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葛仙米自动化培育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206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葛仙米自动化培育设备及方法,包括:基座的上方沿第一方向并排间隔设有多组培养桶,每组培养桶均沿第二方向设有若干培养桶,基座上设有沿第二方向的第一排泄槽和第二排泄槽,培养桶的底部设有阀口,基座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排泄槽连通的收集桶;安装架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固定架;加液组件和清洗装置沿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设于固定架上;清洗装置包括毛刷和用于驱动毛刷旋转及沿上下向活动的驱动装置;第一横移装置设于固定架上,用于驱动加液组件和清洗装置移动。这一装置可以实现自动生产培养葛仙米和自动清洗培养桶,既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培养液的浪费,还能提高培养液的注入精度。还能提高培养液的注入精度。还能提高培养液的注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葛仙米自动化培育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葛仙米的自动化生产培育的
,尤其涉及一种葛仙米自动化培育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葛仙米是一种无根、茎、叶的蓝藻,呈黑、蓝、绿三色。它是中国传统的可食用蓝藻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清热、收敛、益气、明目等药用价值,可治疗夜盲症、烧伤、烫伤等症。据传,东晋道家医学家葛洪曾食用此藻,故得名葛仙米。
[0003]然而,葛仙米是一种拟球状念珠藻类植物,其藻体呈胶质状,故在进行人工培育时每14天需要更换一次培养液,用筛网捞出剩余的葛仙米,然后对培养桶进行清洗,最后加入新的培养液继续培养,其生长环境易受污染和细菌影响,采收、加工和储存过程都需严格卫生和安全。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中,上述步骤绝大部分依靠人工完成,对于自动生产培养葛仙米的技术不成熟,存在培养桶难以清洗,培养液难以控制的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葛仙米自动化培育设备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葛仙米培养桶难以清洗及培养液难以控制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葛仙米自动化培育设备,包括:
[0006]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沿第一方向并排间隔设有多组培养桶,每组所述培养桶均沿第二方向设有若干培养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基座上对应每组所述培养桶的位置处间隔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排泄槽和第二排泄槽,每一所述培养桶的底部均设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排泄槽和所述第二排泄槽的阀口,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多个收集桶,每个所述收集桶对应每组所述培养桶设置,且每一所述收集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排泄槽连通;
[0007]安装架,包括设于每组所述培养桶侧边和上方的支撑架与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沿第二方向延伸;
[0008]加液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所述固定架上,以在移动过程中给每一所述培养桶添加培养液;
[0009]清洗装置,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毛刷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毛刷旋转及沿上下向活动;以及,
[0010]第一横移装置,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加液组件和所述清洗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还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排泄槽间隔设置的第三排泄槽,所述第三排泄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0012]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
[0013]多个收集箱,一一对应设于每组所述培养桶的侧边,每个所述收集箱可沿所述第
二方向移动,且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三排泄槽设有排泄阀口,每一所述收集箱上设有斜向上设置的第一水枪,所述第一水枪的枪口朝向所述培养桶设置;
[0014]第二横移装置,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于驱动所述收集箱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及,
[0015]翻转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翻转机构和鹰嘴夹,所述鹰嘴夹用于夹紧所述培养桶,所述翻转机构安装于所述收集箱上,以翻转所述培养桶。
[0016]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0017]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培养桶和所述收集箱之间,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靠近所述培养桶的一侧凸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凹设有与所述培养桶外侧壁相适配的弧形槽,所述鹰嘴夹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上方;
[0018]两组连杆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收集箱的两侧边,每组所述连杆机构均包括第一气缸、L型连杆、固定杆和转动杆,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收集箱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固定于所述收集箱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杆的前端靠近所述培养桶,所述L型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端和所述固定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前端转动连接;
[0019]第一转杆,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及,
[0020]第二转杆,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杆的下方,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L型连杆的拐角处转动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鹰嘴夹包括:
[0022]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壁向下凹设有一滑槽,所述支撑座的第一侧壁上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移动槽,所述支撑座的第二侧壁上设有横向延伸的通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移动槽和所述通孔均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支撑座的第三侧壁向外凸设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端部向外凸设一转柱;
[0023]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移动杆的下端连接有L型固定板,且所述移动杆的下端设有一安装孔,所述L型固定板穿过所述移动槽并位于所述滑槽外侧,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一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L型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移动杆的下底面与所述滑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移动杆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移动杆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为钳部,所述钳部与所述培养桶的侧壁位于同一铅垂面;
[0024]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前端设有钩子,所述钩子呈鹰嘴钩状,所述联动杆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杆的后端设有腰形孔,所述转柱设于所述腰形孔内;以及,
[0025]第二气缸,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杆插入所述通孔内。
[0026]进一步地,所述钳部和钩子处均设有防滑层。
[0027]进一步地,所述加液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横移装置上的培养液管和电动阀,所述培养液管的一端向下延伸,另一端与培养液储存箱连接,所述电动阀安装于所述培养液管上。
[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移装置包括:
[0029]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0030]多个滑块,均匀间隔设于两个所述滑轨上;
[0031]安装板,连接多个所述滑块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0032]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齿条与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并行设置;
[0033]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以及,
[0034]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连接,以驱动所述齿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毛刷沿上下向升降和旋转,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旋转轴,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旋转轴的上端,以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的下端安装毛刷。
[0035]进一步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相连接的喷水管和高压泵,所述所述喷水管的端部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
[003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葛仙米自动化培育方法,应用如上所述的葛仙米自动化培育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0037]S1,所述第一横移装置驱动所述加液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所述加液组件逐个给若干所述培养桶加入培养液;
[0038]S2,带葛仙米培养完成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葛仙米自动化培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沿第一方向并排间隔设有多组培养桶,每组所述培养桶均沿第二方向设有若干培养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基座上对应每组所述培养桶的位置处间隔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排泄槽和第二排泄槽,每一所述培养桶的底部均设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排泄槽和所述第二排泄槽的阀口,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多个收集桶,每个所述收集桶对应每组所述培养桶设置,且每一所述收集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排泄槽连通;安装架,包括设于每组所述培养桶侧边和上方的支撑架与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沿第二方向延伸;加液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所述固定架上,以在移动过程中给每一所述培养桶添加培养液;清洗装置,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毛刷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毛刷旋转及沿上下向活动;以及,第一横移装置,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加液组件和所述清洗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葛仙米自动化培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排泄槽间隔设置的第三排泄槽,所述第三排泄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多个收集箱,一一对应设于每组所述培养桶的侧边,每个所述收集箱可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且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三排泄槽设有排泄阀口,每一所述收集箱上设有斜向上设置的第一水枪,所述第一水枪的枪口朝向所述培养桶设置;第二横移装置,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于驱动所述收集箱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及,翻转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翻转机构和鹰嘴夹,所述鹰嘴夹用于夹紧所述培养桶,所述翻转机构安装于所述收集箱上,以翻转所述培养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葛仙米自动化培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培养桶和所述收集箱之间,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靠近所述培养桶的一侧凸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凹设有与所述培养桶外侧壁相适配的弧形槽,所述鹰嘴夹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上方;两组连杆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收集箱的两侧边,每组所述连杆机构均包括第一气缸、L型连杆、固定杆和转动杆,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收集箱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固定于所述收集箱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杆的前端靠近所述培养桶,所述L型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端和所述固定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前端转动连接;第一转杆,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及,第二转杆,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杆的下方,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L型连杆的拐角处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葛仙米自动化培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鹰嘴夹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壁向下凹设有一滑槽,所述支撑座的第一侧壁上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移动槽,所述支撑座的第二侧壁上设有横向延伸的通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援超谢鼎越何涛宋志成蔡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