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47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该方药由下述原料重量份组成:柴胡10~30、当归10~30、赤芍10~30、丹参15~45、橘核9~27、王不留行9~27、海藻10~30、昆布10~30、制香附9~27、制没药5~20、制乳香5~20、鹿角霜15~40,以理气、活血、止痛、软坚、散结、调补冲任立法,达到标本兼治之功效。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方药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妇科中成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及 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的"乳癖"范畴,其描述最早见于《中藏经》。在《诸 病源侯论》中称之为"乳中结核";《疡医大全》中论述"乳癖乃乳中结核"; 《疡科心德集》中则有这样的描述"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痛,不发 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为乳癖……。"目前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与卵巢功能失调(孙 学俭,张鸿祺,李玉莉《乳腺腺病的病因与临床分型H临床外科杂志》,1994,2(3): 115-116)及精神因素有关。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能是孕酮与雌激素的比例失调, 孕酮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所致。性激素对乳腺发育及病理变化均起主 导作用,雌激素促进乳管及管周纤维组织生长,孕酮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组 织发育。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催乳素升高也是引起乳腺增生病的一个重 要因素。此外,有研究表明,激素受体在乳腺增生病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 要作用。 一般认为,神经、免疫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因素均可造成机体各种内 分泌激素的失衡。人生存的外部环境、工作及生活条件、人际关系、各种压 力造成的神经精神因素等均可使人体的内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内分泌系 统的功能,进而使某一种或几种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愤怒、抑郁、紧张焦 虑和对乳腺癌的恐惧等心理是乳腺病患者最常伴随的心境,往往会诱发疾病、 加重病情、影响疗效、延长病程、导致复发等(张素真,刘锦霞《乳腺增生 病色精神心理因素浅析'中国民间疗法》,2007,15(4):37)。乳腺增生病主要为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 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在腺管内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样增生,伴乳 管囊性扩张。此外,尚有一种小叶实质增生的类型。临床上可分为乳痛症型、 腺病型和囊肿型三种。3中医认为肝肾两经与乳房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冲任两脉。肝郁气滞、情 志内伤在乳癖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平素情志抑郁,气滞不舒,气血周 流失度,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 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挟痰结聚为核,循经留聚乳 中,故乳中结块。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也是引起乳癖的重要原因。肾为五脏 之本,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冲任之气 血,上行为乳,下行为经。若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气血滞,积瘀聚于乳房、 胞宫,或乳房疼痛而结块,或月事紊乱失调。由此可见乳癖的发生发展是一 个因虚而致实,因实而虚,虚实夹杂的复杂过程(张俐娟《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疗法与临床实践 医药世界》,2007,1:123)。 一般认为,肝气郁结、痰凝血瘀、冲任失调为本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在肝、脾、肾,病性是本虚标实。乳腺增生病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通常选择中药或中成药调理, 一般报道治愈率为21~53% (曹钟华《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重度乳腺病的探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10): 620-621),个别报 道治愈率达94.08%。经保守治疗无效者,且有手术指征的病人,酌情选用区 段切除,乳房单纯切除等术式。由于手术治疗有复发之虞, 一般不轻易采用。 国外多以溴隐停、丹那唑、黄体酮、三苯氧胺及小剂量碘剂(如5%碘化 钾)等治疗,获得较好疗效,但因有加重人体内分泌平衡失调可能,常规用 药受到限制(王其平,王德昭,庄清萍《乳腺增生症嗜外临床》,1991,6(2):88-8)。 国内多采用乳癖消等中成药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但不能有效改变乳腺增 生后的病理改变,尤其是中重度者疗效差。此外,还有使用中药内治、中药 外治、中西结合治疗(王其平,王德昭,庄清萍《乳腺增生症 普外临床》, 1991,6(2):88-89),以及针灸(王进才《针刺治疗乳根穴治疗乳腺增生120例*上 海针灸杂志》,2001,20(5):21)、推拿(王友仁《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症28例》, Journal of Beijing TCM , 2003, 22(1):30)、刮痧(孟立红,司继娟《刮瘀配合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1):43)、耳压(沈 保强《耳压疗法治疗乳腺增生112例 陕西中医》,2003,24(7):649)等治疗方 法,但这些方法都无法做到标本兼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中医中药理论、具有标本兼治功能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的制备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由下述原料重量份组成柴胡 10 30当归 10~30 赤芍 10~30丹参 15 45 橘核9 27王不留行9 27 海藻 10~30昆布 10 30 制香附9~27 制乳香5~20 制没药5 20 鹿角霜15~40。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 按配方量取各组分;(2) 从制香附、当归、柴胡中提取挥发油,并将该挥发油用P-环糊精包合, 得到蒸馏后的水溶液、三味药的药渣和挥发油P -环糊精包合物;(3) 将丹参用乙醇回流提取,得丹参提取液和丹参药渣;(4) 将制乳香、制没药混合后用乙醇回流提取,得乳香、没药提取液及药渣;(5) 将所述步骤(2)所得的三味药的药渣、所述步骤(3)所得的丹参药渣、所 述步骤(4)所得的乳香、没药药渣及赤芍、王不留行、海藻、昆布、橘叶、鹿 角霜混合,经煎煮、过滤,得滤液;该滤液与所述步骤(2)所得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后,浓縮成浸膏;(6) 将所述步骤(3)所得的丹参提取液与所述步骤(5)所得的乳香、没药提取液合并后,回收乙醇,并浓縮成浸膏;(7) 将所述步骤(5)与步骤(6)所得的浸膏合并后,加入辅料混匀,经制粒、干燥、整粒即可。所述步骤(3)和步骤(5)中的乙醇质量浓度为80%。 所述步骤(5)与步骤(6)所得的浸膏的相对密度均为1.15~1.25。 所述步骤(7)中的辅料为糊精、淀粉或者糖粉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 本专利技术方药以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为君药,当归、丹参、赤芍活血化瘀,海藻、昆布化痰散结,鹿角霜调节冲任兼以软坚散结,共为臣辅之药;柴胡、香附、橘核疏肝解郁、理气散结,以条达肝胆之经脉,并引诸药直达病所而行佐使之能,具有疏肝解郁、消肿散结之功效。全方标本兼治,并以消除血瘀痰结为主,正中乳腺增生病病机之肯綮。 该方药采用口服,每日3次,每次10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方药对乳腺增生大鼠的药效学实验。选取Wistar雌性大鼠70只,体重180 200g (购自甘肃省医学科学研 究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合格证号医动字第14-008)。将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本 专利技术方药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1.0、 5.50、 2.75生药/kg体重, 分别相当于人临床用量0.278g生药/kg体重的14倍、7倍和3.5倍)、阳 性对照乳癖消片组(1.665g/kg,相当于人用剂量的5倍)组、西药三苯氧 胺(3.3g/kg,相当于人用剂量的5倍)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组后肢外侧 肌注等容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由下述原料重量份组成: 柴胡10~30 当归10~30 赤芍10~30 丹参15~45 橘核9~27 王不留行9~27 海藻10~30 昆布10~30 制香附9~27 制乳香5~2 0 制没药5~20 鹿角霜15~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晓峰范彬沈薇张芳红马趣环刘元强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