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221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包括:收集小流域基础信息和历史山洪灾害数据;根据所述小流域基础信息,综合考虑所述历史山洪灾害数据的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所述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获得危险区风险指数成果,确定不同危险区的风险等级,对危险区进行分类。对危险区进行更精细化分类,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宏观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大意义。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山洪灾害
,尤其涉及一种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山洪灾害以洪涝和台风造成的山体滑坡为主。根据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资料,洪涝和台风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洪涝(含地质灾害)和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年自然灾害损失总数70%

80%。
[0003]山洪灾害危险区划分是在山洪灾害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等防灾对象的防洪现状,以防灾对象为单元划分山洪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预警和灾害防御提供基础支撑。主要包括防洪现状评价、危险区等级划分以及预警指标分析三大项内容。危险区等级划分即根据洪水发生频率,并参照防治对象的设施及其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类型等信息,将分析计算获得的危险区划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危险等3个等级的区域,并统计各级危险区内的人口和房屋数量。
[0004]通过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方法,建立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构建山洪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的重点方向,供各县市对照检查自身山洪灾害防治体系的不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0005]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相关的方法和标准对其进行规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山洪灾害危险区的风险评估缺失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0008]收集小流域基础信息和历史山洪灾害数据;
[0009]根据所述小流域基础信息,综合考虑所述历史山洪灾害数据的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
[0010]通过所述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获得危险区风险指数成果,确定不同危险区的风险等级,对危险区进行分类。
[0011]可选的,所述小流域基础信息包括防御对象年龄(X1)、防御对象人数(X2)、危险区中心至河道中心线距离(X3)、房屋结构平均安全指数(X4)、房屋数量(X5)、房屋宅基平均高程与控制断面堤顶高差(X6)、控制断面防洪能力(X7)、5km范围内阻水建筑物隐患数量(X8);所述历史山洪灾害数据包括山洪灾害灾时雨情、水情和灾情。
[0012]可选的,根据所述小流域基础信息,综合考虑所述历史山洪灾害数据的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包括:
[0013]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所述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
估模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所述目标层为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R),风险概化为风险因子;所述准则层为人员避灾因子(A1)、房屋抗险因子(A2)、客观洪水风险因子(A3);所述指标层为防御对象年龄(X1)、防御对象人数(X2)、危险区中心至河道中心线距离(X3)、房屋结构平均安全指数(X4)、房屋数量(X5)、房屋宅基平均高程与控制断面堤顶高差(X6)、控制断面防洪能力(X7)、5km范围内阻水建筑物隐患数量(X8);
[0014]将准则层与指标层中的要素,依据比较标准与其有关的对应因素进行两两相互比较,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赋值打分,建立判断矩阵;
[0015]通过求解所述判断矩阵,得到各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
[0016]可选的,通过所述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获得危险区风险指数成果,确定不同危险区的风险等级,对危险区进行分类,包括:
[0017]根据各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按照指标体系及归一化处理原则,计算得到单一指标风险及风险指数结果;
[0018]根据单一指标风险及风险指数结果,对危险区进行分类,排名前三的风险区为c极高危险区、F高危险区及I危险区。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装置,包括:
[0020]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小流域基础信息和历史山洪灾害数据;
[0021]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小流域基础信息,综合考虑所述历史山洪灾害数据的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
[0022]评估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获得危险区风险指数成果,确定不同危险区的风险等级,对危险区进行分类。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24]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25]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0026]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0028]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决策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元素的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及关系形成若干层次。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这些层次可以分为三类:(i)最高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也称为目标层。(ii)中间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iii)最底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地层次数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这是因为支配的元素过多会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
[0029]本申请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帮助决策者根据危险区类别及预警级别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对危险区一级的山洪灾害应急处
置给出针对性的全过程管理方案。
[003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3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32]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0033]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小流域基础信息和历史山洪灾害数据;根据所述小流域基础信息,综合考虑所述历史山洪灾害数据的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所述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获得危险区风险指数成果,确定不同危险区的风险等级,对危险区进行分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流域基础信息包括防御对象年龄(X1)、防御对象人数(X2)、危险区中心至河道中心线距离(X3)、房屋结构平均安全指数(X4)、房屋数量(X5)、房屋宅基平均高程与控制断面堤顶高差(X6)、控制断面防洪能力(X7)、5km范围内阻水建筑物隐患数量(X8);所述历史山洪灾害数据包括山洪灾害灾时雨情、水情和灾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小流域基础信息,综合考虑所述历史山洪灾害数据的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包括: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所述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所述目标层为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R),风险概化为风险因子;所述准则层为人员避灾因子(A1)、房屋抗险因子(A2)、客观洪水风险因子(A3);所述指标层为防御对象年龄(X1)、防御对象人数(X2)、危险区中心至河道中心线距离(X3)、房屋结构平均安全指数(X4)、房屋数量(X5)、房屋宅基平均高程与控制断面堤顶高差(X6)、控制断面防洪能力(X7)、5km范围内阻水建筑物隐患数量(X8);将准则层与指标层中的要素,依据比较标准与其有关的对应因素进行两两相互比较,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赋值打分,建立判断矩阵;通过求解所述判断矩阵,得到各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获得危险区风险指数成果,确定不同危险区的风险等级,对危险区进行分类,包括:根据各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按照指标体系及归一化处理原则,计算得到单一指标风险及风险指数结果;根据单一指标风险及风险指数结果,对危险区进行分类,排名前三的风险区为c极高危险区、F高危险区及I危险区。5.一种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小流域基础信息和历史山洪灾害数据;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小流域基础信息,综合考虑所述历史山洪灾害数据的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山洪灾害危险区风险评估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红栾勇陈焕宝李翰泽宋嘉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