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机化合物合成用高效结晶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52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结晶釜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化合物合成用高效结晶釜,包括结晶釜主体,结晶釜主体的上端安装有连通的溶解釜,溶解釜的上端安装有盖板,结晶釜主体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内安装有第一阀门,溶解釜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安装有加热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结晶釜主体上设置可对有机化合物融化加热的溶解釜,在将有机化合物加热融化后可直接导入结晶釜主体内进行结晶操作,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方便有机化合物的结晶生产,便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通过水泵、冷凝器和水箱的配合,同时搅拌管配个搅拌杆对有机化合物溶液进行搅拌,从而使有机化合物溶液冷却效率高,同时也不易结晶挂在搅拌管的外壁。同时也不易结晶挂在搅拌管的外壁。同时也不易结晶挂在搅拌管的外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有机化合物合成用高效结晶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晶釜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有机化合物合成用高效结晶釜。

技术介绍

[0002]从有机合成反应分离出来的固体粗产物往往含有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及杂质,必须加以分离纯化,重结晶是分离提纯固体化合物的一种重要的、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有机化合物重结晶是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彼此分离。重结晶是将物质溶于溶剂或熔融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融体中结晶的过程。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彼此分离。
[0003]现有的有机化合物结晶步骤主要为,先加热溶液,使药品充分溶解,再进行冷却,使溶液析出晶体,然后抽滤冷却后的滤液,去除可溶性杂质得到晶体,最后烘干晶体,得到干燥晶体。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但仍存在不足:
[0005]但现有技术中在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加热热解和冷却析出晶体时需要使用到不同的设备,且设备整体占地面积较大,有机化合物在不同设备中进行输送的过程也会影响结晶的效率,同时对有机化合物冷却时效率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机化合物合成用高效结晶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有机化合物合成用高效结晶釜,以至少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之一。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有机化合物合成用高效结晶釜,包括结晶釜主体,结晶釜主体的上端安装有连通的溶解釜,溶解釜的上端安装有盖板,结晶釜主体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内安装有第一阀门,溶解釜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安装有加热管,溶解釜的下端内安装有第二阀门,结晶釜主体的上表面安装有驱动设备,结晶釜主体内转动连接有搅拌管,搅拌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搅拌管的下端均穿设至结晶釜主体外,结晶釜主体的外壁安装有通过管道连通的水箱、冷凝器和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管道,水箱的一端连通有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别与搅拌管的两端连通设置,驱动设备与搅拌管传动连接。
[0008]优选地,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螺纹槽,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下端外壁螺纹连接有过滤管网,过滤管网内放置有活性炭。
[0009]优选地,过滤管网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兜管,过滤兜管与溶解釜的下端位于第二阀门处的内壁匹配并活动插接,过滤兜管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排放口。
[0010]优选地,溶解釜内部底面转动连接有两个混合杆,混合杆的一端穿设至溶解釜外,驱动设备与混合杆传动连接。
[0011]优选地,搅拌管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别与两个搅拌管的两端连通设置。
[0012]优选地,驱动设备包括双头电机,双头电机通过皮带与两个搅拌管和两个混合杆传动连接。
[0013]优选地,结晶釜主体和溶解釜通过法兰管连通安装设置。
[0014]优选地,搅拌杆与搅拌管连通设置。
[0015]优选地,结晶釜主体的外壁连通有放料管,放料管内安装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0016]优选地,结晶釜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杆,支撑杆与溶解釜匹配设置。
[0017]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结晶釜主体上设置可对有机化合物融化加热的溶解釜,在将有机化合物加热融化后可直接导入结晶釜主体内进行结晶操作,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方便有机化合物的结晶生产,便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水泵、冷凝器和水箱的配合,可对搅拌管进行循环并持续的输送冷却液,同时搅拌管配个搅拌杆对有机化合物溶液进行搅拌,从而使有机化合物溶液冷却效率高,同时也不易结晶挂在搅拌管的外壁,便于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晶的生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溶解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管网和过滤兜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晶釜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晶釜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搅拌和搅拌杆的剖面;
[0026]图7为图6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结晶釜主体;2、出料管;3、溶解釜;4、第二阀门;5、驱动设备;6、加热管;7、盖板;8、水泵;9、冷凝器;10、水箱;11、搅拌管;12、搅拌杆;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15、螺纹槽;16、密封盖;17、过滤管网;18、过滤兜管;19、排放口;20、混合杆;21、支撑杆;22、放料管;23、第三阀门;24、第四阀门;25、双头电机;26、第一阀门;27、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7,一种基于有机化合物合成用高效结晶釜,包括结晶釜主体1,结晶釜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连通的溶解釜3,溶解釜3的上端安装有盖板7,结晶釜主体1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2,出料管2内安装有第一阀门26,溶解釜3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27,放置槽27内安装有加热管6,溶解釜3的下端内安装有第二阀门4,结晶釜主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驱动设备5,结晶釜主体1内转动连接有搅拌管11,搅拌管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2,搅拌管
11的下端均穿设至结晶釜主体1外,结晶釜主体1的外壁安装有通过管道连通的水箱10、冷凝器9和水泵8,水泵8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管道13,水箱10的一端连通有第二管道14,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分别与搅拌管11的两端连通设置,驱动设备5与搅拌管11传动连接。
[0030]请参阅图1、2、4、5,本专利技术中的结晶釜结构与现有的结晶釜结构类似,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改进点在于便于有机化合物结晶;本技术方案涉及的设备主要用于(1,1'-联苯
‑4‑
基)
‑2‑
(N

叔丁氧基)
‑3‑


丙烷的反应并且适用于大多数的苯基、氨基。烷基等化合物以及类似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合成;在需要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合成结晶时,可先将盖板7打开,将需要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放入溶解釜3内,此时盖上盖板7进行密封,启动加热管6工作,加热管6对溶解釜3内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加热溶解,溶解完成后打开第二阀门4,使加热后的有机化合物溶液从溶解釜3内流至结晶釜主体1内,此时启动驱动设备5、水泵8和冷凝器9工作,驱动设备5带动搅拌管11转动,搅拌管11带动搅拌杆12对结晶釜主体1内的有机化合物溶液进行搅拌,水泵8配合冷凝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机化合物合成用高效结晶釜,包括结晶釜主体(1),其特征在于,结晶釜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连通的溶解釜(3),溶解釜(3)的上端安装有盖板(7),结晶釜主体(1)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2),出料管(2)内安装有第一阀门(26),溶解釜(3)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27),放置槽(27)内安装有加热管(6),溶解釜(3)的下端内安装有第二阀门(4),结晶釜主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驱动设备(5),结晶釜主体(1)内转动连接有搅拌管(11),搅拌管(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2),搅拌管(11)的下端均穿设至结晶釜主体(1)外,结晶釜主体(1)的外壁安装有通过管道连通的水箱(10)、冷凝器(9)和水泵(8),水泵(8)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一管道(13),水箱(10)的一端连通有第二管道(14),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分别与搅拌管(11)的两端连通设置,驱动设备(5)与搅拌管(11)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化合物合成用高效结晶釜,其特征在于,盖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螺纹槽(15),螺纹槽(15)内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6),密封盖(16)的下端外壁螺纹连接有过滤管网(17),过滤管网(17)内放置有活性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化合物合成用高效结晶釜,其特征在于,过滤管网(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兜管(18),过滤兜管(18)与溶解釜(3)的下端位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希泉王金柱王炳超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