靠结构定位于第一止挡结构或第二止挡结构时,抵靠结构位于止挡凸部与弹性止挡凸部之间。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止挡结构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二止挡结构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像提取装置,其通过转动调整件来带动摄像组件进行转动,使得摄像组件于横拍模式与直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此外,当调整件带动摄像组件转动而切换至横拍模式或直拍模式时,可通过调整件的抵靠结构与第一止挡结构或第二止挡结构进行定位,使得摄像组件无论在横拍模式或是直拍模式皆不会产生晃动而影响到拍摄品质。
[0018]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图像提取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图像提取装置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沿着图1所示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沿着图1所示的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5为图2所示的调整件于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2所示的前壳体的俯视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施例的图像提取装置调整至横拍模式的动作示意图。
[0026]图8为本实施例的图像提取装置调整至直拍模式的动作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如下:
[0028]1:图像提取装置
[0029]10:壳体
[0030]11:摄像组件
[0031]12:调整件
[0032]13:第一止挡结构
[0033]14:第二止挡结构
[0034]101:前壳体
[0035]102:后壳体
[0036]111:罩体
[0037]112:镜头模块
[0038]120:抵靠结构
[0039]121:顶部
[0040]122:环绕壁体
[0041]123:标示结构
[0042]124:防滑结构
[0043]1010:第二镂空区域
[0044]1110:顶面
[0045]1111:第一镂空区域
[0046]1120:镜头单元
[0047]1121:基座
[0048]1122:电路板
[0049]1210:第三镂空区域
[0050]1221:内表面
[0051]1222:外表面
[0052]C1:止挡凸部
[0053]C2:弹性止挡凸部
[0054]E1:第一端缘
[0055]E2:第二端缘
[0056]S1、S2:锁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7]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图像提取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图像提取装置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沿着图1所示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沿着图1所示的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调整件于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前壳体的俯视示意图。图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提取装置,包括:一壳体;一摄像组件,配置于该壳体内,且部分该摄像组件露出于该壳体;一调整件,连接于该摄像组件,该调整件可相对该壳体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该摄像组件转动而于一横拍模式与一直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且该调整件具有一抵靠结构;一第一止挡结构,配置于该壳体与该调整件之间;以及一第二止挡结构,配置于该壳体与该调整件之间,且该第二止挡结构与该第一止挡结构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其中,当该调整件带动该摄像组件转动而由该直拍模式切换至该横拍模式时,该抵靠结构定位于该第一止挡结构,当该调整件带动该摄像组件转动而由该横拍模式切换至该直拍模式时,该抵靠结构定位于该第二止挡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提取装置,其中该摄像组件包括一罩体以及配置于该罩体内的一镜头模块,该罩体包括朝向该调整件的一顶面以及开设于该顶面的一第一镂空区域,该镜头模块包括一镜头单元、一基座以及一电路板,该基座位于该镜头单元与该电路板之间,该电路板固定于该罩体,该镜头单元穿过该第一镂空区域而从该罩体露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提取装置,其中该壳体包括一前壳体以及一后壳体,该前壳体具有一第二镂空区域,该摄像组件配置于该前壳体与该后壳体之间,且该镜头模块的该镜头单元以及该罩体的该顶面从该第二镂空区域露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提取装置,其中该第一止挡结构与该第二止挡结构沿着该第二镂空区域的周缘而分布于不同的位置上。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永太谢怡萍叶俊杰马育正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