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60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地表装饰层,所述地表装饰层顶部预埋有接地导电板,所述接地导电板上预留有供高压屏蔽实验室内试验设备接地的导电螺孔;地坪层,所述地坪层内敷设有金属电缆管;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埋设有金属屏蔽网;底板,所述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接地极,所述接地极上焊接固定有上引导电带组,所述上引导电带组依次穿设所述底板、所述屏蔽层、所述地坪层和所述地表装饰层并焊接固定至所述接地导电板,所述金属电缆管、所述金属屏蔽网以及所述底板内的钢筋均与所述上引导电带组焊接固定。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承受重车荷载,又可减少地面局部放电,提高屏蔽效能。提高屏蔽效能。提高屏蔽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

技术介绍

[0002]为研究高压传输及输变电性能,通常需要在六面屏蔽的高压屏蔽实验室内对高压电缆及互感器等输变电设备进行检测。其中,地面作为高压屏蔽实验室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及屏蔽效能直接影响到高压屏蔽实验室的屏蔽效能。一般高压屏蔽实验室对地面的要求:一是能够承受重车荷载;二是使高压屏蔽实验室满足50dB的屏蔽效能。但随着社会发展,为了深入研究高压传输及输变电性能,对高压屏蔽实验室的屏蔽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高压屏蔽实验室的地面构造很难满足更高的屏蔽效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既可承受重车荷载,又可减少地面局部放电,提高屏蔽效能。
[0004]本技术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
[0005]地表装饰层,所述地表装饰层顶部预埋有接地导电板,所述接地导电板上预留有供高压屏蔽实验室内试验设备接地的导电螺孔;
[0006]地坪层,所述地坪层内敷设有金属电缆管;
[0007]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埋设有金属屏蔽网;
[0008]底板,所述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层;
[0009]接地极,所述接地极上焊接固定有上引导电带组,所述上引导电带组依次穿设所述底板、所述屏蔽层、所述地坪层和所述地表装饰层并焊接固定至所述接地导电板,所述金属电缆管、所述金属屏蔽网以及所述底板内的钢筋均与所述上引导电带组焊接固定。
[0010]本技术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地极包括间隔布设且深埋地面以下的多根导电棒、以及用于将所有所述导电棒连接起来并形成所述接地极的水平导电带组。
[0011]本技术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引导电带组包括多根上引导电带,所述接地导电板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多根所述上引导电带一一对应焊接固定。
[0012]本技术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地表装饰层内预埋有用于将多个所述接地导电板串焊起来并形成导电网的第一串接导电带。
[0013]本技术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地坪层内并排敷设有多根所述金属电缆管,多根所述金属电缆管通过第二串接导电带共同焊接固定至所述上引导电带组。
[0014]本技术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地极向所述高压
屏蔽实验室的地面范围以外扩展有一定宽度。
[0015]本技术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地坪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且所述地坪层的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分别位于所述金属电缆管的上方和下方,且所述上层钢筋网和所述下层钢筋网均与所述上引导电带组焊接固定。
[0016]本技术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地导电板的下面正对所述导电螺孔的位置环焊有与所述导电螺孔连通的导电螺母,所述导电螺母的孔下端封闭,所述导电螺孔螺合连接有导电螺钉,且所述导电螺钉的长度大于所述导电螺孔的长度并小于所述导电螺孔的长度和所述导电螺母的长度之和。
[0017]本技术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电螺钉为内六角平端紧定铜螺钉。
[0018]本技术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屏蔽层为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0019]本技术通过接地极和上引导电带组的设置,并使地面构造的各结构层中的金属构件均连接至上引导电带组以形成接地,避免了有独立导电体的存在,有效地减少了地面局部放电,提高了屏蔽效能,进而使高压屏蔽实验室可以满足更高的屏蔽效能要求。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底板和地坪层的设置,保证了地面构造能够承受重车荷载。通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配合屏蔽网形成的屏蔽层,既提高了地面构造的屏蔽效能,又保证了屏蔽网不会被损坏,可以更好的与上下层结构相结合,整体提高了地面构造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本技术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的剖面图。
[0021]图2示出了本技术中导电螺孔、导电螺母及导电螺钉的连接状态局部剖面图。
[0022]图3示出了本技术中导电螺钉的局部剖面图。
[0023]图4示出了本技术中接地导电板供试验设备接地使用时的剖面图。
[0024]图5示出了本技术中接地极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解决传统高压屏蔽实验室的地面构造很难满足更高的屏蔽效能要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既可承受重车荷载,又可减少地面局部放电,提高屏蔽效能。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该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作进一步说明。
[0026]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
[0027]地表装饰层5,该地表装饰层5顶部预埋有接地导电板51,该接地导电板51上预留有供高压屏蔽实验室内试验设备接地的导电螺孔51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该地表装饰层5为10mm厚水磨石地面。为了保证接地导电板51的导电性能,本实施例采用黄铜板作为该接地导电板51,且该接地导电板51的上表面与该地表装饰层5的上表面齐平,以保证地面平整美观。
[0028]地坪层4,该地坪层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该地坪层4内并排敷设有多根该金属电缆管41,金属电缆管41的间距不小于25mm,以便混凝土能够浇筑密实。该地坪层4的上层钢
筋网43和下层钢筋网44分别位于该金属电缆管41的上方和下方。该上层钢筋网43和下层钢筋网44均可以采用双向布置,钢筋网的层数和间距可根据荷载或抗裂要求进行调整,钢筋网的排筋交叉点、接头不得采用扎丝绑扎,需采用焊接连接。
[0029]屏蔽层3,该屏蔽层3内埋设有金属屏蔽网3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屏蔽网31为9mm*25mm*1.2mm的菱形钢板网,该屏蔽网31要求采用搭接点焊接连接,且接缝的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焊接点间距不大于80mm。较佳地,该屏蔽层31为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采用细石混凝土作为屏蔽层31,一方面保证了屏蔽网31不会被损坏,另一方面细石混凝土可从屏蔽网31的网眼中穿过,不影响混凝土密实度,保证地面构造的承重荷载。
[0030]底板2,该底板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层。
[0031]接地极1,该接地极1上焊接固定有上引导电带组6,该上引导电带组6依次穿设该底板2、该屏蔽层3、该地坪层4和该地表装饰层5并焊接固定至该接地导电板51,该金属电缆管41、该金属屏蔽网31以及该底板2内的钢筋均与该上引导电带组6焊接固定。具体地,该接地极1包括间隔布设且深埋地面以下的多根导电棒11、以及用于将所有该导电棒11连接起来并形成该接地极1的水平导电带组12。为了兼顾成本和导电性,本实施例中,该导电棒11采用铜覆钢棒,直径为5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地表装饰层,所述地表装饰层顶部预埋有接地导电板,所述接地导电板上预留有供高压屏蔽实验室内试验设备接地的导电螺孔;地坪层,所述地坪层内敷设有金属电缆管;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埋设有金属屏蔽网;底板,所述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接地极,所述接地极上焊接固定有上引导电带组,所述上引导电带组依次穿设所述底板、所述屏蔽层、所述地坪层和所述地表装饰层并焊接固定至所述接地导电板,所述金属电缆管、所述金属屏蔽网以及所述底板内的钢筋均与所述上引导电带组焊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极包括间隔布设且深埋地面以下的多根导电棒、以及用于将所有所述导电棒连接起来并形成所述接地极的水平导电带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导电带组包括多根上引导电带,所述接地导电板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多根所述上引导电带一一对应焊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屏蔽实验室地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装饰层内预埋有用于将多个所述接地导电板串焊起来并形成导电网的第一串接导电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栋侯扬扬占亚翔高伟新黄毅然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