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机器人和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167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机器人和储能系统,其中,储能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电池,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用于驱动底座相对于地面移动;支架,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支架上设有多个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电池电连接;多个传感器,设于底座和/或支架上,传感器用于确定底座的移动范围和/或环境信息;其中,多个太阳能板在第一状态下的受光面积小于在第二状态下的受光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储能机器人整体可以移动,且位于支架上的太阳能板可以调整受光面积,兼顾便携性和发电效率,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机器人和储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存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机器人和一种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户外场景下,用户在需要用电时,通常会选择户外电源,对于用户用电需求较高的情况下,现有的户外电源的重量随着储电量的增多而增大,在长时间需要使用户外电源时,通常会利用太阳能进行充能,充能效率与太阳能板的面积相关,太阳能板的面积过大,无法很好的兼顾便携性和充电效率,此外,在存在多点用电的需求时,搬运户外电源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机器人。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电池,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用于驱动底座相对于地面移动;支架,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支架上设有多个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电池电连接;多个传感器,设于底座和/或支架上,传感器用于确定底座的移动范围和/或环境信息;其中,多个太阳能板在第一状态下的受光面积小于在第二状态下的受光面积。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储能机器人,主要包括底座、支架和传感器,其中,底座内设有电池,作为储能部件,在底座还设有移动装置,在移动装置的作用下可带动底座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移动供电,可以理解,在户外场景下,在不同时间点会存在不同地点的用电需求,此时可通过移动装置带着电池移动到不同位置,极大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程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在底座上还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支架,通过在支架上设置太阳能板,在户外阳光较为强烈,发电效率较高的情况下,可通过太阳能板对电池进行补能,从而保证更长时间的使用。本方案中,在底座和支架中的至少一个结构上还设有传感器,可对储能机器人周边的环境以及对应的移动范围进行获取和确定,从而可实现底座的移动控制、太阳能板的移动控制,甚至是对天气阴晴的检测,极大地提高储能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的智能化,可作为用户在实际使用中较为理想的工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8]需要强调的是,本方案中位于支架上的太阳能板是可以移动的,存在不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多个太阳能板的受光面积较小,属于收纳状态,仅存在一个太阳能板或者不存在太阳能板接受到光线为电池充电,在第二状态下,多个太阳能板的受光面积较大,属于展开状态,此时应用于阳光较为强烈,需要大功率为电池充电的场景。
[0009]可以理解,太阳能板和电池之间为电连接,具体可以为:太阳能板和电池之间的连接需要使用一个充电控制器。在具体连接时,需先将太阳能板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充电控制器的正极和负极,再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充电控制器的正极和负极。
[0010]进一步地,储能机器人整体可以移动,且支架相对于底座的位置可以调整,从而可改变太阳能板的角度,兼顾便携性和发电效率,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0011]进一步地,支架和底座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磁吸连接、卡扣连接等,只要方便二者相连即可。
[0012]其中,移动装置可以仅为车轮,通过外力带动底座移动,或者车轮上设置电机的驱动轮,驱动轮可以直接带动底座移动。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移动装置包括履带和/或万向轮。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移动装置而言,可以采用单履带的结构,或者采用单万向轮的结构,甚至可以在底座上同时设置履带和万向轮,履带结构的适应性强:履带能够适应多种地形,包括泥泞、崎岖、不平等等,负载能力强,能够承载更重的重量,牵引力强,履带的牵引力比轮子更强,能够在更陡峭的坡度上行驶,更稳定:履带的接地面积比轮子更大,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行驶。万向轮的滚动摩擦比履带更小,所以轮子能够提供更快的速度,且更灵活:可更容易地进行转弯和掉头。
[0015]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储能机器人的具体使用场景灵活选择履带和万向轮,例如对于应用在山地上的户外场景下,可使用单履带的结构,应用于较为平整的广场的户外场景,则可使用万向轮结构。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收纳箱,设于支架上,收纳箱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太阳能板;其中,其余太阳能板在第一状态下层叠收纳于收纳箱内,在第二状态下伸出收纳箱。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收纳箱,可为多个太阳能板提供一定的收纳空间,使得多个太阳能板在第一状态下会收纳于收纳箱中,大幅度减少太阳能板的存储空间,提高便携性,在第二状态下,多个太阳能板会伸出收纳箱,使得多个太阳能板对应的受光面积增大,提高发电效率。
[0018]进一步地,在收纳箱的顶部,即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太阳能板,在多个太阳能板收纳于收纳箱中的情况下,仍旧可以利用位于顶侧的太阳能板进行低功率的持续充电。
[0019]其中,收纳箱可固定于支架上,也可以与支架活动连接。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二状态下,多个太阳能板相互平行。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储能机器人相对于太阳的体积过小,且太阳和储能机器人之间的距离过远,故而太阳发射的光线朝向在多个太阳能板处于第二状态下的情况下,通过限制多个太阳能板相互平行,使得每个太阳能板与阳光所呈的角度均相同,利用多个太阳能板,可有效提高发点效率,且在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时,可一同调整,从而简化操作。
[002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个太阳能板相互平行,在顶部设置一个太阳能板的情况下,多个太阳能板与收纳箱的顶部表面相平行。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架与底座转动连接,支架与水平面之间所呈夹角为0
°
~60
°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支架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可有效调整支架的角度,使得在转动范围内,太阳能板通过调整姿态可以较高的发电效率进行发电。
[0025]进一步地,支架与底座之间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定,具体限定支架无论相对于底座如何旋转,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60
°
以下,从而可起到更好的发电效果。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拉杆结构,可伸缩地设于底座在前后方向的至少一端。
[002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拉杆结构,便于用户自行移动储能机器人,用户的操作更为省力。具体地,拉杆结构设置在底座的前侧,用户通过拉杆结构拉拽底座,或者拉杆结构设置在底座的后侧,用户通过拉杆结构可前推底座。
[0028]进一步地,拉杆结构为伸缩结构,在用户需要时可伸长,便于用户推拉,在用户不需要对底座进行移动时,拉杆结构可缩回,减少所占据的空间。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供电面板,设于底座上,供电面板上设有多个供电接口;其中,多个供电接口的接口类型不同。
[003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供电面板,可在供电面板上显示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池,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底座相对于地面移动;支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多个传感器,设于所述底座和/或所述支架上,所述传感器用于确定所述底座的移动范围和/或环境信息;其中,多个所述太阳能板在第一状态下的受光面积小于在第二状态下的受光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履带和/或万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箱,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收纳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所述太阳能板;其中,其余所述太阳能板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层叠收纳于所述收纳箱内,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伸出所述收纳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多个所述太阳能板相互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与水平面之间所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炜孙中伟徐涛尹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