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设备及其剥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74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7
本申请公开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剥离机构,其中,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用于盛放光固化材料的树脂槽,所述树脂槽包括一张紧在其底部的离型膜,所述3D打印设备的剥离机构包括:透光平台,用于支撑所述树脂槽,包括透光板和承载台,透光板固定于承载台上,所述离型膜在光固化阶段贴合于所述透光板;分离机构,配置于透光平台上并位于透光板所在水平面以下,在完成一固化层的打印后,其自所述透光板的水平面以下突出以推动所述离型膜与所述透光板剥离。本申请通过配置在透光平台上的分离机构可以在完成一固化层的打印后主动将离型膜与透光板分开,进而使构件平台上附着的固化层与离型膜可以从四周向中间逐步剥离,提高了3D物体的表面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设备及其剥离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3D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剥离机构。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常以液态光敏树脂、光敏聚合物等材料为光固化材料,将打印模型划分为多个横截层,然后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建3D物体。3D打印设备通过执行该种打印技术制造3D物体。
[0003]对于底面曝光的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on,数字光处理,简称DLP)设备、底面曝光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面光源固化,简称LCD)设备、或者底面扫描的SLA(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立体光固化成型,简称SLA)设备等3D打印设备,在打印过程中,能量辐射系统将3D模型中的分层图像通过容器/树脂槽底的透光板(例如玻璃)照射或扫描到容器/树脂槽底的光固化材料上,而后形成一层固化层,该层固化层附着在构件平台上,构件平台在Z轴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上移动,使得固化层从容器/树脂槽底部剥离。但在逐层打印固化层的过程中,每层固化层与容器/树脂槽底的剥离需要硬性脱开,并在硬性剥离过程中会存在对固化层造成破坏的风险。目前解决这一离型问题的办法为在容器/树脂槽底的透光板上设置一层离型膜(离型膜的材质包括聚碳酸酯、聚氯乙烯、ABS树等),使剥离过程需克服的拉扯力或粘合力减小。
[0004]但是由于离型膜材质的原因,离型膜和容器/树脂槽底的透光板会互相贴合吸附。这样在每层固化层随着构件平台上升并与离型膜剥离的过程中,由于透光板和离型膜紧密贴合,使得离型膜受到向下的吸附力,导致每层固化层和离型膜之间的剥离力较大,进而会降低3D物体的表面质量,更有甚者在打印过程中存在因固化层和离型膜之间的吸附力导致3D物体从构件平台上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相关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剥离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透光板对离型膜的吸附而产生的降低3D物体表面质量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的剥离机构,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用于盛放光固化材料的树脂槽,所述树脂槽包括一张紧在其底部的离型膜,所述剥离机构包括:透光平台,用于支撑所述树脂槽,包括透光板和承载台,所述透光板固定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离型膜在光固化阶段贴合于所述透光板;分离机构,配置于所述透光平台上并位于所述透光板所在水平面以下,在完成一固化层的打印后,其自所述透光板的水平面以下突出以推动所述离型膜与所述透光板剥离。
[0007]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板设置为矩形,所述分离机构对应位于所述透光板长边侧中部区域。
[000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板用于允许光线通过以形成所
述透光平台的成型区域,所述分离机构配置于所述透光平台的非成型区域。
[0009]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机构在构件平台在Z轴上向上移动的同时或之前突出于所述透光板所在水平面。
[001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机构向上移动速度与所述构件平台向上移动的速度比在0.7

1.5之间。
[0011]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至少一分离件,所述分离件用于自所述透光板的水平面以下突出以接触并推动所述离型膜与所述透光板剥离。
[001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避让区,所述分离件上升通过所述避让区以突出于所述透光板所在平面。
[0013]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件设置为两个,两个分离件对称分布于所述透光板的边侧区域。
[001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件用于接触所述离型膜的表面设置为弧形表面。
[0015]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分离件,用于驱动所述分离件下降至所述透光板所在水平面以下或上升至突出于所述透光板。
[001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机构突出于所述透光板的水平面的距离设置为0.5毫米至3毫米的任意值。
[0017]本申请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包括:树脂槽,用于盛放光固化材料,包括一张紧在其底部的离型膜;如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所述的3D打印设备的剥离机构;能量辐射系统,设置于所述剥离机构底部,用于将3D模型中的分层图像投射到所述树脂槽的打印基准面以使得光固化材料固化成对应各分层图像的固化层、或者用于扫描所述树脂槽的打印基准面以使得光固化材料固化成对应各分层图像的固化层;构件平台,悬设于所述树脂槽中的离型膜上部,用于累积附着所述固化层;Z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构件平台在Z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构件平台与所述打印基准面之间的间隙;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Z轴驱动机构、所述能量辐射系统、以及所述剥离机构协调工作,以进行3D模型的打印。
[0018]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的3D打印设备及其剥离机构,通过配置在透光平台上的分离机构,使得在完成一固化层的打印后,所述分离机构可以自所述透光板的水平面以下突出以推动所述离型膜与所述透光板剥离,使得每一固化层与离型膜剥离的过程中,离型膜不再受到来自透光平台的吸附力,进一步使得每一层固化层与离型膜的剥离过程比较柔和,可自然的从四周向中间撕下,提高3D物体的表面质量。
[0019]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下文的详细描述中容易地洞察到本申请的其它方面和优势。下文的详细描述中仅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本申请的内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改动而不脱离本申请所涉及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相应地,本申请的附图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为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0020]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的具体特征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显示。通过参考下文中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和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所涉及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对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0021]图1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的3D打印设备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的3D打印设备的树脂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的3D打印设备的树脂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的剥离机构和树脂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的剥离机构和树脂槽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离型膜与剥离机构中的透光板处于剥离状态的示意图。
[0027]图7显示为本申请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树脂槽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设备的剥离机构,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用于盛放光固化材料的树脂槽,所述树脂槽包括一张紧在其底部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机构包括:透光平台,用于支撑所述树脂槽,包括透光板和承载台,所述透光板固定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离型膜在光固化阶段贴合于所述透光板;分离机构,配置于所述透光平台上并位于所述透光板所在水平面以下,在完成一固化层的打印后,其自所述透光板的水平面以下突出以推动所述离型膜与所述透光板剥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的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设置为矩形,所述分离机构对应位于所述透光板长边侧中部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的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用于允许光线通过以形成所述透光平台的成型区域,所述分离机构配置于所述透光平台的非成型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的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在构件平台在Z轴上向上移动的同时或之前突出于所述透光板所在水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设备的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向上移动速度与所述构件平台向上移动的速度比在0.7

1.5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的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至少一分离件,所述分离件用于自所述透光板的水平面以下突出以接触并推动所述离型膜与所述透光板剥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设备的剥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避让区,所述分离件上升通过所述避让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健高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铼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