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电力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014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电力切换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机壳、盖板、连接板和电器安装板,所述机壳的前端为开口结构,机壳的内部放置有电器安装板,电器安装板的前端设有盖板,盖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均通过螺栓与机壳固定连接,电器安装板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继电器和接触器,接触器的个数为两个,盖板的前表面分别设有供电电源接口,该供电电力切换装置,将供电电力切换部件集中在保护壳体前端的活动板体上,方便将供电电力切换部件从保护壳体内抽出,为供电电力切换设备表面灰尘的清理提供充足的空间,方便后期对供电电力切换装置进行保养维护。切换装置进行保养维护。切换装置进行保养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电电力切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供电电力切换
,具体为一种供电电力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它的输送和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和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而供电则是指将电能通过输配电装置安全、可靠、连续、合格的销售给广大电力客户,满足广大客户经济建设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同时在供电过程中,为了防止断电造成的损失,常常使用两条电路为用电设备提供电力,在主电路发生停电紧急情况时,在供电电力切换装置的作用下,使主电路断开,备用电路为用电设备供电;现有技术中,随着供电电力切换装置使用时间的增多,供电电力切换装置的保护壳体内部和电器设备表面容易吸附灰尘,容易对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在后续的保养维护工作中需要定期将保护壳体的盖板打开,对保护壳体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但大多切换装置在盖板打开后电器部件仍固定连接在保护壳体的内部,造成保护壳体内部剩余的空间狭小,还需要再次对电器部件进行拆卸,增大灰尘清理所需要的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供电电力切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供电电力切换装置,将供电电力切换部件集中在保护壳体前端的活动板体上,在将保护壳体盖板取下的同时将供电电力切换部件从保护壳体内抽出,方便后期对供电电力切换装置进行保养维护,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电电力切换装置,包括壳体;
[0005]壳体:包括机壳、盖板、连接板和电器安装板,所述机壳的前端为开口结构,机壳的内部放置有电器安装板,电器安装板的前端设有盖板,盖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均通过螺栓与机壳固定连接,电器安装板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继电器和接触器,接触器的个数为两个,盖板的前表面分别设有供电电源接口,继电器和接触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供电电源接口电连接于外部供电电源,将供电电力切换部件集中在保护壳体前端的活动板体上,方便将供电电力切换部件从保护壳体内抽出,为供电电力切换设备表面灰尘的清理提供充足的空间,方便后期对供电电力切换装置进行保养维护。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器安装板的上表面分别设有单片机和电流传感器,盖板的前表面分别设有接线端子和电源插口,接线端子和电源插口的输出端均电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源插口的输入端电连接于外部电源,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入端,对供电电力是否切换成功进行检测。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器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数据储存器,数据储存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出端,对供电电力切换记录进行储存。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还包括U型支撑板和圆柱,所述U型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机壳的左右内壁,U型支撑板的内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圆柱,圆柱的外弧面上端均与电器安装板的下表面贴合,为电器安装板提供支撑。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前表面分别设有指示灯,指示灯的输入端均电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出端,对电力是否切换成功进行显示。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左右侧面均设有固定板,方便对机壳的位置进行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左右侧面均设有散热孔,对机壳内部进行散热。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供电电力切换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0013]在使用时,两个接触器分别通过供电电源接口与供电主线路和供电备用线路进行连接,继电器通过供电电源接口与供电主线路连接,供电主线路连接的接触器线圈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供电备用线路连接的接触器线圈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供电主线路有电的时候,继电器吸合,常开触点闭合,供电主线路导通,常闭触点断开,供电备用线路不导通,当供电主线路断电的时候,继电器也断电,常开触点恢复初始断开状态,供电主线路断开,供电备用线路连接的接触器通过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开始导通,实现供电电力的切换,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机壳内部容易堆积灰尘,只需将连接板上的螺栓取下,即可通过盖板将电器安装板从机壳内抽出,分别对机壳内部的灰尘和电器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将供电电力切换部件集中在保护壳体前端的活动板体上,在将保护壳体盖板取下的同时将供电电力切换部件从保护壳体内抽出,为供电电力切换设备表面灰尘的清理提供充足的空间,方便后期对供电电力切换装置进行保养维护。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装置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整体装置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整体装置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壳体、101机壳、102盖板、103连接板、104电器安装板、105U型支撑板、106圆柱、2供电电源接口、3接线端子、4电源插口、5单片机、6继电器、7接触器、8散热孔、9电流传感器、10数据储存器、11指示灯、12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供电电力切换装置,包括壳体1;
[0021]壳体1:包括机壳101、盖板102、连接板103和电器安装板104,机壳101的前端为开口结构,方便将机壳101内部的供电电力切换部件取出,机壳101的内部放置有电器安装板104,为供电电力切换的安装提供支撑,电器安装板104的前端设有盖板102,对机壳101的前
端进行封闭,盖板10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板103,连接板103均通过螺栓与机壳101固定连接,对盖板102和机壳101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电器安装板104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继电器6和接触器7,接触器7的个数为两个,盖板102的前表面分别设有供电电源接口2,继电器6和接触器7的输入端分别通过供电电源接口2电连接于外部供电电源,方便整体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两个接触器7分别通过供电电源接口2与供电主线路和供电备用线路进行连接,继电器6通过供电电源接口2与供电主线路连接,继电器6并联于供电主线与一个接触器7的线路中,供电主线路连接的接触器7线圈走继电器6的常开触点,供电备用线路连接的接触器7线圈走继电器6的常闭触点,供电主线路有电的时候,继电器6吸合,常开触点闭合,供电主线路导通,常闭触点断开,供电备用线路不导通,当供电主线路断电的时候,继电器6也断电,常开触点恢复初始断开状态,供电主线路断开,供电备用线路连接的接触器7通过继电器6的常闭触点开始导通,实现供电电力的切换,电器安装板104的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电力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机壳(101)、盖板(102)、连接板(103)和电器安装板(104),所述机壳(101)的前端为开口结构,机壳(101)的内部放置有电器安装板(104),电器安装板(104)的前端设有盖板(102),盖板(10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板(103),连接板(103)均通过螺栓与机壳(101)固定连接,电器安装板(104)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继电器(6)和接触器(7),接触器(7)的个数为两个,盖板(102)的前表面分别设有供电电源接口(2),继电器(6)和接触器(7)的输入端分别通过供电电源接口(2)电连接于外部供电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电力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安装板(104)的上表面分别设有单片机(5)和电流传感器(9),盖板(102)的前表面分别设有接线端子(3)和电源插口(4),接线端子(3)和电源插口(4)的输出端均电连接于单片机(5)的输入端,电源插口(4)的输入端电连接于外部电源,电流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赢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融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