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39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3
公开了一种隔热冷却器,其具有隔热底部、隔热周边壁和隔热盖。所述周边壁可以从所述底部向上延伸以限定所述冷却器的内部空间。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周边壁的所述盖可以可枢转到接合所述周边壁以封闭所述内部空间的闭合位置。通气通道可以延伸穿过所述周边壁或所述盖,将所述内部空间与所述冷却器的外部连通,以防止所述冷却器中形成真空。保持框架可以在与通气通道的位置相对应的周边壁或盖上的位置处附接至周边壁或盖。不透气、不透水的材料层可以阻塞通气通道。材料层可以定位在保持框架与冷却器的内部空间之间。架与冷却器的内部空间之间。架与冷却器的内部空间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热冷却器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隔热冷却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高效冷却器已经变得非常流行。这些冷却器被设计成将冰保持在冷却器中几天,从而提供保存在冷却器中的食物、饮料或其他物品的冷藏存储。虽然这些高效冷却器通常可以保持冷却器内部和冷却器外部之间的温差,但是这种高效冷却器有时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在冷却器内部可能形成相对真空,其程度使得使用者难以打开冷却器的盖。该真空由冷却器内的低压与冷却器外的大气压力之间的压差形成。这种压差的发生是因为冷却器中的冰(或另一冷却剂)导致冷却器中滞留的空气收缩,并且盖与冷却器的主体密封得很好,以至于没有空气能够泄漏到冷却器中,因此空气的收缩降低了冷却器中的压力。
[0003]为了防止在高效冷却器的外部和内部之间这种压差的形成,已经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0004]例如,一些型号的隔热冷却器具有附接到隔热冷却器的周边壁的真空释放按钮或减压阀。通过启动释放按钮或所述减压阀,可以抵消隔热冷却器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压差。这种带有真空释放阀的冷却器在标题为“Vacuum Cooler(真空冷却器)”的美国专利No.10,486,887中示出(在下文中,称为“'887专利”)。'887专利公开了一种设置在隔热冷却器的周边壁或盖中的真空释放组件。真空释放组件包括外部空气排气口或进气口,来自隔热冷却器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该外部空气排气口或进气口进入隔热冷却器的内部。并且,真空释放组件还包括柱塞,该柱塞相对于开口选择性地可移动,以便允许空气从外部空间进入隔热冷却器的内部。通过允许该气流,可以抵消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压差。
[0005]但是,将真空释放阀添加到冷却器是解决这种冷却器中产生真空的问题的昂贵且难看的方式。因此,除了使用这种真空释放阀之外,还需要对真空产生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通过防止产生这种真空,而不是必须结合真空释放阀或其他结构以在产生真空之后消除真空,提供了一种针对高效冷却器中真空产生问题的独特解决方案。这种独特的解决方案也确保了高效冷却器的内部空间和冷却器的外部空间之间的温差通常被保持,从而保持了在冷却器的内部空间中保持处于存储的物品的使用寿命或质量,所述物品诸如食物、饮料或其他热敏物品。
[0007]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隔热冷却器或隔热容器,其具有隔热底部、隔热周边壁和隔热盖。所述周边壁可以从所述底部延伸,使得所述底部和所述周边壁限定所述冷却器的内部空间,并且所述盖可以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周边壁并且可枢转到所述盖接合到所述周边壁的闭合位置,从而封闭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内部空间。封闭内部空间使得能够在冷却器的内部空间和冷却器的外部之间大致保持温差。为了防止在冷却器中形成真空,可以在周边壁或盖中设置通气通道或钻通周边壁或盖而得到通气通道,并且通气通道可以延伸穿过周边
壁或盖。通气通道将冷却器的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为了允许空气流过通气通道,并且为了防止水或其他液化的内容物从通气通道中泄漏,透气

不透水的材料层可以阻塞通气通道。附接到周边壁或盖的保持框架可将材料层相对于通气通道保持在适当位置,或者材料层可定位在保持框架与容器的内部空间之间。与透气、不透水材料层耦合的通气通道可以防止在隔热冷却器的内部空间中形成真空,保持隔热冷却器的内部空间与外部之间的温差,并且防止水或其他液化的内容物相对于通气通道从隔热冷却器中泄漏。并且,保持框架可覆盖并隐藏通气通道和材料层,使冷却器的使用者看不到,从而支持或保持冷却器的实施例的美学价值。
[0008]在隔热冷却器的情况下,提供了具有隔热底部、隔热周边壁和隔热盖的隔热冷却器。所述周边壁可以从所述底部向上延伸,使得所述底部和所述周边壁限定所述冷却器的内部空间。盖可以可枢转地附接到周边壁。盖可以可枢转到闭合位置,在该闭合位置,盖与周边壁接合以封闭内部空间。通气通道可以延伸穿过所述周边壁或所述盖。所述通气通道可将所述冷却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冷却器的外部连通,以防止所述冷却器中形成真空。不透气、不透水的材料层可以阻塞通气通道,以便允许空气流过通气通道,同时防止水从通气通道泄漏。并且,保持框架可以附接到所述周边壁或所述盖,并且所述保持框架可以将所述材料层相对于所述通气通道保持在适当位置。
[0009]在隔热容器的情况下,提供了具有底部、周边壁和盖的隔热容器。周边壁可从底部向上延伸,使得底部和周边壁限定容器的内部空间。盖可以可枢转地附接到周边壁。盖可以可枢转到闭合位置,在该闭合位置,盖与周边壁接合以封闭内部空间。在盖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通常可在容器的内部空间与容器的外部之间保持温差。通气通道可以延伸穿过所述周边壁或所述盖。通气通道可连通容器的内部空间和外部,以在盖在闭合位置与周边壁接合时防止在盖与周边壁之间形成抽吸密封。保持框架可以在与通气通道的位置相对应的周边壁或盖上的位置处附接至周边壁或盖。透气、不透水材料层可以阻塞通气通道,以便允许空气流过通气通道,同时防止水从通气通道泄漏。材料层可以定位在保持框架与容器的内部空间之间。
[0010]在冷却器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防止冷却器中的真空并保持冷却器中的温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从提供穿过冷却器的隔热周边壁或冷却器的隔热盖的通气通道的步骤开始。所述周边壁可以从所述底部向上延伸,使得所述底部和所述周边壁限定所述冷却器的内部空间。该方法可以继续进行用透气、不透水的材料层堵塞通气通道的步骤,从而允许空气流过通气通道,同时防止水从通气通道中泄漏出来。
[0011]在一个特定且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隔热冷却器。该冷却器包括隔热底部、隔热周边壁和隔热盖。所述周边壁从所述底部向上延伸,使得所述底部和所述周边壁限定所述冷却器的内部空间。盖可枢转地附接到周边壁。盖可枢转到接合周边壁的闭合位置以封闭内部空间。通气通道延伸穿过周边壁或盖。通气通道与冷却器的内部空间连通,以防止冷却器中形成真空。透气、不透水材料层阻塞通气通道以允许空气流过通气通道,同时防止水从通气通道泄漏。保持框架附接到所述周边壁或所述盖,以将所述材料层相对于所述通气通道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0012]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隔热冷却器还可以包括闩锁臂。闩锁臂可以可枢转地附接到盖。并且,保持框架可以包括闩锁座。所述闩锁座可被构造成当所述盖处于所
述闭合位置时由所述闩锁臂接合。
[0013]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所述通气通道可以延伸穿过所述周边壁。当闩锁臂与闩锁座接合时,闩锁臂可以覆盖和隐藏通气通道和材料层。
[0014]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通气通道可以延伸穿过盖。保持框架可包括板,并且板可附接到盖以将材料层相对于通气通道保持在适当位置。并且,所述板可以覆盖和隐藏所述通气通道和所述材料层。
[0015]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所述通气通道可以是大致循环形状的。通气通道可具有范围从约4毫米(mm)至约6毫米(mm)范围内的直径。
[0016]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材料层可以是大致圆形形状。材料层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冷却器,包括:隔热的底部;隔热的周边壁,所述隔热的周边壁从所述底部向上延伸,使得所述底部和所述周边壁限定所述冷却器的内部空间;隔热的盖,其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周边壁并且可枢转到接合所述周边壁以封闭所述内部空间的闭合位置;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延伸穿过所述周边壁或所述盖,所述通气通道将所述内部空间与所述冷却器的外部连通,以防止所述冷却器中形成真空;透气

不透水材料层,其阻塞所述通气通道以允许气流通过所述通气通道,同时防止水从所述通气通道泄漏;以及保持框架,所述保持框架附接到所述周边壁或所述盖,以将所述材料层相对于所述通气通道保持在适当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冷却器,还包括: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盖的闩锁臂;以及所述保持框架包括闩锁座,所述闩锁座构造成当所述盖处于所述闭合位置时由所述闩锁臂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冷却器,其中:所述通气通道延伸穿过所述周边壁;以及当所述闩锁臂与所述闩锁座接合时,所述闩锁臂覆盖并隐藏所述通气通道和所述材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冷却器,其中:所述通气通道延伸穿过所述盖;所述保持框架包括板,所述板附接到所述盖,以将所述材料层相对于所述通气通道保持在适当位置,以及所述板覆盖并隐藏所述通气通道和所述材料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冷却器,其中:所述通气通道大致圆形地成形,并且所述通气通道具有范围在约3mm至约6mm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冷却器,其中:所述材料层大致圆形地成形,并且所述材料层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通气通道的直径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冷却器,其中:所述材料层包括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冷却器,其中:所述材料层具有范围从大约0.1mm到大约0.3mm的厚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冷却器,其中:所述周边壁包括隔热的第一侧壁、隔热的第二侧壁、隔热的前壁和隔热的后壁;以及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从所述底部向上延伸以限定所述冷却器的内部空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冷却器,其中:
所述盖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后壁并且可枢转到所述闭合位置,从而接合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前壁及所述后壁以闭合所述内部空间。11.一种隔热容器,包括:底部;周边壁,所述周边壁从所述底部向上延伸,使得所述底部和所述周边壁限定所述容器的内部空间;盖,其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周边壁并且可枢转到接合所述周边壁以闭合所述内部空间的闭合位置,使得在所述容器的所述内部空间与所述容器的外部之间大体上维持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
申请(专利权)人:德克萨斯拖拉机供应有限合伙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