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146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包括箱体、传动带,箱体的固定安装有箱体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这样的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通过再次建立隔离新一个循环水箱外部隔离箱体后进行部分水的隔离,让水脱离流动环境,在箱体内部建立隔板,减小上方水流的注入带来的底部搅动,在箱体的底部安装绞龙龙毛刷装置,通过绞龙毛刷的转动,将沉积在底部的鱼粪便和饲料的残渣排出,在毛刷绞龙的的外部建立与上方注水口的联动装置,可通过上方的水流的注入带动下方的绞龙毛刷旋转做功,降低额外的能源消耗。降低额外的能源消耗。降低额外的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水养殖
,特别是涉及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RAS)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其通过一系列水处理单元将养殖池中产生的废水处理后再次循环利用,还可将水中杂质收集起来当作肥料。RAS的主要原理可以概括为利用生物技术、过滤技术等去除循环后水体中残饵、粪便、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
‑‑
N)等有害物后将过滤后干净的水重新注入养殖箱体内的技术。水循环养殖是近些年出现的高产、低排的新型养殖方式,其主要的特点为通过将养殖的肥水进行沉淀过滤,使其达到适宜再次养殖所需的水。现一些水循环养殖公司的主要粗过滤方式为两步骤,分别是干湿分离器和循环水塘;精过滤进入水箱则为微滤机过滤。粗过滤是从淡水鱼养殖箱排出来的肥水(废水)进入干湿分离器分离其中的鱼类粪便和饲料残渣。分离后再进入到循环塘中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但循环水的排出量过大,常常导致干湿分离器长时间按高负荷持续运转或增加干湿分离器的数量。
[0003]但是通过干湿分离器的废水其中粪便只占据很少一部分,却要每天几吨的水通过干湿分离器进行过滤,整个干湿分离器的工作量和耗电量十分巨大,因此在干湿分离器前加一个粗过滤的过滤装置降低干湿分离器的工作量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实现废水(肥水)在进入干湿分离器前面进行一次粗过滤的目的,降低下一级干湿分离器的工作量,通过箱体绞龙连接上方的注水带动转板进行联动,从而使得底部的沉积粪便排出,减小额外的能量损耗。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包括箱体、传动带,所述箱体的固定安装有箱体盖,所述箱体盖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箱体旋转连接有螺旋绞龙外接带传动轮,所述箱体的外壁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箱体的外壁旋转连接有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所述螺旋绞龙外接带传动轮和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固定连接有杆件,且杆件远离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的一端均匀固定安装有注水联动挡板,所述箱体内均匀安装有稳流板,所述箱体内靠近排水管的一侧依次安装有一号后部稳流板、二号后部稳流板、三号后部稳流板和四号后部稳流板,所述螺旋绞龙外接带传动轮固定连接有绞龙叶片连接轴,所述绞龙叶片连接轴的外壁安装有绞龙叶片。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外壁开设有与绞龙叶片连接轴相适配的粗沉淀废水排出口,所述绞龙叶片连接轴远离螺旋绞龙外接带传动轮的一端与箱体内旋转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为斜坡结构,使得绞龙叶片连接轴可在箱体内稳定旋转,且箱体的底部设置为斜坡
结构便于收集粗沉淀料。
[0008]进一步,所述箱体开设有转动孔,且转动孔内旋转连接有滚子轴承,所述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的杆件通过滚子轴承与箱体旋转连接,使得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可稳定在箱体的外壁旋转。
[0009]进一步,所述稳流板的外壁安装有稳流板边缘橡胶垫,能够防止水流从箱体和稳流板的连接处排入。
[0010]进一步,所述绞龙叶片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橡胶软毛刷,绞龙叶片旋转时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带动底部的沉淀物前进。
[0011]进一步,所述稳流板在箱体内均匀设置有多组,且长度为箱体的三分之二,使得稳流板在箱体内便于安装和拆卸。
[0012]进一步,所述一号后部稳流板、二号后部稳流板、三号后部稳流板和四号后部稳流板均竖直安置且稳流叶片呈倒“Y”分布,防止在粗沉淀废水排出口排水的时候引起底层水流的波动从而使杂质上浮影响工作进程。
[0013]进一步,所述注水联动挡板置于进水管的底端位置,使得水流可通过注水联动挡板带动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转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5]1、这样的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通过再次建立隔离新一个循环水箱外部隔离箱体后进行部分水的隔离,让水脱离流动环境;
[0016]2、在箱体内部建立隔板,减小上方水流的注入带来的底部搅动;
[0017]3、在箱体的底部安装绞龙龙毛刷装置,通过绞龙毛刷的转动,将沉积在底部的鱼粪便和饲料的残渣排出;
[0018]4、在毛刷绞龙的的外部建立与上方注水口的联动装置,可通过上方的水流的注入带动下方的绞龙毛刷旋转做功,降低额外的能源消耗。
[0019]5、这样的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实现废水(肥水)在进入干湿分离器前面进行一次粗过滤的目的,降低下一级干湿分离器的工作量,通过箱体绞龙连接上方的注水带动转板进行联动,从而使得底部的沉积粪便排出,减小额外的能量损耗。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的三维效果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中绞龙叶片连接轴的结
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中箱体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中二号后部稳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中粗沉淀废水排出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0]1、箱体盖;2、进水管;3、螺旋绞龙外接带传动轮;4、箱体;5、排水管;6、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7、粗沉淀废水排出口;8、传动带;9、注水联动挡板;10、滚子轴承;11、稳流板;12、稳流板边缘橡胶垫;13、四号后部稳流板;14、三号后部稳流板;15、二号后部稳流板;16、一号后部稳流板;17、绞龙叶片;18、橡胶软毛刷;19、绞龙叶片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包括箱体(4)、传动带(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固定安装有箱体盖(1),所述箱体盖(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所述箱体(4)旋转连接有螺旋绞龙外接带传动轮(3),所述箱体(4)的外壁固定连通有排水管(5),所述箱体(4)的外壁旋转连接有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6),所述螺旋绞龙外接带传动轮(3)和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6)通过传动带(8)传动连接,所述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6)固定连接有杆件,且杆件远离注水联动外接带传动轮(6)的一端均匀固定安装有注水联动挡板(9),所述箱体(4)内均匀安装有稳流板(11),所述箱体(4)内靠近排水管(5)的一侧依次安装有一号后部稳流板(16)、二号后部稳流板(15)、三号后部稳流板(14)和四号后部稳流板(13),所述螺旋绞龙外接带传动轮(3)固定连接有绞龙叶片连接轴(19),所述绞龙叶片连接轴(19)的外壁安装有绞龙叶片(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循环水粗沉淀过滤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外壁开设有与绞龙叶片连接轴(19)相适配的粗沉淀废水排出口(7),所述绞龙叶片连接轴(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赫刘鑫高金禹王云浩邱梦媛张雪敏郑兆杰卫传易张亿余寅霆陈林王心帅王化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